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为何25岁时自杀?

来源:中华大课堂

1935年3月8日,这一天繁华的上海滩街头出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动乱,这一天,将近十万市民自发组织上街,这些人里面,有人群情激奋、有人顿足捶胸、有人嚎啕大哭。

而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代影星阮玲玉,去世了。

图片

在这前一天的夜晚,晚饭时分,阮玲玉在自家厨房亲自熬了一碗粥,与往常不同的是,盛出来的一碗粥她并没有马上喝掉,而是用颤抖的双手将一大包安眠药放在了粥里。

随着安眠药的落下,细勺和粥碗发出了“叮叮叮”的响声,那时候,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是为自己敲响的丧钟。

阮玲玉看了看碗里的粥,又看了看漆黑的窗外,她叹息一声,端起碗,一饮而尽。

当天夜晚,绝代佳人阮玲玉,离开了人世。

这一年,阮玲玉年仅25岁!

从阮玲玉去世到今天已经过去了87个年头,但是阮玲玉这个名字,在今天仍然会经常地被人们所提起,其坎坷的一生,以及曲折的感情经历,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扼腕叹息。

阮玲玉1910年4月出生于上海一个穷苦的家庭中。

阮玲玉家中很贫困,祖上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家产,她的父亲阮用荣在浦东一家亚细亚油罐厂当工人,母亲何阿英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

阮玲玉出生的时候正是宣统二年,在她出生后的第二年,这大清就亡了!

父亲阮用荣为了让闺女更好地活下去,便给她取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凤根,用老话讲,这样的名字,好养活。

阮用荣由于长期在油罐厂上班,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防护措施,所以长期吸入油烟,肺部被严重感染,在那个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这基本就是不治之症。

在阮玲玉五岁那年,父亲就留下她和母亲去世了。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就带着年幼的阮玲玉来到张家公馆干活。

张老爷子家境殷实,妻妾成群,有四个儿子,而自从阮玲玉跟随母亲进入到张公馆的那一刻开始,某种意义上她的命运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和张家四公子张达民的勾连在了一起。

在阮玲玉七岁那年,母亲将她送到了附近的私塾读书,同时给她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阮玉英,而阮玲玉则是她成为演员后的名字。

阮玲玉在私塾上了一年后,于第二年转入教会设立的崇德女子学校。这所学校算得上是一所公益性的学校,极其照顾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对于学费丝毫不取。

新时代到来,阮玉英能够学习新式教育,可以说是足够幸运的。但是由于母亲的收入实在不多,还要负担母女两人的生计,所以阮玉英上到中学便没有继续读下去。

阮玉英自小与张家小少爷张达民一起长大,张达民比她大两岁,两人也可以算是青梅竹马。

耳鬓厮磨之间,情窦初开的两人对彼此产生了感情。

张达民的出现,对于出身贫寒、自幼丧父的阮玲玉来说,在那时绝对是生活的一抹阳光,这份感情给了她很大的慰藉。

图片

此时的阮玲玉也迎来了自己命运的转折,那就是她的演艺天才被人开发了出来。

1926年,在阮玲玉16岁时经张慧冲(张达民的一个弟弟)介绍,考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其电影艺术生涯,主演《挂名夫妻》。

此后阮玲玉又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主演《情欲宝鉴》等6部电影,后来又主演《野草闲花》一举成名,奠定她在影坛的地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

阮玲玉的演艺天才,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名利,物质条件的改善,彻底地改变了她和母亲的命运。

只是此时的阮玲玉万万没想到的是,名利双收的局面不仅不是自己苦难生活的结束,反而成为了自己悲惨人生的开始。

那时候,阮玲玉对于张达民十分的倾心,她不懂什么身份,只知道遇见张达民,让她心里面所憧憬的爱情映照在了现实生活中。

阮玲玉常常幻想着他和张达民这段干净且纯粹的爱情。

只是,生活这张巨大的网一旦铺开,很多人根本没有一丝的反抗余地。

阮玲玉,同样如此。

张达明出生在富贵家庭,富家子弟身上的毛病他是一样都不少,用现在的话讲,他就是个可怜的巨婴。

年龄的增长,并没有让张达明的心里多出任何的担当和责任,游手好闲的张达民经常出入赌场、舞厅,张达民逐渐的暴露了自己贪婪的本性,也开始将原有的美好生活和阮玲玉的梦想撕扯得粉碎。

阮玲玉和张达民相恋后不久,张达民便自立门户,搬离张家。

但是离开家后的张公子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其经济来源仍旧要靠着父母。而跟张达民同居后阮玲玉才发现,这个大少爷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

张达民不仅从来不工作,而且嗜赌如命,此时他完全把阮玲玉当成自己的摇钱树,心安理得地花着她的积蓄,阮曾为此服毒自杀,幸被及时救起。

因为这是阮玲玉的初恋,她十分的珍视这段感情,虽然张达民此时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浪荡子弟,但是阮玲玉仍然不断地迎合着张达民,以此来维系这段感情。

因为张达民不要孩子,阮玲玉甚至收养了一名叫小玉的女孩。

但是,阮玲玉的付出并没有改变张达民的本性,自立门户之后的张达民就这样一步步的沉沦,直到父母去世,直到张家四兄弟分割家产,直到阮玉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开始逐渐的死心,甚至到最后阮玲玉吞食安眠药自尽,他都没能真正的生活独立。

1931年1月28日,上海发生战事,为了躲避兵祸阮玲玉离开上海,逃往香港。

在这里,阮玲玉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茶商唐季珊。

阮玲玉和唐季珊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一次应酬上,茶叶大王唐季珊是慕名而来的追星族,他既阔绰浪漫又体面开明,与那位扶不上壁的烂泥一般的张少爷对比,实在好了太多。

图片

但是,唐季珊对于阮玲玉的追求,也并不是完全出于真心。

对于他而言,阮玲玉是人间尤物,但是也仅是他情场上的猎物之一。

为了博得阮玲玉的欢心,他开始想尽办法频繁地接近阮玲玉,但是这并没有能够打动阮玲玉的芳心。

同张达民的感情,让阮玲玉有些失望,她甚至一度对男人都不再抱有任何的希望。

但是,命运这东西,有时候都是在冥冥中注定好的,任何人都是无法同命运相对抗。

这一年的唐季珊以重资入股阮玲玉所在的联华电影制片厂,成为其大股东。唐季珊也名正言顺的成为阮玲玉的顶头上司。

此后,唐季珊继续延续自己的攻势,终于,他的温温软语让阮玲玉心动了,她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未来的情感归宿,也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要开始第二段感情。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阮玲玉看着漆黑一片的窗外,又低头看着唐季珊上一任相好张织云给她写的一封亲笔信:

你看到今天的我,就能看到明天的你。唐季珊不是个好男人,你要三思。

她看着信中的内容,内心十分的犹豫。

此时的阮玲玉对于如同吸血鬼一般的张达民早已经忍无可忍,而唐季珊的出现,让她的生活中,再次出现了一丝阳光。她实在是渴望自己的生活能有一个可靠的人来陪伴,她实在是太缺乏安全感了。

在犹豫再三之后,阮玲玉终于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阮玲玉和唐季珊携手走进了电影院。后来,阮玲玉又回到上海,而唐季珊也陪伴阮玲玉一起回来了。

不久后,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

听闻阮玲玉和另一个男子同居,张达民开始着急,他找到阮玲玉和唐季珊所在的新居,在屋里大闹一番。

此时已经沦为赌棍的张少爷,良心灵魂颜面尊严已抛到九霄云外,他只知道阮玲玉是他的摇钱树,她跟谁住在一起,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想要钱。

终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张达民以每月索赔100元作为与阮分居的条件。阮玲玉提出与他正式解除同居关系,同时每月支付一百元生活费,为期两年。

但是就在阮玲玉以为自己即将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的时候,命运却又一次地同她开起了玩笑。

唐季珊用她的甜言蜜语,赢得了阮玲玉的名声和美貌,并使她彻底摆脱底层生活,但是,唐季珊却没有给阮玲玉一个真正的生活,而是将她变成了豪门暗寓里的一只金丝鸟。

此时阮玲玉发现唐季珊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而且十分的花心,一方面唐季珊仍旧习惯到处沾花惹草,另一方面则给与了阮玲玉极大的约束。

他讨厌阮玲玉常常外出,阮玲玉深夜回来时他还紧闭大门,拒绝其进入。

图片

门外的阮玲玉只能一下一下地敲打大门,口中呼喊:

“季珊,季珊,开门啊。”

更为可怕的是,唐季珊还当着众人的面打过阮玲玉,而这样的家暴,频率开始变得越来越高。

柏拉图曾经说过:每个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这一次阮玲玉似乎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穴。

唐季珊比之张达民,除了不需要钱之外,其他方面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命运又再一次跟阮玲玉开了个玩笑,将她推到了另一个深渊。

看着自己的生活逐渐的陷落,阮玲玉开始感到不安,她渴望爱情,渴望安稳的家庭和生活,她不能接受就此认命,所以她极度的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

而就在这时,阮玲玉人生中的第三个男人蔡楚生出现了。

1935年新年,阮玲玉参演蔡楚生主导的《新女性》电影,在拍摄这部电影期间,两人逐渐的越走越近。

艺术上的认可,生活上的契合,让两个人十分的投缘,有的时候甚至只用眼神交流就可以明白对方的意思,阮玲玉感觉似乎这一次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灵魂伴侣。

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阮玲玉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彻底的将蔡楚生折服了。

但是,当《新女性》这部电影在金城剧院上映之后,却瞬间引起了整个社会巨大的反响。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位知识女性韦明在婚姻中受挫,独自养育着一个女儿,但是社会对于这样的母女二人并不宽容,围绕着这对儿孤儿寡母的流言蜚语从来没有断过,最终不堪重负的韦明选择了自杀。

但是就在韦明被送往医院抢救的过程中,一名曾经和她有过争斗的记者,为了博得新闻头条,将她自杀的消息公之于众。

韦明虽然被抢救醒了过来,但是看着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污蔑消息,最后还是含恨而终。

这是一个悲情且老套的故事,但在当时的电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电影中塑造的那个卑鄙记者的形象,引起现实生活中众多记者的不满。以赵君豪、钱华、金华亭等为首的上海记者开始联手攻击联华公司。

联华电影公司经不住记者舆论攻击,将所有有关记者的短片删去,匆匆了事。

但是显然这群人并没有打算善罢甘休,记者放过了联华电影公司,却没有放过阮玲玉本人。

而就在这时候,张达民重新出现,一个月一百块的生活费显然是没办法满足这个败家子的。

他以不承认分居协议为由,联合记者群体炮轰阮玲玉和唐季珊,同时炮制阮玲玉的情爱之事,以通奸罪将阮玲玉、唐季珊告上了法庭。

在这些记者和张达民的推动之下,一时间上海沸腾了,新闻上到处都是阮玲玉和唐季珊这对男女同居的消息,奸夫淫妇这些刺眼的新闻频频出现在报纸的首页。

但是,在这个时候,唐季珊却没有给予阮玲玉任何的支持,他想的只是如何把自己摘干净,然后将阮玲玉自己推到了前面。

在这当口,阮玲玉感到空前的无助,唐季珊的态度,让阮玲玉彻底地绝望了。

在又一次受到唐季珊的责怪之后,她跑去找了蔡楚生,想跟他一起逃离上海,“结了婚再回来”。

蔡楚生被阮玲玉的话吓坏了,他虽有才华,而且混迹于电影圈,但是从骨子里他却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乡下有老婆,岂能担当这样的风险。

阮玲玉看着支支吾吾的蔡楚生,在他惨白的脸上,阮玲玉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厄运。

一个逼迫,一个责难,一个逃避,从十六岁开始,到如今,她经历的三段感情,每一段都给予了她痛彻心扉的绝望。

阮玲玉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成为了电影中的韦明。

图片

1935年3月7日,这一天距离法院开庭的时间仅剩两天。阮玲玉参加了联华公司组织的聚会。

在聚会现场,阮玲玉谈笑风生,一副自在的样子,没有任何的异常,而在聚会结束时,她拥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唯独没有唐季珊。

离开联华公司后,阮玲玉跟随唐季珊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唐季珊不断质问阮玲玉后天开庭的事情,阮玲玉漫不经心地回道:

“我累了。”

唐季珊一听,愈加的生气,回家之后就打了阮玲玉一巴掌。

当天夜晚,阮玲玉便喝掉了那一碗都是安眠药的粥。

其实在阮玲玉喝下粥以后,很快就被唐季珊所发现了,如果及时救治是可以挽救的。

但是令人迷惑的是,此时的唐季珊却没有及时地将阮玲玉送到大医院去救治,理由很简单,为了将自己摘干净,不想让这件事被外人知道。

所以他为了自己的脸面,把阮玲玉送到了一个日本人的医院。

那个日本人开的这家福民医院位于偏僻的四川北路,唐季珊和阮母带着阮玲玉一路兜兜转转,已经耗费了不少时间,可是到了那里才发现这家医院夜间没有值班医生。

此时距离阮玲玉服毒大概是两到三个小时,情况已经很危急了,这基本已经耗光了最宝贵的救治时间。

然而此时唐季珊还是没有将阮玲玉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而是又从四川北路一直开到黄河路附近的一家私人诊所,这时已经是清晨六点钟左右了。

因为当时阮玲玉的情况非常危险,诊所里又缺乏急救的设备,所以医生拒绝单独为她治疗,直到这个时候唐季珊才不得不打电话给联华经理黎民伟请求帮助。

后来在黎民伟的一再坚持下,唐季珊才把阮玲玉送到了长乐路的中西医疗养所。

在辗转了几十个小时之后,阮玲玉终于被送进了有治疗条件的医院,然而此时已经接近中午了,就算华佗在世也救不了她的命了。

阮玲玉似乎还眷恋着这个世界,在药力已经沁入五脏六腑并且颠簸了一夜之后,她竟然一直坚持到3月8日的下午6点38分,才咽下最后一口气,享年25岁。

临死之前,阮玲玉留下了两封书信,一封给唐季珊,一封给张达民:

季珊:没有你迷恋(梁赛珍),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过去的织云,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唯有你可以靠了!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玲玉绝笔

达民:我是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津贴你一百元吗!你真无良心,现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满意足啊!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十里洋场,万里风华,只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实在有着太多的辛酸和悲情。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故纸堆中钩沉,阮玲玉之悲情,实在是被平生遭遇的三个男人共同造成的。

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三个男人刚好是三种典型,第一个无赖,第二个自私,第三个怯懦。

在三种恶性包围之中,她被逼上了不归之路。

图片

生活不如艺术,即使阮玲玉在鲜花盛放的年华猝然凋谢,三个与她有过肌肤之亲也有愧于她的男人也不会在细雨霏霏的日子,像电影《生死恋》那样,坐到网球场去,怀念她的美丽与哀愁。

阮玲玉尽管有一张过于成熟的脸,却没有相称的世故,难留人间。

1935年3月14日,阮玲玉的殡葬有约30万民众到场吊唁,送葬队伍长达数里。美国《纽约时报》在第二天以“近代国际上之最大葬礼”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她的葬礼。

回顾阮玲玉的一生,遇人不淑当是其悲惨人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人言之可畏,其破坏力之大,实在是令人无法估量。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点,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

社会对于女性,从根本上缺乏公平性和客观性,舆论对于女性的责备要更甚于男性。阮玲玉与终其一生,其实一直都在追求平稳的生活和富有安全感的感情。

但是,命运之无奈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你越是想要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

可能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吧,只是希望几十年后的今天,生活能够多一些包容和阳光,阮玲玉式的悲剧永远不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之中。

阅读539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