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母亲赵君陶的家国情怀

来源:中华大课堂

1931年是红色革命的低谷期,这一年,上海特科的一位核心干部叛变,结果导致上海的情报网络遭到严重毁坏,大量同志被捕或牺牲。也正是在这一年,广东、福建省委也接连受到重创,有好几位重要干部被迫害致死,其中就包括李硕勋同志。

李硕勋(李鹏父亲)


李硕勋同志牺牲的时候,方才28岁,当时他的妻子赵君陶正怀有身孕,正在广州保胎,在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赵君陶泣不成声,不过眼下局势比较危急,根本没有时间让赵悼念亡夫。为了躲避敌特的后续追捕,她悄悄前往上海,隐姓埋名定居在租界,靠着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第二年年初,她顺利产下一个女婴,取名李琼。

1932年下旬,随着上海的局势愈发紧张,赵君陶察觉到危险,她认为沪地已经不能再待下去了,否则必然会落入敌人之手,要想活命就只有回四川老家。打定主意后,她立即带着孩子西进,乘船进入蜀地,定居成都,并想办法与娘家人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一些帮助。

李硕勋赵君陶(李鹏父母)


然而,当下正值乱世,女子根本无法独自生存,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找到一个依靠。于是娘家人便劝解赵君陶再改嫁,找个好男人再续良缘。但赵君陶不愿背叛丈夫,因此委婉拒绝了家人的好意。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她甚至主动搬出娘家,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赵君陶早年接受过成体系的教育,学识涵养很高,这成了她安身立命的资本,她很快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每个月的薪水虽然不多,但足够自己和孩子用度。

在此期间,赵君陶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一直到抗战爆发后,她才重新找到了党组织。周总理对于赵君陶的处境深表同情,于1938年将她接到重庆来,并恢复了她的党关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赵君陶与其他几位女同志在重庆的保育园里工作,兢兢业业地照顾党员干部们的子女,让孩子们得以茁壮成长。


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国共关系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党组织很担心赵君陶的安全,于是便将她和子女一起送到了延安。不过赵在延安并没有待多久,解放战争爆发后不久,她又紧急奔赴东北工作,在解放区创办了一所革命中学,免费向适龄儿童传授知识。建国后,她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创办了多所中学、大学,为我国培养了许多贤良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赵君陶的儿子李鹏后来也加入了革命队伍,在抗战、解放战争时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是新一代革命者中的楷模人物。建国后不久,李鹏在好友的介绍下与一位名叫朱琳的同志走到了一起,两人的感情非常好,经常出双入对,引得众人羡慕不已。


朱琳也是个可怜人,她从小就没了母亲,没有体会过多少母爱,赵君陶得知此事之后,就一直热切地关心朱琳,给她足够的关怀,让她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暖。朱琳因此很是感动,直言自己有个“好婆婆”。1959年,朱琳怀孕了,赵君陶得知此事后欣喜不已,她自告奋勇去照顾朱琳。

等到临盆之时,朱琳意外难产,大夫焦急地问守在手术室外的赵君陶,到底是要大人还是要小孩。朱琳稍加思索,坚定地说,两个都要,谁都不能出事!好在经过大夫的抢救,大人和孩子最终都转危为安了。赵君陶在退休之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孙子、孙女上,她每天早起为孩子们做饭,并送孩子们上学。

平时也会辅导孩子们写作业,还会教授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她希望孩子们能谦逊有礼,未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为民族复兴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后来,赵君陶的儿子李鹏当上了国务院总理,在经济改革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赵君陶的孙子则成为了山西省长,后来又被任命为交通运输部部长,至今仍在履职。

1985年,赵君陶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之前,她叮嘱儿子,将自己的骨灰和丈夫李硕勋合葬在一起,她要在另外一个世界与丈夫再续未尽之缘。赵君陶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也是一位思想、信仰坚定的新女性,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刻,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她仍旧没有放弃前行,还依旧走在追寻共产主义的伟大征途上,这样坚韧的精神令人敬佩!

阅读648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