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名,响当当地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课本里;有这样一位人物,一生鞠躬尽瘁力挽时代狂澜;有这样一位改革家,勇于突破不同党派之间的沟壑为人民谋福祉。他,就是在民国时期被称作“中华民国国父”、之后被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其人
孙中山,本名孙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否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文幼时家贫,直到哥哥孙眉赴檀香山(即今夏威夷)茂宜岛垦荒、经商,家境才有所好转。
自孙文13岁起,哥哥便资助他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奠定了他日后革命之路的思想基础。1894年,孙文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开启了他轰轰烈烈改革救国的人生历程。1925年孙文病逝于北京,四年后移葬于南京中山陵。
孙中山一生发起、领导了数次起义,并成功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此后又为了维护民主共和的胜利成果在晚年多次发起护国战争、二次革命,并选择与苏联、中国共产党联手合作,可以说对中国近代发展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满怀革命志,一腔爱国情
孙中山从年少时就有志于改变国家落后的现状,当时晚清政府腐朽无能,孙中山便产生了反清和以革命来改造中国的念头。
26岁时孙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开始在港澳粤等地行医,他行医收入颇丰,最高时甚至可年入万元,但孙中山最终还是“弃医从政”,他在1923年于香港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对于世界他处之良好事物皆可模仿,而最要之先着,厥为改变政府......中国则并无<良>政府,数百年来只有败坏一切之恶政府。彼因此于大学毕业之后,即决计抛弃其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
“虽然道阻且长,但孙中山并不畏惧,志竟成,卒达目的。.....为吾人不能改革中国之恶政治耶?”(演讲稿《我之革命思想发源地为香港》)
此后孙中山开始秘密结社,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就是取自“振兴中华之名。他鼓动檀香山等地的海外华侨响应革命,最后连他的亲友都加入进来,卖掉庄园店铺、产业为孙中山筹钱。他激情澎湃的演讲也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心,“盖海外同志捐钱,国内同志捐命,共肩救国之责任是也”,孙中山将性命抛诸脑后的一腔热血为民主革命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早期阵营。
3、团结各界各民族,开文明风气之先
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涉及民主平权、民生改革、兴办实业等方面,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要推翻清朝帝制。
在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了"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的理念,此时的孙中山思想由“排满反清”走向“五族共和”,团结意识更为明显了。而在1920年《修改党章的说明--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孙中山更进一步,提出“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这在当时无疑是一股先进风气。
1922年孙中山还根据形势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开创了国共合作,大局观战胜了党派意见,不仅让三民主义思想得到升华,也更彰显了他作为改革家的博大胸怀。临终前孙中山还特地口授一份《致苏联遗书》,称“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其远见卓识和开明视野可见一斑。
4、斯人虽逝,火种长存
孙中山一生都点染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色彩,他虽成功,却又被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成果,后又面临军阀混战的局势,他至死都在为实现“民主共和”而努力。
在孙中山唯一一首完整流传的诗作《挽刘道一》中,他悼念死去的起义烈士的这句话恰似对自己的哀悼挽歌:“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1925年孙中山病危时留下的《国事遗嘱》也饱含着他的殷切希望和谆谆嘱托:“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的遗志并非无人“慷慨同”,他的精神极大影响了后世的仁人志士,即使党派立场不同,他们也同样认可并继承了孙中山那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理念。
美国历史学家韦慕庭(Clarence MartinWilbur) 曾说:“他未能及身看到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可说是个失败者。但是,他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响,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在他身后,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遗志终于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孙中山又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这段话大概就是对孙中山和他遗留的精神财产最好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