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不着四六?何谓五迷三道?

来源:中华大课堂

北京有几句俗话很有意思,把人间的智慧都藏在了数字里面了,如果说一个人不靠谱、不懂事、没出息:“不着四六”、“四六不懂”、“四六不靠”,这其中的“四六”富有深意。另外,我们常用“五迷三道”来形容那些神志不清的人,那些让人弄不明白的事。

1. 何谓不着四六?

一年有四个季节,一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懂得这个“四六”,就懂得了生命的生存之道。我们生活在天地之中,按照二十四个节气适时播种、收割、吃饭、穿衣、住行都源于大自然。

“天”有四笔,“地”有六笔。懂得这个“四六”,这就是我们的天地格局、天地精神,人活天地间,要心存敬畏之心。

“父”有四笔,“母”有六笔。懂得这个“四六”,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孝道”,要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夫”有四笔,“妇”有六笔,懂得这个“四六”,这就是老子的“得一”之道,“夫妇”之道就是“得一”之道,“夫”“妇”二人一个家,要懂得和睦相处,一起经营好这个家。古人称之为“齐家”。

“少”有四笔,“老”有六笔。懂得这个“四六”,这就是眼中有“老”,心中有“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文”有四笔,“字”有六笔。懂得这个“四六”,就是懂得了孔子说的“吾十五而志于学”的道理,懂得“文以化人,字以载道”的道理。

“孔”有四笔,“老”有六笔。懂得这个“四六”,孔子和老子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奠基者,儒道同源,儒道互补,使得中华文明能被“老子扶上马,孔子送一程”。

“凶”有四笔,“吉”有六笔。懂得这个“四六”,才会懂得凡事要谨慎,凡事要三思,方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四六”中蕴含着中国的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精神,《周易》的“四合之德”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胸中有天地,眼中有父母,心中有先贤,事中知进退,行中懂知止,言中要知耻。如此这般为人处事,定能 “四季如意,六六顺心”。

2.何谓“五迷三道”?

我们常常用“五迷三道”来形容神志不清的人,或是让人弄不明白的事。从字面上来看,一是“五迷”,一是“三道”。“五迷三道”此乃佛家语,“五迷”是“因”,“三道”是“果”。

所谓五迷,即财、色、名、食、睡是也;所谓三道,即地狱、饿鬼、畜生是也。

“迷”,就是“痴迷”。使人痴迷的事有哪些呢?无外乎财、色、名、食、睡这些满足人类感官欲望的事和物,民间俗话说是“吃喝、嫖、赌、名利、懒”。

“道”,就是“六道轮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被佛教引用。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而分的: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后三道畜牲、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其中,地狱道众生唯苦无乐。

所以儒家就说,“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谓心不在焉,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古来大德为劝勉学人而说。”其义是说,自己要经常检查自己身上的毛病缺点,休要盯着别人的过错不足。

“五迷三道”其实想表达的,是被外面的各种诱惑所蒙蔽,进而陷入神志不清、神神叨叨的心迷神失之态。

阅读488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