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义近字”辨析

来源:中华大课堂

“划”与“画”


  “划”和“画”在用作动词表示用笔或其他工具刻画时往往相通,所以使用者很容易混淆。有的构成异形词,国家已进行了规范,如“笔画”不要写成“笔划”;有的则成了错别字,例如把成语“画地为牢”写成“划地为牢”就是。且看这样几个例子:
  ① 不少地方惯以行政许可划地为牢、搞不正当竞争(《《时代潮》2004年第十三期)
  ② 两大石油集团一改过去划地为牢的竞争格局(《中国汽车报》2004.01.06)
  ③ 对于佛山规划顺德城区为百万人口的组团,那只是划饼充饥啊!(《广东省政府网》)
  这也许是一些极端的个例,但却说明一些人不了解“划(huà)”与“画”的区别。
  “划(huà)”与“画”原本为同一个字,现在两个字有了明确分工:“划”表示把整体分开,用于“划分、划拨、计划、策划”等;“画”表示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或标记,用于“图画、描画、画押、刻画”等。成语“画地为牢”是指在地面上画个圈作为牢狱,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故不能说“划地为牢”,但是在“划地为界”里就不能用“画”,因为这里的“划”是划分的意思。至于成语“画饼充饥”指画个饼子来解除饥饿,比喻徒有虚名的东西于事无补,也比喻用空想来自我安慰,并没有“分开”义,故不能用“划”。懂得这些知识,就不会发生上述各例的错误了。

“杆”与“竿”


  “竿”与“杆”都指棍状细长的物体,都是名词借用作量词,但它们计量的对象是不同的,在语用中常出现误用,如下例:
  ①或俯首观看池塘荷色,或侧首凝视一竿黄菊。(《人民日报》2004.11.21)
  ②有一竿悬着灯笼的柱子。(《华东新闻》2004.06.23)
  ③用一杆竹子做的竹笛敲开了音乐之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2.26)
  ④有一回一杆竟钓上两条大鲤鱼。(《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1.17)
  例①②中的“竿”应改作“杆”,例③④中的“杆”应改作“竿”。“杆”跟“竿”的区别其实在构字的形体上已有所反映,木字旁和竹字头分别显示出两者的物质材料上的区别性特征。
  “竿”是形声字,本义指竹子的主干,引申指竹子为主干的物体,如钓竿、晾干、竹竿等。借用作量词,用于计量竹子或与竹竿有关的事物,如“万竿翠竹”、“日上三竿”、“有枣没枣打三竿子”。
  “杆gān”也是形声字,本义为树名。读作gǎn,指器物上像棍子样的细长部分,如:笔杆、箭杆、秤杆等。借用作量词,用于带杆的器物,如:一杆笔、两杆秤、几杆枪。


“冈”与“岗”

  《江南时报》(2004.10.08)在一篇报道黄金周旅游情况时写道:“一些旅行社适时推出爱国主义红色旅游专线,如瞻仰北京天安门,游览革命圣地井岗山根据地等,受到不少旅游者的热烈响应。”时隔一个月,还是这份报纸,在题为《江西“红色之旅”抵达嘉兴》中写道:“活动将于11月15日返回江西会师井冈山,历时28天,行程逾2万里。”“井岗山”和“井冈山”,哪一个是正确的呢?

  “岗”有两个读音gāng和gǎng。读gāng时,同“冈”,是“冈”的分化字。“冈”本指山脊,后来乏指山岭或小山。现代汉语中“岗(gāng)”作为一个表示山冈义的组词语素,除特定词形外(如“瓦岗寨、花岗岩”等),则都由“冈”代替,如“山冈、高冈、冈峦、冈陵、景阳冈”等。

  “岗(gǎng)”指地势不高而较平的土石山或隆起的坡地,如“岗地、岗子、黄土岗、山岗子”。“岗(gǎng)”还多用于岗楼、岗哨、岗亭、门岗、站岗等词语中,表示军警守卫的位置或担任警卫的人,也指一种职位,如“岗位、在岗、下岗”。

   据此可知,“井冈山”才是正确的、规范的写法。


“作”与“做”


  “作派”不同于“做派”。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作派”指人的派头、气派或故意做出来的姿态、架势;“做派”指戏曲演员表演中的动作和表情。在实际语用中因为人们不了解“作”和“做”的区别,常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该用“作派”时用了“做派”,该用“做派”的用了“作派”,如下例:
  ①某些官员在对待公众时“大老爷”式的傲慢做派。(《京华时报》2007.03.20)

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李汉忠极力反对这种“霸王”做派。(《人民日报》2007.03.21)
  ③作派潇洒大方,台步飘逸舒展、自由奔放的艺术表演风格。(《中国秦腔俱乐部》)
  ④演戏时身架优美矫健,作派潇洒利索。(《新浪博客》)
  例①②应该写作“作派”,例③④应该写作“做派”。“作”与“做”都指制造、劳作,是同音义近字,它们用法上的区别是:抽象意义的词语、书面语色彩较重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多用“作”,如作罢、作对、作废、作怪、作战、作风、振作、写作、协作、自作自受、作威作福、精耕细作等;制造具体的东西、从事具体的活动,口语色彩重一点的,一般用“做”,如做活、做饭、做作、做衣服、做贼心虚、做做动员等。


“振”与“震”


  “振”与“震”都有摇动义,都能同“动”组合成词。从这个意义上讲,“振”和“震”是义近字,“振动”和“振动”是近义词。它们的区别是:“振”只用于物理学上的往复运动;“震”则多指由于客观原因引起的颤动。然而这种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例如下面这些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话,就没有顾及“振”与“震”的这种区别。
  ①手机要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2007.05.24)
  ②使用电动刮杠及振动器时千万要小心。(2007.05.20)
  ③破解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振动问题。(2007.05.16)
  ④防止因施工振动给邻近建筑物带来影响。(2006.11.28)

⑤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2006.11.25)
  这些句子中的“振动”均应改作“震动”。
  “振”,《说文》这样解释:“举救也。从手辰声。一曰奋也。”故本义为救拔、挽救,或为振奋。后引申出多项意义:①摇动、挥动,如:振翅、振臂高呼。②奋起、奋发,如军心大振、精神为之一振。③振动,如:共振、振幅。
  “震”,《说文》解释为:“劈历(霹雳),振物者。”故本义为疾雷,特指地震;用作动词,指猛烈颤动或情绪非常激动,如震耳欲聋、震惊、震怒。
  “振动”一词,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术语,也叫“振荡”,指物体以某一空间位置为中心不断往复运动,通常只用于钟摆、音叉、琴弦或电流,不用于其他物体,更不能用于人。而“震动”一词,指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自身颤动,如地震等;还可以用于某种重大事件引起强烈的反响,如“这次太湖蓝藻污染震动了全国”;还可以用于人或人心,如“这封信震动了她的心”。其他如“振荡”与“震荡”也属于此类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短语中已形成的固定用法不受这种区别的影响,如“振聋发聩”的“振”不能写作“震”;“震耳欲聋”的“震”也不要写作“振”。一般说,“振”来自事物或人自身的运动,如振奋;“震”则是外力所造成的运动;如震撼。另外,“震”的运动状态要比“振”强烈得多。


“飘”与“漂”


  以下是近年来部分报刊上出现的“漂”“飘”误用的例子:

①少年时便随家南北飘泊。(《大地》2006年第一期)

②每次放出的香味都在室内漂荡。(《市场报》2004.02.06)

③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4.20)

④马桶池里盛满了水,粪便飘浮着。(《江南时报》2007.06.10)
  例①的“飘泊”应改为“漂泊”;例②的“漂荡”应改为“飘荡”;例③的“飘荡”应改为“漂荡”例④的“飘浮”应改为“漂浮”。“漂”“飘”虽为同源义近字,从造字法看,也都是形声兼会意的字,但用法很不相同。
  “漂piāo”从“氵”,表示浮游水上之意。本义指浮起,引申指漂流。“飘”从风,本义指旋风,引申指随风摆动、移动或飞舞。“飘”与“漂”都有移动义,它们的不同是:“漂”是随着水流漂移或停泊,“飘”是随风移动或飞舞。所以“漂泊、漂流、漂游、漂浮”等跟水的流动有关的词,都用“漂”;“飘尘、飘带、飘拂、飘落、飘洒、飘舞、飘摇”等与风有关的词,则用“飘”。不过在以“漂”和“飘”为语素构成的复合词中,还有一些是要看语义来决定选取的,如“漂荡—飘荡”“漂动—飘动”“漂浮—飘浮”“漂移—飘移”等。比如“南极冰川向北漂移”应该用“漂移”,而“沙尘向东南飘移”则应该用“飘移”。上述各例都是因为没有注意这些差别才造成应用中的错误。


“启”与“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6月15日第6版《华侨为中国健儿参赛凑盘缠》一文中有“最后从英国华侨处借得部分路费才起程回国。”用的是“起程”。也是这家报纸,在7月12日第8版《旅人心语》一文的“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启程,开始了周游世界的‘单车独行侠’之旅。”中用的则是“启程”。两篇文章说的都是动身,用“起程”好呢,还是用“启程”好?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构词语素“起”和“启”的分析入手。
  “起”与“启”都是动词,都表示“开始”的意思,它们的区别是:
  “起”是形声字。本义指由躺而坐;由坐而站。起立是行为的开端,故引申为开始,表示时间、地点的起始,或动作行为的起始趋向,可单用,如“从现在起,不再贪玩了”、“高速路从北京起,到上海止”。由“起”构成的复合词,一般含有“起始”义,如::起止、起初、起始、起手、起飞、起点、起用等。
  “启”是会意字。本义指开门,引申泛指打开,并由此义引申为开始。“启”一般不单用,只作语素构成复合词,由它构成的复合词,一般含有“开、打开”义,如启动、启航、启程、启用、启运、启封、启奏等
  由此可知,在“起程”与“启程”之间,选用由“启”构成的“启程”能更准确地表达其基本含义——动身迈步远行,因此“启程”不宜写作“起程”。同理,“启航”也不宜写作“起航”。
  需要注意的是“起动”和“启动”这样的词,汽车的引擎开始发动得用“起动”,而汽车开始 行驶就该 用“启动”。


“长”与“常”


  有这样两篇报道,一篇写道:“河南光山县为长年在外打工创业的3000多名农民工党员建起党支部。”(《人民日报》2005.07.26);另一篇写道:“江苏沛县张庄镇潘庄村有不少村民常年在外打工”(《华东新闻》2006.12.18)。两篇文章说的都是有关外出打工的事,但一个用“长年”,一个用“常年”,哪一个对呢?这两个词在用法上有无区别,亦或可以随便互换着用呢?问题还得从“长”与“常”这两个字谈起。
  “长(chánɡ)”与“常”古通用,今义有分工。
  “长(chánɡ)”表示时间空间有相当大的距离,与“短”相对,引申指长度,又为长久、长远,如“日久天长、长年累月、长命百岁、长生不老”等。“常”的本义已被人们遗忘,原是下衣,同“裳”。它通行的基本本义为常道(规律),有恒久、不变的意思,引申为常常、经常,如“常住、常任、冬夏常青、常来常往”等。
  由它们构成的“长年”与“常年”都有一年到头、长期的意思,都用于修饰动词,“长年”强调的是时间的长久、连续不断,在某些方言中还指长工(鲁迅《故乡》:“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常年”强调经常(动作行为屡次发生),中间并非无间断。由此判断,上述第二例当用“长年”为宜。


“迭”与“叠”


  “迭”和“叠”的误用,主要是因为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叠”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确认“叠”为规范字,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这一变化造成的。虽然“叠”与“迭”不再是繁简关系,但人们总也适应不了,直到现在一些报刊上还时常误用。如下例:
  ①一般基本款的手机都有,折迭、直立、滑盖一样不缺。(《国际金融报》2005.03.04)
  ②玻利维亚骚乱导致政府更叠等重大事件。(《国际金融报》2004.02.16)
  ③可以降低业务重迭开支。(《国际金融报》2007.01.31)
  例① 应写作“折叠”,例②应写作“更迭”,例③应写作“重叠”。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注:“迭”用作动词,有两个义项:①轮换;交替,如:更
  迭。②赶上;赶得上,如:后悔不迭、忙不迭。“迭”还用作副词,表示“屡次”义,如:高潮迭起。“叠”只用作动词,有三个义项:①一层一层往上加;累积,如:重叠、堆叠。②重复,如:层见叠出、叠韵。③折叠,如:叠被子、叠纸。这已经将“迭”与“叠”的区别及功用说得很清楚了,如果我们彻底摆脱繁简关系的影响,又了解这些道理,那就不会再犯误用的错误了。


“暴、爆、曝”


  有一篇关于女子足球队的文章,写道“错综复杂的女足内部矛盾终于在四国赛之前全面暴发了”。还有一篇关于禽流感的报道,写道“禽流感疫情在亚、非、欧多个国家再度爆发”。这两句话中的“暴发”和“爆发”恰好 用反了,第一句应用“爆发”,第二句应用“暴发”。

  因为“暴”与“爆”虽然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但“暴”强调的是力度,表示来势猛烈;“爆”强调的是速度,表示事情发生得快,出人意料。它们为语素构成“暴发”与“爆发”,在适用对象及范围上是有区别的:“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含猛烈之意,所涉及的对象多为具体事物,如洪水、疾病等,也引申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指由事物内部原因引起的猛烈运动,多用于火山及重大事件等,多涉及抽象事物,如革命、战争、情绪、力量等。

  从字源说,“暴bào”曾有两个读音:pù和bào。“暴pù”表示晒的意义,后来另加义符“日”,写作“曝”,与“暴bào”作出切割,“暴”不再表示晒义,也不再有“pù”的读音,因此,“一曝(pù)十寒”不能写作“一暴十寒”。1985年国家颁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曝(pù)”在“曝光”中读“bào”,明确了这个词的规范读音,所以,“曝(bào)光”既不能读作“曝(pù)光”,也不要写作“暴光”。


“粘”与“黏”


  2007年7月3日《北京青年报》A3版有一篇报道新华社关于“蓝藻暴发”的报道,遭滇池管理局反驳的文章,题头部分刊发了《春城晚报》拍摄的一张照片,下面附有一段说明文字:“6月25日,《春城晚报》拍到的滇池蓝藻。据拍摄者介绍,当时他们在滇池岸边看到的蓝藻像绿油漆一样粘稠,而且带有腥臭。”这段文字中用的“粘稠”实为“黏稠”之误。类似的错误还见于《财经》2007年第13期《黑砖窑生态》:“从山头挖粘土烧砖”“晋南地处黄土高原,粘土随处可寻”。从《百度网》搜索看“粘稠”的使用频率为267万,“黏稠”的使用频率是76.5万;《光明网检索》“粘稠”的使用频率为33篇,“黏稠”的使用频率是2篇。可见现在多数文章使用的是“粘稠”而非“黏稠”。然而,多数并不意味着正确!

  “黏”在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曾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粘”读zhān,除作姓氏外,“粘”不再读作nián,同时在1988年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了“黏”为规范字。自此之后,表示事物的粘连性质,只能用“黏”而不能用“粘”。可见,“黏稠”不能写作“粘稠”,“黏土”也不能写作“粘土”。语用中存在的上述现象,说明人们对国家有关“粘”这个字读音的认定和它的功用缺乏了解,也说明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媒体没有认真执行。


“唯一”与“惟一”


  “唯一”和“惟一”是一组异形词,如果查词典,两个词都读wéiyī,释义也相同,都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意思,人们常常拿不准该使用“唯一”还是“惟一”。

  在一组异形词中,词典对哪个词作出了解释,哪个词就属于主词条;那个没有释义,只注“同××”的词就是副词条。两词相较,使用时我们首选主词条。查阅权威性较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里面对“唯一”作了解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他是我唯一的亲人。也作惟一。”而对“惟一”无释义,只注“同‘唯一’”,显然,“唯一”是主词条,“惟一”是副词条,按照首选主词条的原则,提倡使用“唯一”。同一篇文字材料中,或只用“唯一”,或只用“惟一”,要保持一致。

阅读580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