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

来源:中华大课堂

歌唱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从歌唱方法的角度来看‚它是一门科学;就其创造性而言‚它是一门艺术;就其功能来讲‚它是一种情感抒发和交流的手段。要准确、完美地抒发情感‚就得经过正确的歌唱训练‚掌握一种科学的歌唱方法。而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前提是学习歌唱的人首先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良好的音乐听觉、敏税的节奏感觉来构造好自身的乐器‚加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敏税的观察理解能力、丰富的乐感和较好的文学艺术修养才可能达到相当的歌唱水准。

姿势

正确的呼吸来源于正确的姿势。歌唱是一种运动‚甚至可以说是全身运动。这一运动需要良好的姿势‚姿势决定了呼吸状态‚呼吸状态决定了共鸣状态‚共鸣状态决定了嗓子如何运用。正确的姿势是发声器官及身体各部位舒展、放松、积极、相互协调配合。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讲道:“最好的姿势是最自然、最舒展、最美的‚歌唱时需要动作的各部位既不能紧张‚又要积极‚既要放松又不能松垮”。因为任何好看的姿势和动作在心理上都是舒服的‚而舒服的动作本身就是合理的。加之心情开阔舒畅‚思想高度集中‚姿势好看了‚用起来就会舒服‚也就能唱得好。

呼吸支持

正确的歌唱包含着正确的呼吸支持。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发声‚这个动力就来源于深呼吸。应当注意‚深呼吸不是张大口猛吸‚而是要用鼻孔和上下齿之间的缝隙同时吸气。可用“闻花”、“打呵欠”来比喻吸气。吸气时要注意吸得快‚吸得深‚吸得柔而轻‚动作敏捷自然‚使人听不出半点声息;而呼气时‚则必须在声音延长的全过程中保持吸气时的状态‚让横膈膜、腹肌的张力控制呼气‚使气息出得慢‚出得匀净‚出得平隐而舒畅‚也就是保持吸气状态‚让气息流动。

歌唱的呼吸是由两组肌肉带动的‚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包括从前胸往下‚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甚至后背。吸气时口腔应是放松的‚正确运用吸气肌肉群‚会形成很舒服的吸气。另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生活中的感叹“啊”、“咦”、“咳嗽”、“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歌唱时要让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合作‚将吸进来的气保持住‚保持这种状态也就是让吸气肌肉群继续在工作‚使吸与呼相互配合形成对抗‚在身体内部产生一种压力‚这个对抗就是“呼吸的支持”。吸进气时‚横隔膜下降‚使肺底部和腰部周围的肌肉向外扩张‚歌唱时保持住这个吸气状态‚控制气息的缓缓流出‚而这种控制‚不能认为是不让气息呼出‚而是让气息流动。那种认为呼吸支持象“抬重物”的比喻是不恰当的。因为抬重物时‚气是憋紧的‚此时话都说不出‚怎么歌唱。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把有关的呼吸肌组控制过死、过僵‚必须留有余地‚保持肌肉的弹力性能。有了呼吸的支持‚就可以做到用最小的气息消耗唱出最好的效果来。

吸气、呼气与换气的关系

吸气时要求用兴奋的、想打哈欠之前的状态‚微微张开口鼻不带半点声息‚柔而轻地深吸气‚此时感觉眼睛发亮‚鼻翼扩张‚感觉小舌和咽腔处有冷空气进入‚气吸至肺底部时横膈膜下降‚腹部自然向外突出‚两肋周围向外扩张‚小舌、软口盖由于兴奋状态上提‚喉器也自然放下‚腔体也随之打开了。然后在通道打开的状态下呼气‚会感觉到小腹“提气”内收‚两肋、腰部(包括后背、后腰)向外扩展‚上腹(胃部)突出‚好似“压气”‚这时吸气肌肉群继续工作‚气就从肺部一直上升到喉口‚气流促使声带并拢并把上升来的气息挡住而发出声音。这是“鼓”上腹、“收”小腹‚吸呼两组肌肉群和声门对抗的结果。但是歌唱时歌唱者的感觉气不是往上走的‚而是感觉在往下叹气‚音越高‚气越深‚压力越大‚感觉声音是“靠在”或“坐”在气上‚或“坐在后腰或胯上”。并把打哈欠的感觉加强‚让气息流动发出声音‚这就是吸与呼的关系。

歌唱要求强有力的“支持”‚这时体力的消耗是较大的。如果歌唱者希望在气息的“支持”过程中使自己的体力争取到一定的间歇‚而又同时不影响歌唱时的“支持”‚就必须利用换气的间隙来休息。换气时要迅速地放松上下腹肌的对抗‚也就是放松还在继续工作的吸气肌肉群‚并在全身瞬间放松的同时‚张开口鼻‚气会自动吸入‚下腹也会自动还原‚下腹肌肉得到了休息‚同时也完成了吸气‚歌唱者永远不需有“意识”地去吸气。继续歌唱时‚吸呼肌群又重新对抗‚这样不停地重复‚一句接一句地吸、呼、换气‚整首歌曲也就在这种自然的吸、呼、换气中结束。

呼吸的适度

歌唱需要呼吸的支持‚人们讲话也需要呼吸的支持。但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呼吸是有区别的。人在睡觉时‚用不着去想怎样呼吸‚气会很自然地吸进去‚呼出来‚吸和呼没有对抗。但在往远处呼人或情绪激动的大声讲话时‚声音就强‚呼和吸就有了对抗。歌唱时‚无论是低声区、中声区还是高声区;不论是连音、延长音、高低和长短节奏的音‚或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音色的明暗、刚柔等变化;不论是各种形式、风格、唱法的不同(流行的‚民族的‚美声的)或是不同的呼吸方法(胸式‚胸腹式‚横隔膜-膜式等)这些歌唱的变化都要有正确的呼吸支持‚面这种呼吸支持又主要来源于吸气肌肉群的工作。比如:唱流行歌也需要气息支持‚也需要声音集中‚只是不要求喉器下放‚腔体打开‚而是要求通道不受堵塞‚唱得象说话一样自然就可以了;而民歌‚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因而在风格和语言的运用(特别强调声韵学)以及嗓音的运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而民歌也不强调喉器向下‚只是不堵塞即可。民歌也需要呼吸的支持;中国传统戏曲唱法讲究“丹田气”‚而各种剧种要求的“丹田”部位也不一样‚但唱法都是以深呼吸为动力;美声唱法则要求呼吸更深‚效果也就更圆润、饱满、结实、明亮、宽广、通畅。在一首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要求呼吸对抗的压力不同;唱练声曲时‚用上行级进音阶渐强渐快和唱高音时‚所需要呼吸对抗的压力就大‚而下行音阶相对要求在保持吸气状态的同时‚无须太大的对抗压力‚徐缓下行就行了;练跳音时是急吸急呼‚需吸呼肌肉群共同工作‚使横膈膜弹动‚要求声音轻快、灵活、明亮、集中;练长音的保持时‚也就是拖长声音的叹息‚要求吸气深、对抗压力大的整体歌唱‚产生出圆润、饱满、结实、明亮、宽广、通畅的效果。而感情不同时‚呼吸深浅也不一样。

但不论是抒情甜美的民歌‚还是轻快明亮的花腔华彩乐句‚或气势磅礴的歌剧咏叹调‚都离不开呼吸的支持。要使声音既有生命力‚又有艺术感染力‚也需要强有力的呼吸对抗来支持‚但这个支持必须适度。呼吸对歌唱的支持好比拉琴时琴弦与弓子的关系‚弓子好比呼吸‚琴弦好比声带‚如果弓子用力太大‚琴声就会又沙又粗又涩;如果弓子用力过小‚琴声就会很尖细虚弱而没有力度。只有弓子和琴弦配合适度‚琴声才会优美动听。呼吸强度也要与声带、共鸣腔体各部分保持平衡‚而保持平衡好比走平衡木的运动员和走钢丝的演员‚如果他们的身体重心在腰腹的部位上‚同样用上了横膈膜和腹肌控制呼吸‚他们就能掌握身体各部分的平衡‚反之‚则会摔到地上。保持良好的呼吸支持‚也就掌握了各部分的平衡。

影响正确呼吸的常见毛病及改进方法

一、追求气吸得多

前面谈到歌唱需要强有力的呼吸对抗支持‚面呼吸对抗又来源于深呼吸。歌唱所说的深呼吸‚是每个人必须去寻找的自身最舒服的深呼吸。但是很多人在歌唱时总担心气不够‚追求吸得多‚于是拼命吸气‚以致前胸紧张‚双肩也耸起来了。殊不知这样的结果非但没有吸多少气‚反而把气憋在喉咙和胸腔里‚致使全身都变得僵硬。而这样发出的声音‚既挤又紧‚歌唱者和听众都感觉十分吃力。怕气不足而多吸气的顾虑是多余的‚其实吸气是人的本能‚这好比手风琴的风箱‚拉开风箱气就进去了‚再往里一推气又出去了。这说明气不是吸进去呼出来‚而是被压进去压出来的。这种现象是物理学中气压平衡原理。吸气时发出声音‚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响声‚都说明吸气的通道没有打开。这样的呼吸是浅的。正确的吸气应该是气吸进去后‚把它保持住‚也就是前面讲的吸呼肌肉群非常自如的合作。吸气应该在吸的一刹那有整个身体松一下的感觉。这就意味着把吸气的通道都放松地打开了。吸气的通道是从鼻、口开始‚经气管到肺部(主要是肺下部)‚整个通道保持畅通‚而绝不能有阻力‚吸气不能只用鼻子‚需口鼻一起吸气。吸气时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紧张‚否则气就吸不通畅。气吸进去后‚到底要吸多深‚要吸到什么地方才算正确呢?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去体会。

第一种方法:身体放松‚很舒服地坐在椅子上‚两腿分开‚两手放在膝盖上吸气‚会感到吸的深度和力量在上腹部和腰围、后背、后腰部位‚这些部位都有膨胀的感觉。这时若发声‚容易感觉到呼吸的支持‚这就是深呼吸的部位。坐着容易感觉到‚站起来时也要同样找到这个感觉‚吸到同样的深度‚要深而不僵‚吸到什么部位就从什么部位产生支持力来歌唱。但有的初学声乐的人‚坐在椅子上也会抬上胸吸气‚而体会不到深呼吸的部位‚这时就叫歌唱者坐在椅子边上背靠椅背‚把双腿伸直并拢‚离地抬起一点发声。此时就会感到腰部周围的扩张‚小腹内收‚上腹、胃突出‚臀部收紧‚大腿用劲‚腹肌和腰肌会感到酸痛‚这样发声更有利于体会到呼吸的支持‚当气息的“对抗”、“支持”真正建立起来后‚身体也就不会感到累了。

第二种方法:身体站立‚上胸双肩放松‚两脚略分开站稳‚身体前倾弯腰‚两手轻轻放在后腰处(脊柱两边)‚这时吸入气息‚会很明显地感觉到气吸到了腰的周围‚感觉到后背后腰的膨胀‚然后保持吸气状态呼气发声‚就容易感觉到声音通畅并随气息在流动。特别是在唱高音时‚后腰的支持力更明显‚这也就是吸呼肌群对抗所产生的压力。这个压力的大小可以根据所唱的音高、力度、速度、元音和旋律的变化、句子的特征来决定。而这个压力又好似一根气柱‚或称“声束”‚当音越往高走时‚越感到气柱在加长‚密度也更高。

第三种方法:歌唱者(特别是吸气提上胸的初学者)靠墙站立‚枕骨、背部、臀部、双脚跟贴着墙‚双手侧平举靠墙‚这时吸气胸不会上抬‚气也就会自然地吸在上腹部和两肋。发声时‚会感到小腹自然内收‚微微上提‚两肋、腰部也自然向外扩张。气不是越吸得多越好‚吸多了反而僵‚吸少了又不够用。歌唱者在唱一个乐句之前‚脑子里就是感觉到应该吸多少气‚呼吸对抗压力有多大才适度。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歌唱者体会如何深吸气。

二、歌唱时下巴紧张‚舌根发硬‚嘴唇用力贴着牙齿

歌唱时不管哪一种唱法‚下巴紧张或前伸‚嘴唇用力贴着牙齿‚舌根发硬‚都不会发出好的声音来。甚而有的人吸气时舌头就往后缩‚堵塞了咽部使吸气时发出响声。发声时下巴紧张就会牵动舌、唇的紧张‚致使舌后缩、上抬‚或是舌根下压‚胸腔也会憋紧。他们把别人因正确呼吸支持产生的有共鸣的声音‚误听成舌后缩‚压舌根产生的“圆润”效果‚因而去摸仿这个“效果”‚而唱出没有呼吸支持‚胸腔憋紧发硬的声音。他们不知呼吸与下巴、声带、喉、共鸣腔体都是一个整体。有了正确的呼吸支持‚下巴也不会去帮忙发声‚舌头也不会紧张后缩。

下面试用几种方法使下巴、舌放松:

1、放开下巴关节(耳根处的腭关节)‚不加任何外力‚让下腭靠它自身的重量往下放‚用嚼东西的感觉也可体会腭关节和下巴的松弛。

2、体会想打哈欠时‚上下腭的张开‚好象下巴松弛地悬挂在空中。

3、把下巴放下来‚想象低能儿要流口水时的憨态。

4、嘴里含一口水‚腭骨就会打开‚下巴也会自然下放‚此时体会下巴放松的感觉。

5、深吸气时下巴关节松开‚这时舌头也随下巴松弛、柔软、懒懒地平躺在唾液形成的沟里;或舌头舔下唇‚好象要越过下前牙向外倒出一样。舌头下巴真正放松了‚就不会僵硬地往里缩或压舌根;也不会影响正确的呼吸。

以上论述‚主要侧重在歌唱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当然‚仅有正确的呼吸方法还不能算是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还应与发声、共鸣管道和歌唱语言密切联系和有机结合。但是‚正确的歌唱呼吸对完美的歌唱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许多声乐大师们所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艺术。

阅读57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