《封神演义》捧红了中国神话圈一票名人,比如叛逆哪吒、狐狸精娘娘,当然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就是爱钓鱼的姜子牙。
据专家考据,姜子牙这个脱胎于真实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十分可能借鉴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设,不过这并不耽误太公走红。亏了《封神演义》,姜子牙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对于真实的姜太公,我们可能有着不小的误会,比如姜子牙其实不叫“姜子牙”?姜太公到底钓了多久鱼?以及千古奇冤,《封神演义》是怎样把姜子牙的武力值黑惨了?……
名字巨多,还巨能打
作为《封神演义》中的西周扛把子,姜子牙三个字在民间如雷贯耳,有时大家更是尊称一声太公。不过太公本人要听见自己被叫成姜子牙多半要撇嘴。
太公到底叫啥?古人有姓、氏、名、字,而姜太公还有各种官职、封地,放在一起排列组合,据统计称呼至少十余种。按照先秦的习惯,通常是氏+名或氏+字,所以姜子牙该被称为吕尚或吕牙,史书里常称他为吕尚、太公望,“姜子牙”则是地道的后世民间叫法。
和名字一样被误会的还有姜子牙的“人设”。
早年在市井卖肉的姜子牙堪称“大器晚成”的典型,年过70的姜子牙在钓鱼时遇到姬昌,从此辅佐姬昌父子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堪称千古佳话。随着后世的不断演绎,太公在河边蹲的时间越来越长,不过不管太公钓了多少年鱼,他最终都成为了智慧型栋梁的代表。
另外《封神演义》还给姜子牙加上了算卦、捉妖等设定,在人物形象上更是向诸葛亮靠拢,成为脑力发达、不以武力见长的军师。书中他亲自上战场时,曾遭遇“七死三灾”的黑历史。
然而在真实人类历史中 ,作为高龄战士、周朝统帅,姜子牙其实是个武力值和名字数量正比、上了战场如砍瓜切菜的威猛大将。
《诗经》描绘牧野之战的诗篇中就出现过姜子牙在战场上威武的身影:只见大战一触即发,战车列阵,被周武王姬发尊为“师尚父”的姜子牙威武如飞扬的雄鹰(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大雅·大明》)。
先秦时代打仗,两军交战首先要派精锐冲锋,来展示己方的勇猛,提振军心。当时周武王军队里负责这个活的是谁呢?没错,是姜子牙。据《史记》记载,在公元前1046年正月甲子日的牧野,周武王派姜子牙率领百余名勇士组成的精锐部队袭击商朝军队,震慑纣王。
后来这场战争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商朝军队纷纷倒戈,黄昏时分,武王的军队便攻入朝歌,商朝灭亡。这之后武王又兵分七路进攻商朝残余势力,其中一路追杀商朝大将的便是由姜子牙率领。太公这次出手没几日便得胜归来。
史书里的“悍将”姜子牙,比起诸葛亮,更像先秦版关羽。姜太公在战场上的勇武表现也让他成为中国第一代武神代言人。
初代“武神”下岗记
或许是战绩过于耀眼,以致后世念念不忘,姜子牙一边被世人怀念,一边演绎出各种神话传说直奔成神的道路而去。到了唐朝,他更是专门被封为武成王,与文宣王孔子一样待遇,持证上岗正式成为“武神”,每年固定日期要祭祀,每逢打仗,也必须去拜祭、知会武成王一声。
作为我国第一代武神,姜子牙从唐代起兢兢业业了数百年。不过姜子牙能为周武王出谋划策,却拦不住2000多年以后的朱元璋搞职场大换血。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给武成王建庙绝对是先人陋俗,理由是立武学就是将文武一分为二,有诱导偏科之嫌,以后没有全才了还了得。于是朱元璋废除了姜子牙的武成王封号,顺道把祭祀也一并废除了。
有的学者认为,姜子牙这次“失业”可能与朱元璋不喜欢孟子有关。朱元璋一向鄙视孟子的学说,而周文王、周武王、姜太公都是孟子大力赞赏的历史人物,因此也跟着中枪。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武神”姜子牙下岗了,接下武神接力棒的就是关羽。明朝官方为关羽设立“汉前将军寿亭侯”庙,慢慢关羽庙在人们心中成了“武庙”的代表。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成书于明朝的《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看起来不是那么能打,不仅不能打,他的“武成王”头衔也给了他的同事黄飞虎。
走过漫漫历史长河,姜子牙的形象早已不再是一个领兵杀敌的武将,变得更富传奇色彩,他是江边钓鱼的大智大慧之人,是帝王身边的忠臣良相,他的身上也被寄托了庙堂江湖各种人世间的愿望,成为理想的集合体。
在《封神演义》的结尾,无论好人坏人最后都一起欢欢喜喜封了神,而负责封神的姜子牙反倒没获封。这是读者的意难平,不过对于真实的姜子牙来说,可能做神什么的,早就做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