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首多年前读到并“治愈”过自己的诗,总是从心底浮现出来: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你指责我/我感受到你的受伤;你讨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认可;你超理智/我体会你的脆弱和害怕;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我不再防卫/所有力量/在我们之间流动;委屈、沮丧、内疚、悲伤、愤怒、痛苦/当他们自由流淌/我在悲伤里感到温暖/在愤怒里发现力量/在痛苦里看到希望/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我不再攻击/我知道/当我不再伤害自己/便没有人/可以伤害我;我放下武器/敞开心/当我的心,柔软起来/便在爱和慈悲里/与你明亮而温暖地相遇/
原来,让内心强大/我只需要,看到自己/接纳我还不能做的/欣赏我已经做到的;并且相信/走过这个历程/终究可以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这是美国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女士一首风靡世界的经典诗作。以积极心理学为背景的“萨提亚模式”,迄今还在帮助着全球千千万万陷入困境的青少年。
年岁渐长,我开始特别理解“当我内心足够强大”这句话的含义,也越来越多地看见,教育中那些内心强大而积极的孩子,他们不同的特质和共同的特征。
今天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理智的家长和老师们都明白,内心强大而积极,无非就是我们对每一个自己所爱着的孩子,唯一最重要的期待。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真正值得追问的是,一个这样的孩子,究竟该如何养成?
我有以下五方面的行动建议,与您交流探讨:
1、找到支点。匈牙利女哲学家Agnes Heller提出的幸福三要素包括:正义感;个人天赋的发展和应用;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其中,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个人天赋发展和应用的支点,是教育中首当其冲的任务。
2、越过难关。孩子们的成长,每一天都在诞生无数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以自己解决;但始终有一些问题靠自己很难越过。此时此刻,父母或者老师就是他们撬动并超越这些问题的“杠杆”。我们需要花时间,智慧地倾听与回应,“黑暗”才能变成理想的“肥料”,问题才会化为成长的前提。
3、走向开阔。在阅读与行走中不断剥开社会、人生与世界在头脑中的假象,发现它们的真实与底层逻辑。孩子们才会真正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自我建立。如古语所说,健全的人格乃是“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不疑”。
4、环境触发。人的基因仿佛自带一种机制,对感觉美好的事物以美的状态反馈,对感觉不好的事物以坏的状态反馈。人一生最大的痛苦,其实是无法将基因所致的对美的追求释放出来。所以,当环境给了他们美好的感受,无论是眼睛看见的,内心感受的,或关系所释放的,我们就可以相信,孩子的生命被埋下了美好而积极的种子,它们破土的时刻就是问题消失的时刻。
5、减少伤害。成长有代价,人性有不足,教育有局限,所以伤害不可避免。然而,减少身心伤害的频率和幅度,却是家庭和学校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