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来源:中华大课堂

音频播放列表35讲

01夫子何人

02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

03君子固穷

04头号教书匠

05谁是好学生

06伤心事与玩笑话

07儒与侠

08孔子的药方

09墨子的药方

10两位侠士

11三大分歧

12儒墨是非

13隐士哲学家

14从杨朱到老庄

15无为之谜

16道之谜

17老庄之别

18儒道是非

19儒法是非

20人性是个问题

21两面三刀

22横行霸道

23谋士的哲学

24血染的思想

25事出有因

26以人为本

27新文化与新制度

28命运呼叫转移

29士人的崛起

30灰色的船票

30魅力所在

31墨子与杨朱

32老子与庄子

33再说法家

34正义与自强

35爱的呼唤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详解

诸子百家的含义: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史家论述: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吕思勉认为“术数”、“方技”、“兵书”三略,亦可称为先秦诸子,可算为十二家。

诸子百家解读: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韩非子,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六、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七、纵横家: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八、杂家:

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九、农家: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十、小说家: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十一、兵家: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穣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十二、医家:

代表人物:扁鹊

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型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一、社会背景

1.士族,部落,部落联盟,部落国家,部落国家联盟。2.西周封建,国家联盟国家。3.秦灭六国,统一国家时代。4.辛亥革命。西周到先秦是邦国,秦到清末是帝国,民国至今是共和国

西周封建制度:天子(天下,世界),诸侯(独立主权国家),大夫(家),士(贵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薪水,管理个人)庶民 。   

一个天下很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世袭贵族制度。有财权有政权。

郡县制:国家天下合并,国变郡,家变县。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帝国制度。官僚政治。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官僚任命。地主阶级,有财权无政权。

秦汉:贵族地主阶级(察举制度~孝廉,作秀),万户侯。魏晋南北朝:士族地主阶级(荐举,九品中正制,人品分等级,世袭垄断仕途+控制舆论把握政治形态+成为豪强把握经济基础)。隋唐:庶族地主阶级(科举制度)

为大夫服务的士:家丞(管理家),文士(智囊,文秘,食客),武士(将领,保镖,刺客),谋士,策士,术士,食客。没有固定工作的属于游士(分为儒,侠),为自由职业者。

百家争鸣魅力所在:很好看好玩-活跃思维,看问题换个角度-锤炼思想,想问题-启迪智慧。

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谐。多样统一。四个字:求同存异。自强之路,坦坦荡荡。

二、区别

A、儒学

关注文化,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观。文化高于道德,重视文化。二人道德,同时向双方发出要求。核心价值观:仁爱(孔子,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宽厚,回避天象),正义(孟子-仁义,灭亲,合理的杀-刚强,气-充实而有光辉之乐,回避天象),自强(荀子-对天象更科学,天不可畏事在人为,人顺其自然有所不为有所不思)。

孔子是儒的导师(读书做官),孔子代表士的未来,孔子在春秋晚期,孔子的立场是贵族的统治者,孔子是哲学家,艺术家。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孔子滑向贵族的士,孔子主张礼乐优雅。

和谐,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天下谋。民权高于君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制,天无二日 民无二王,世袭制度,合格君主的条件(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鳏寡孤独,与民同乐,了解民意,尊重事实,尊重民权,对等交流)

实在,保德以求道。做人学道家,做事学儒家,孔子平和,孟子大气,荀子严谨。重天命观。有为无求。得于德。

孔子的药方:礼乐制度,礼乐文化。仁爱,有差别有等级的爱,以家庭为核心辐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守孝三年,家人偷盗不举报。

孟子:君权神授,不同大臣意见,可以废之弃之。支持至下而上的人民革命。孟子:人性向善,人有四心,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

荀子: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道德,人的自然性是恶,社会性是伪。需要用社会性的礼乐去改造人。人靠身份秩序,道德,礼乐,维持社会群体。人只能靠圣人改造,仁义礼乐,才能成为最高贵的人,成为尧舜。

人性是道德的基础,荀子主张对做恶的可能性进行防范,孟子主张对对善的可能性进行引导。君权,道德礼仪,法度,刑法。德治-不愿意做坏事,法治-不敢做坏事。法:赏赐丰厚并且说到做到,惩罚从重从快,立法统一。不怕人民不服从,不怕官员干坏事,不怕君主无能力。以德治国,一大批伪君子。秦法,汉初道,汉武儒,往后,表面是以德治国,实际是依法治国。

孔子在春节不得志的原因:1.礼乐不可复兴,圣贤不再,理论繁琐复杂 2.政见不同。恢复西周,影响诸侯利益,从王变成子爵。3.百家争鸣的原因:礼坏乐崩

礼乐制度:周公设计,周文王儿子,周武王弟弟。夏崇拜图腾,殷商重鬼神,用人牲祭祀,却一个月灭亡,革命=革除天命。周公提出仁,废除人牲,把人当人,把神当人,天命是统治依据,鬼神是统治手段,祭祀是必须。敬鬼神而远之,不信鬼神,用祭祀凝聚人心。西周崇拜圣人,之前是大贡献大发明,现在是道德楷模,道德崇拜。把人当神,没有宗教。总结:把人当人-人道主义,把神当人-理智态度,把人当神-道德精神。

礼乐制度:核心是有差别等级的爱,别内外,定亲疏(姑奶奶,舅爷爷),序长幼,明贵贱(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墨家,无差别的爱。伦-等级-秩序,阐述等级制度的原理-伦理,表现伦理法则-礼法,表现伦理法则的制度-礼制,表现伦理法则的情感-仁爱。乐:调节等级制度带来的不愉快,宣泄调节情感传达,乐统同,礼辩异。礼和乐,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礼乐得人心得天下。

礼乐制度能施行原因:设计精巧,封建制度(封土建国,天下,国,家),宗法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长子制度,父家长制)。构成家天下制度。周是国家联盟,秦是帝国。

社会巨变,仕最有用:有本事,无负担,不着急,最牛,身份前途自由。士人心系天下的原因:身份特殊(有参政参军权,没有统治权),使命感强,跨国界超宗族的精英阶层,出身不重要。出现先秦诸子百家的原因:心智成熟,社会巨变,士人崛起。

名言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以有为求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君子当自强。

天道自为,君子自强。

君子不以小人之匈匈而辍行

B、墨家

关注社会,平等互利兼爱的社会理想。平等,站在天下的立场为天下谋。忽略精神权利,政治权利,重视物质权利。社会公平正义,自食其力,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

墨子是侠的导师(平时自食其力,及时行侠仗义),墨子代表士的过去,墨子在战国初期,墨子的立场是平民,墨子是哲学家,工程师。墨子是士人失败的代表,墨子滑向平民的士,墨子主张物质文明。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下级必须和上级提意见,意见不一致,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君权至上。有为有求,重鬼神。求于鬼

墨子的药方:兼爱,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人与人是平等的,无差别的

名言

以有为求有为

C、道家

关注人生,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无为,站在个人的立场为天下谋。大气,取道不取德,无为无求。讲天道。得于道。

杨朱,人人一毛不拔,天下为公:口子不能乱开,局部利益不能小看,别把小民不当人。要牺牲个人为了天下不行,把天下给一个人享受不行,个人和社会对等。一个没有人受到损害,又不需要有人牺牲的社会,就是一个太平盛世。强调个人权利尊严,弱者生存。柔能克刚,箬能胜强,无为而无不为,装忍让。庄子主张真实自由。

庄子: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所甚欲 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别人。真实自由宽容。大小之变,庄周梦蝶,朝三暮四。

上德不德。四种等级的道德:不做也不想做,做了不想做,做了也想做,自己做还让别人做。庄子认为儒家虚伪,违背人性。

庄子老子:大公若私,虚怀若谷。但凡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也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爱护天下,从爱护自己开始。最高救助是无需救助。   皇帝治理-使民心统一,尧治理-使民心爱父母亲人有了区别,舜治理-使民心竞争,大禹治理-使民心变阴谋诡计。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最好的管理是看不见管理的管理。

老子庄子:寡欲(不要追求功名,不要充当智囊,不承担重任,不卖弄聪明。没有追求,没有动作,没有成就感。不重视人才),愚民愚君(不要有思想,不要有志向,统治者不要聪明,反对智慧文明,反对科技,不要有道德想法,动物世界),主张人如赤子,民如野鹿。大家都浑浑噩噩,一群糊涂虫。圣人不死,大道不至。

老庄区别:老子薄情,庄子善感。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老子重权谋(无为而治,后发制人,柔能胜刚)庄子多醇厚。老子爱装孙子,不争则天下不与之争。老子假无为(无为而无不,以无为求有为),庄子真无为(以无为求无为),禅宗(以有为求无为)。老子多权谋,庄子多灵慧。

名言

出自《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D、法家

关注国家,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君主谋,以权治国。两面三刀。势(建立威望),术(对付官员),法(统治人民)。法的特点(公开,官方非民主,明文规定),有奖励惩罚。

面向未来,谋士哲学,是把刀子,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尊崇君主,消灭蛀虫,故事:和氏璧,死于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懂权谋。

君主集权,最早来自管仲,分成士农工商四种人,住在不同的地方,每个士的家出一个兵,每个郡1万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仁义,是利害。不是礼让,是算计。撕去了人与人的表面的默默温情的面纱,露出了人性的丑陋的一面。做领导最大的错误是相信别人,相信别人就会被控制。冷酷刻薄残忍苛刻,由于时代渊源使命引起。战国,对人民残忍,对士人宽松。抽象继承:依法治国,法的特点,统一唯一固定公开。杜绝腐败猫腻走后门。公开公平公正。最好是依法治国,以德育人。

对比

韩非和老子:冷眼旁观。韩非和墨子:功利,君王之利,天下之利。韩非:形式和内容矛盾。礼乐是装饰,人性是内容。儒家:内容和形式统一。

阅读834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