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与中华民俗文化

来源:中华大课堂

瘟疫是中国古代对各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它是危害人类生存的重要灾害之一。远古以来,人类与瘟疫为伍,很多民俗、文化现象浸润着瘟疫的印迹。在中国,从文字、舞祭乃至民俗节日,许多都与瘟疫有关,可合之成为一种瘟疫民俗文化。

1、中国文字学中的瘟疫

瘟疫,是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在与人动物躯体一同进化的过程中,随时对人类进行侵袭形成的可怕灾难。考古学家已经在距今9千万年的鸟类化石中找到了传染病的证据。约在1万年前,游牧民族开始定居下来并驯服一些动物:猪、马、牛、羊,这些动物为人类带来新的致病微生物;农业的发展,森林的开发和人类其他生产活动引发一些新的群体性疾病,并传播一些动物疫源性疾病成为瘟疫;迁徙和战争等活动,加剧其传播和扩散。

从远古开始,瘟疫、战争、饥荒都是危及人类的灾难。佛家称此为“三灾”(又将水、火、风之灾称为大三灾)。古人对瘟疫的观念,从汉字的演化中也可以展示出来。在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记载,其指的就是瘟疫。在《周礼·夏官·司爟》中,又称为“时疾”。“疠”字已见于《尚书》《山海经》和《左传》,如《尚书·金滕》言“遘疠疟疾”,《山海经·东山经》记有珠鳖,“食之无疠”,《左传·哀公元年》言“天有灾疠”。

郭璞注《山海经》说“疠,疾疫也”。可见,在殷周之际,瘟疫又称“疠”;战国以后,“疠”字渐用其引伸义,为“疠风”(即麻风)之“疠”,如《墨子·兼爱下》云:“今岁有疠疫。”此处之“疠”,应读作“赖”,指疠风,即《说文》所云:“疠,恶疮疾也。从疒,厉省声,力大反。”

此种传染病之流行,因多发于囚徒奴隶之中而称“温”。“温”本作“昷”,是囚犯或奴隶的代称。《诗经·小雅·小宛》言:“温温恭人,如集于木。”言被上手栲(恭)的囚犯或奴隶,被缚在大木上,没有自由。故最早的温字写作“昷”,从“囚”、从“皿”。是囚徒或奴隶。因而把囚犯或奴隶们患传染病称作“显病”。

《说文》:“仁也,从皿以食囚也,官溥说。”官溥的这个解释是对的,以皿食给犯人或奴隶以体现其温暖仁义。因囚徒群居患病易互相传染,故把囚徒间发生传染病用“显”来称谓。至战国时开始把“昷”字加水旁为“温”字了。如楚国宋玉《风赋》言:“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因温病多起于国囚徒牢狱中,故又有“牢温”之称。这是西晋以前的病名。南北朝以后,“广”旁取代假借的字增多,“温”字作为传染病的字创演为“瘟”字,当时把人或牲畜家禽所生急性传染病称为“瘟”或“瘟疫”。例如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当时的人“以五采丝系臂,名日辟兵,令人不病瘟。”

急性传染病每多发于兵役之中,故又称“役病”。如《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记有“役人病”,《山海经·西山经》中也有以“兵役”言兵中传染之语,日:“见则大役。”又如《左传·昭公十三年》也言:“欲速,且役人病矣!”是说士卒有传染病。在战国时代就开始把“役”用广旁字改为“疫”字了。例如《札记·月令》即有“果实早成,民殃于疫”、“诸蛰则死,民必疾疫”之语。故《说文》云:“疫,民皆病也。”出现“疫”字之后,在监狱之中发生传染病又有“狱疫”之称。

瘟疫的称谓,也曾改变过有关器物的使用。例如在汉代以前,輼或辒车,原指卧车,这种车“有窗牖,闭之则温,开之则凉”,乘坐者可坐可卧,最为舒适。史书记载,秦始皇、西汉霍光等人皆乘辒车。《史记·秦始皇传》记载,秦始皇死后“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车中。会署,上辒车臭。”《汉书·霍光传》记霍光死后也“载光尸柩以辒辌车”,其后,便把辒车用于拉死于瘟疫者的棺柩,以防止瘟疫传染。辒车,遂从高贵之卧车而成拉瘟疫死尸的专车了(见《宋书·礼志五》)。此外,涉及瘟疫的文字还有“札”与“瘥”。古代把瘟疫大流行称为“札”,把散发瘟疫称为“瘥”。

2、瘟疫与傩文化

原始人类,因瘟疫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高死亡率等“集体屠杀性”的特征,我国先民们认定瘟疫的发生是鬼魅作祟,这与古代西方认为是上帝震怒惩罚人类异趋相左。《汉旧仪》日:“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疟鬼;一居若水,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这在王充《论衡》中也有记载。即鬼魅作祟生瘟疫,当驱鬼或祈神祛除。

疟疾是古代流行最频最广的瘟疫,《尚书·金滕》记载周公为武王祷病,而武王终于死去。武王可能死于疟疾。从疟疾“疟”字的古代字形看,疟字从“虎”从“匕”,“虎”字的形象是鬼头,“匕”的形象是手执刀或叉,古人造“疟”字的意象是:疟之为病,乃鬼以刀叉袭人致病,故高田忠周先生在《古学发凡》中云:“疟字从虎从匕,盖鬼省,其字从鬼。”历代很多书籍也记述古人以鬼为疟疾病因,如南北朝祖冲之《祖异记》中说,疟疾是“山 ”致病,《范东阳方》记有“疟疾鬼”,《通玄方》言有“鬼疟”,《太平御览》则记有“温鬼”等等。即是鬼魅为病,当避鬼为防,逐鬼为治。

《周礼·夏官》《礼记·月令》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都记载,在两千多年前,从宫廷到乡间,在每年岁终的“先腊一日”,要举行名为“大傩”的祭祀,是一种打鬼逐疫的舞蹈仪式。舞蹈也是原始先民强身防病手段之一,《吕氏春变·古乐》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民气郁淤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为舞以宣导之。”“大傩”是以打鬼驱鬼为主题有化妆的集体祭祀舞蹈。殷周时代,宫中傩仪的主舞即领祭者是方相氏。

《后汉书·礼仪·大傩》记下了傩祭盛况:方相氏领舞,头戴假面(鬼脸),假面上有金光闪闪令人生畏的四个眼睛,穿玄黑色上衣,下系朱红围裙,手掌上蒙着熊皮,一手执长戈,一手扬起盾牌,迎头前进。领舞者率领戴假面的十二神将作十二种兽舞,用长戈向四方冲击,喊声震地,如临大敌,十二神将为“甲作”“弗胄”“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等,分别有吃凶鬼、吃虎、吃妖怪、吃不祥、吃咎、吃梦、食磔死寄生、食观、食巨、食虫等本领。

还有10到12岁称为“侲子”的小童120人跟随唱驱鬼歌和呐喊,从阴暗处,横扫宫廷,周遍前后三个来回,直到端门外,出城后把火炬投到洛水中。魏晋到隋唐时代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论语·乡党》言“乡人傩”,何晏注日:“傩,驱除疫鬼。”乐人扮演。兹后,这种巫术文化逐渐在中原地区退却,在地域偏僻、生产方式原始地区长期保留下来。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傩文化也掺入了佛、道及民族形式,如今在贵州省铜仁地区的土家族傩仪堂,仍可见其遗存。

3、瘟疫与卫生民俗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瘟疫斗争中,把一些当令预防措施发展为民俗节日,不仅点奏着一年年的工作节律,也领引着生活情趣,包括饮食、起居、服饰、旅游等,从而展示民俗文化的特色。除疫祛灾成为民俗节日的“公因子”。 

元旦为一年之始,除国之祭天、家之祭祖之外,据《广韻》记载,每岁首要饮屠苏酒以除疫气。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祭瘟神》说,在宋元时代,元旦日四鼓时各家都要祭祀瘟神,以保一年之平安。

农历二月二为“引龙回”的“熏虫日”。农历二月二日多在惊蛰前后,是龙欲升天开始活动。《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日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月令辑要》也记载:“北围仓,云避鼠也。”明代刘若愚的《酌中态》也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日‘熏虫’。”《帝京景物略》记载其意义说:“二月二,日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董床状炕,日熏虫儿,谓之引龙虫不出也。”除有“龙抬头”和“引龙回”的卫生习惯外,和正月三十“送穷”相接,二月二为“迎富日”。魏了翁在《二月二日遂宁北效迎富故事》诗中说:“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者可求吾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常人这一天理发,吃猪头肉以应富。农村也从这天开始田间劳动,家谚日:“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起自周公,《周礼·春官·女巫》记载,以女巫洁于水上井卜、洛邑、流水以泛酒,后世流觞曲水。汉朝在三月上旬的巳日,汉以前必取三月初三,魏以后习用三月初三,但不定为巳日。汉成帝时,官民皆祓褉于东流水上,以水盥洁(褉者洁也,巳者止也),使邪疾去祈介祉。这一天住城中人踏青,在唐代上巳节皇帝赐侍臣细柳圈,云:“带之免虿毒瘟疫。”后世小儿在清明戴柳圈也来源于此。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天中节,重午节,浴兰令节、蒲节。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和陈元靓《岁时广记》所载,古代为端午日午时,切菖蒲以泛酒中,饮之可辟瘟疫之气,故日蒲节。《帝京岁时纪胜》日:“五月五日细切蒲根,拌以雄黄曝以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间帐,以避毒虫。”这一天,士人还于效野或演武厅走马较射,谓之藉柳。传说师旷在这一天采艾占病,为采艾日。又传说因五日午时,斗柄星正掩五鬼,送药行业在此时制百药,无不灵验,是古代的制药日。这天以五彩丝系臂上,谓之“续命缕”,可辟兵及鬼,令人不病。又以石榴、葵花、菖蒲、艾叶、栀花插瓶中谓之五瑞,可辟除五毒(蛇、虎、蜈蚣、蜗,蟾蜍)。《楚辞·离骚》有“浴兰汤兮沐芳华”,言这天把所蓄之兰为汤以沐浴。而令米投水为祭,后人又制为角黍,遗为后世粽子。又恐所投角黍为蛟龙所夺,故以龙舟竞渡,以逐蛟龙。

六月六日为天贶节。传说这天为大禹的生日,故又称神诞节。《燕京岁时记》日:“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据《宋史·真宗记》和宋·赵升《朝野类要》所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六月六日,天书降,诏以此日为天贶节。这一天要辟恶驱蛊。

八月一日以朱墨点小儿额,谓之天炙,以厌疫。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因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日重阳。汉代时有官人在九日这天饮菊花酒和茱萸酒,后得长寿,此后民间也在九月九日饮此酒。到年底腊月二十五为扫尘土日,至除夕,即是年底请傩神逐疫,民间跳傩与宫中有所不同,傩神赤帻玄衣朱裳,蒙以熊皮,执戈持盾以舞蹈。每家又有门神,传说黄帝时,有兄弟二人,名神荼、郁垒,能执鬼除疫,后世祀以为神,便画成两幅图象,贴两扇门上,后世演为对联。传说上古西方深山中有恶鬼,长丈余,名山魈,人犯之即病寒热、畏爆竹声。除夕,人以竹烧火中,毕剥有声,则惊走。火药发明后,以鞭炮代之。故除夕放鞭炮,意在驱除瘟疫。

◎本文原载于《中医文化》(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647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