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预防心脏病?

来源:中华大课堂

天气变冷能使血流缓慢,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同时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易于形成血栓。空气寒冷还能诱发冠状动脉的收缩甚至痉挛,直接影响心脏病发作,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预防措施吧。

1、补充营养

中医自古以来就强调“冬补”,就是未雨绸缪。营养好、体质好,就不怕冷。

2、补充热量

这是指做好头、手、足保暖,防止热量散发。

3、补充水分

充足的水分可防止血液浓缩和黏稠,改善外周循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关键。

4、晨醒饮水

经过一夜睡眠,通过呼吸、不显性出汗、排尿等会失去约500毫升水,清晨醒来,血液处于浓缩状态,应立即补水。

5、晨起吃药

人清醒后,交感神经会很快兴奋起来,要及时服当天的第一次药,以阻断交感神经兴奋。空腹服药,15分钟内就会起作用。

6、生活要慢

起居、饮食、活动、上下楼、做事……一切都要慢一些,千万别着急。

7、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8、戒烟戒酒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9、改善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10、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11、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12、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13、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14、严防感冒

冬天气温逐渐降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患者,以及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威胁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15、保证睡眠

冬天天气凉爽了许多,所以现在应该好好补补觉,充足的睡眠也是要特别注意的。每日睡眠应不低于6个半小时,这样会使他们冠状动脉硬化的可能性降低33%。如果稍微睡眠不足,人体就会释放出一种压力激素,使动脉血管收缩和引发炎症。

16、出门戴帽

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为“诸阳之汇”。头部的皮肤虽然薄,却布满血管及毛发,所以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往外散发。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气温在15℃左右时,人体约1/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l/2热量从头部散发;而气温在零下10℃左右时,人体竟会有3/4热量从头部“跑掉”。由于如此多的热量在头部散发,护住头部也就减少了身体热量的散发,因此外出戴帽很重要。寒冷时候戴帽子不仅能保暖,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病、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还可避免感冒、咳嗽、头痛、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发生。

帽子的材料应以柔软、轻便、保暖性能好为宜。患高血压的人戴的帽子不要太重,更不要箍得太紧,帽子太紧了头皮长时间被挤压,血液循环不好就会头痛。天气变暖后,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慢慢摘掉帽子。此外,在寒冬,早晨锻炼的老人,很容易诱发心脏病、脑中风等,因此,建议老年人改到下午锻炼。

阅读979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