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来源:中华大课堂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初中几何公式:角。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

15.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初中几何公式:等腰三角形。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几何公式:四边形 。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初中几何公式:矩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初中几何公式:菱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初中几何公式:正方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首先,要抓住基础概念,将其作为技巧突破口。数学试题中的所谓解题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的灵光一现。要寻找差异——因为做了大量雷同的练习,所以容易造成对相近试题的判断失误,这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要抓住常用公式,理解其来龙去脉。这对记忆常用数学公式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其推导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这样做胜过做大量习题,并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公式的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要抓住中考动向,勤练解题规范。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能拿到满分了。其实,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所以,要规范书写过程,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形。

最后,要抓住数学思想,总结解题方法。中考中常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讨论法、面积法、特值法、数形结合法等,运用变换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等来解决一些综合问题,在脑海中将每一种方法记忆一道对应的典型试题,并有目的地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做到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而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要将较为简单的题组合成较有价值的综合题。中考题最大的特点是浅、宽、新、活,因而,在复习中要回避繁、难、偏、怪的题,否则,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心理负担。

一、浏览全卷,把握全貌

充分利用好考前10多分钟,通读全卷,了解共有几页、试题类型、难易程度,对完成整卷自己所需的时间作一下估计,如果估计比较乐观,答题时更要谨慎,因为有些题目看上很简单,其实是命题人设置了陷阱。如果估计不太乐观,那要沉着对待,因为短时间一瞥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由此失去信心,就等于给自己设置障碍,减少成功的机会。

二、仔细审题,先易后难

审题是答题的必要条件,既要看清题目的显性条件,又要注意字里行间的隐性条件,对每一个符号、数据、图表都要准确把握,然后联想已有的知识,识别题型,选择适当方法。解题时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切忌长时间去思考一道难题,而使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有时间去做,顾此失彼。

三、排除干扰,沉着冷静

考试时的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情绪干扰,由于过分紧张,焦虑而干扰对知识的回忆,本来熟悉的知识难于再现,出现思维障碍,甚至头脑中“一片空白”的现象,这时一定要平静下来,自我减压,使心态恢复正常。二是思维定势干扰,如果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容易套用过去解答该类题型的方法,而忽略了题目间的差异。有时最先想到的解法,尽管不适用,却总不愿抛开,妨碍他法的选择应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暂抛开此题,先做其他题目或换个角度思考,另作尝试,以求顺解。

四、仔细复查,按时交卷

不要提前交卷,因为考试是在规定时间内的竞争,争着交卷,会降低思考的成熟程度,降低准确率。复查要从多角度、多思路考虑,如觉得某些题解答不妥时,需要改动,必须反复推敲,确实有了正确方案,才可划去原答案。若尚未成熟时,千万不要把原答案划掉,以免失去得分机会。

阅读526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