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这一年,哪些新规、大事将影响教育领域?一起来看看——
2022年9月15,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介绍中表示,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
2023年开始这5类考生,不再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中,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职称评审
2022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破解职称评审中的“一刀切”、简单化问题,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力。
《通知》要求,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卫生、工程、艺术、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等。
点击图片,阅读详细内容
2022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体育法共十二章、一百二十二条,将“学校体育”的章名修改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根据本法,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新法明确——
●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 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学校应当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鼓励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体育交流活动。
● 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考核机制。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足合格的体育教师,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制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适时予以更新。
● 国家建立健全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幼儿园应当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器材,开展符合学前儿童特点的体育活动。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体育实施督导,并向社会公布督导报告。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组织、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家庭应当予以配合。
● 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应当对适龄学生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并根据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学训练大纲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纳入管理范围。国家发展体育专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培养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等各类体育专业人才,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开展体育专业教育。
点击图片,阅读详细内容
“英才计划”
2023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近日正式公布《2023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英才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增至58所,覆盖25个城市(郑州市入选),计划培养1700余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他们将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省级管理办公室将根据《“英才计划”中学参与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确定参与中学,并联合相关高校及中学向中学生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
据悉,“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2023年1-12月)。培养周期结束后,学生可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培养,导师将给予优先考虑。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联合对报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进行笔试、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