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钱
兵戈
囊中羞涩步履沉,
缺金少银何处门?
只因圣贤不谈钱,
穷死天下读书人。
受中国传统金钱观念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君子不言利”,谈钱是庸俗之举;认为孩子这片纯洁的净土怎能过早染上铜臭气呢?于是对孩子坚持绝口不提钱的原则,希望孩子能与钱隔绝。但这只能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孩子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与钱打交道,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对钱的认识和想认识的欲望,如果家长仍一味遮掩,只会使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不信任,同时还会使孩子对钱充满好奇。一旦孩子对金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孩子或许将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所以父母要摆正对钱的认识,不要以错误的保护心态“遮罩”孩子,希望孩子远离钱这“怪物”,以免适得其反。其实,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运用金钱,才是关键。
当今社会,财商教育正确与否,决定着孩子将来是成为金钱的主人,还是成为金钱的奴隶。占美国人口3%的犹太人掌握着美国60%以上的财富,这与他们从小的财商教育有关。财商教育决不能只仰赖学校或者社会,那将为时已晚。最好的财商启蒙教育应该是来自家庭,父母是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从小教孩子如何攒钱、用钱、挣钱,让孩子明白信用的可贵,孩子便能体会智慧生财的道理,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今天,中华大课堂就与各位家长探讨一下《如何与孩子谈“钱”?》的问题。
1、教孩子认识钱币
孩子三岁以后,就可以学着认识纸币和硬币。从认识元、角开始。认识钱币,不光是让孩子说得出钱币的面值,还应知道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如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去投币箱投币,知道有空调的公交车票比没空高的的贵。也可以让孩子去买冰棍,知道不同品牌的冰棍,价格是不一样的。去儿童乐园时,让孩子知道五元钱可以玩哪几项等。待孩子熟悉1元、2元、5元、1角、2角、5角之后,还可以接着教他(她)认识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总之,应根据孩子对钱币的实际认识的多少来确定教学的深浅度。另外,人民币不同面值上的图案也是不同的。父母在教孩子认识人民币的同时,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数字、更可以从中领略祖国的秀美山河,知晓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如10元纸币的背面图案是我国的母亲河--黄河,让孩子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大气磅礴;100元纸币正面图案中的人物是我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领导者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
2、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
有个五岁的女孩被询问钱是哪里来的时,回答:“钱是搞活动时领导发的。”这女孩子看到过妈妈在年终联欢会上领红包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理解事物,一般是依赖于具体可见的情景或事物。现在,一些单位将职工工资打入银行卡,要让孩子懂得工资的真正意义是不容易的。但孩子到五六岁时,家长应试着说明“钱是从哪里来的”。
钱不是谁发给谁的,钱是爸爸妈妈通过劳动换来的。对这个道理,不光要说,还要让孩子理解。如孩子早上不愿早起,或缠着父母不让离开时,可以说:“爸爸(妈妈)不上班,工作完不成,就不能为国家作贡献了,这样我们就没有钱收入了。我们没钱,就不能买吃的,不能买玩具了。”孩子虽然搞不懂其中的道理,却能知道上班与得到钱有关系,知道上班劳动(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有机会要让孩子看看成人是怎么劳动,怎么制造出产品,讲讲怎么出售产品,将产品变成钱,再跟孩子讲讲,这些钱又怎么分配给所有参加劳动的人。家长可结合“千人糕”这类故事,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不容易的,很辛苦的,劳动过程中还要靠大家齐心合作。
有个妈妈想让女儿体会劳动养活自己的道理,把她每天要求女儿所做的家务、自我服务和学习等项目一一标上各种不同的价格,这些钱合起来,正好是妈妈每天为女儿花销的款数。女儿还小,能做的事不多,每项“劳动”所得就显得“数额巨大”,一天能挣几十元钱。女儿很高兴:“我多能干呀,我的学费、伙食费都是自己挣的。”有时忘了铺床,没按规定时间弹琴,被扣了钱,女儿也挺想得开的:“扣就扣吧。”妈妈这才感到不对头。尽管这位妈妈的出发点挺好,但她的做法实际上是混淆了一些基本概念。如钱是劳动换来的,但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赚钱,孩子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学习等,和能产生价值的社会劳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等是孩子应尽的义务,是培养他的劳动观念。应让孩子懂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养活自己,还应该明白“爸爸妈妈养育我是不容易的”,从而产生感恩之情,进而了解父母的辛苦,并通过分担家务、约束购物欲望、努力学习等行动来报答父母。
3、让孩子认识金钱的作用
钱与购物之间的关系,在认识钱币的过程中,孩子已经明白。正确地说,钱的作用在于通过购物、缴费等活动达到其他目的,如购买吃穿物品,使人得以生存;用钱缴学费,让孩子能受到一定的教育,而得以发展;花钱娱乐,能让我们在体育、休闲中使身体健康发展;通过损款助人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自然不能奢望幼儿完全理解金钱的作用,但在孩子认识金钱的时候,要注意让孩子树立起“钱是有用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意识。这是教给孩子如何选择、如何做出正确决定的依据。
4、教孩子学会独立购物
第一次单独购物,就像是一场历险,一切看起来都很可怕。其实只要家长放手,五六岁的孩子独自进行一些小额消费,还是可以的,如买点零食等。让孩子体验独立消费有个原则,不能让孩子大手在脚花钱。如,一位母亲听说有亲戚生病,取出钱请人转送。女儿看到,从压岁钱中取出百元钱,也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孩子乐于助人应予肯定,但这样“一掷百金”的做法令人担心。有的家长带孩子去儿童乐园,预先说好只能花多少钱,要是超出数额,就要花孩子的压岁钱。有时孩子意犹未尽,也就干干脆脆自己“抱腰包”了。这也是不可取的。孩子自己有钱,花钱也要学会节省。如坐公交汽车,父母身边没有零钱,让孩子付,孩子也很乐意,但他却主动要求坐没空调的车,好省点钱。对孩子来说,让他自己体验节约花钱,比一千遍一万遍地说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5、教孩子坚持理智消费
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初步懂得合理的消费,并学习选择。如外出乘车时,可和孩子商量选择途中风景较好的一段路下车,徒步前往。途中一边欣赏风景,认识各种花草树木,一边说说唱唱,或玩玩成语接龙,说反义词等游戏,让孩子体会徒步前往的乐趣。事后再与孩子算笔帐,通过步行,少坐了一段路的车,省了多少车钱,可以转作什么用途。同样,也可以把去儿童游乐场玩,改为去野外爬山;把去肯德基吃香饭,改为买点烤白薯、煮玉米棒当午饭;把去饭店过生日改为去农村小朋友家玩……尽量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金钱,但生活中的许多乐趣并不是用金钱都能换来的。
6、教孩子学会延后享受
玩具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精彩,他想都要有,最好一样不可缺少。
首先要知道这一点。在他哭闹着要买玩具时表示理解,不要摆出一张生气的脸,放下你扬起的巴掌。然后,我们想想,做父母的自己是不是也这样?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也有很多想要买的东西?看看自己的购物车,要一次清空,可能会花费你一年的收入,但是大部分时候它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
为什么?因为你知道,赚钱难,生活压力大,银子不够,有限的金钱让你学会控制自己,理性消费。小屁孩儿口袋空空,他却要无限制地买买买,看到什么都要,不给买就就地打滚哭闹。那么现在切入正题,就是怎样把你明白的道理,同时也变为孩子也明白的道理。
这里不是教你怎么样天天和他哭穷,说赚钱如何难,然后扼制孩子的欲望,让他变得没有安全感,小气吝啬。
我家是一女孩,五岁时对我表示过一次不满,说她朋友家玩具很多很多,她只有那么可怜的几样。只是一次小抱怨,但是当妈的认真听进去了。因为我觉得这个对她来说是个大问题。事实的确这样,她朋友玩具很多,遍布每间屋子的角角落落,然后延伸到门外,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缺胳膊少腿的娃娃,没有轮子的小汽车,床底下、沙发下的珠子棋子积木卡片,一袋袋被他妈延扔到垃圾桶。
本人秉承节俭原则,消费较理性。但是理解孩子的欲望,也买过不少认为不需要买她非要买的玩具。结果是玩具很多还没有走进家门,她就失去了兴趣。于是和她商量,买玩具前多想想,是不是确实很想要,如果不是太喜欢就不要买,我们可以把钱攒下来买更好的。其实说这句话,只能说明我还没有太理解孩子——哪里会有她不太喜欢的呢!反正又不要她花钱。
孩子从我的建议中感受到压力,如果一个玩具我表示一点不支持的动作和语言,多半她就不会太坚持要买了。但这种只是压抑,时间久了,就有了那一次的抱怨。我想说,教育孩子真得很难,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曲折地摸索中慢慢积累经验。于是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和孩子有了接下来的协议,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试验。
每月给她30元钱,开支可以自由支配,月初以现金形式发放到她手上,就像工资收入一样稳定。她的所有日常生活和学习开销父母提供,玩具也会酌情购买。但是父母不太认可的消费,就需要她动用那30元工资自己额外支付了。
比如永远买也不会重样的各式各样的贴纸,比如她最爱喝我一向拒绝购买的高糖饮料——可乐。贴纸花费不多,但是诱惑多,永远也买不重样,你若有钱支持,买多少她都乐意。那么现在需要自己买,工资只有30元,这个因为在她自己的手里她非常清楚。小脑袋自然而然就开动了:贴纸两块钱一张,我前几天一下买了5张,现在只有20块了,今天才4号,离下次发工资还有很长时间。如果都用在买贴纸上别的东西就买不了了。
考虑到金钱有限的原因,她会自己控制诱惑。这样既达到了告诉她你的想法的目的,又不会让孩子觉得你在拒绝她。
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额外的这些钱,无论她买什么,我都不会表示异议,值不值得,好不好,完全由她自己来衡量。于是,五岁的孩子开始在买东西时看一下价格,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很喜欢,歪着脑袋想一想家里是不是已经有几个类似的了,是不是可以省下来买她更喜欢的东西。
当然,只是节流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因为知道了金钱的有限性,她会比较关注和钱有关的问题,遇到不明白的就和我讨论。一些怎样引导孩子消费理财的书籍也会耐心去看,有一次居然问我股票是怎样赚钱的,说实话,这个我也只是知道个皮毛,就网上搜索和她一起研究原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30元的月”工资“已经不够用了。但我并没有松口要立刻涨工资,涨工资都要经过考核期的不是吗?那就看看家务有没有主动做,房间是不是经常整理,以金钱做个合理的督促,引导孩子慢慢走向正轨。如果每个父母都从孩子小时候重视起金钱教育,那校园贷的悲剧也就可以减少很多了。
7.教孩子学会省钱的办法
通过家庭日常购物活动,指导孩子的消费行为,但省钱≠廉价。有许多家长反映“不敢”带孩子去超市,因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零食、玩具、图书,就会吵闹着要买。孩子哭闹,大人尴尬。建议家长们在带孩子去超市或商店之前,和孩子一起制订购物清单,对孩子讲明哪些东西是当前必须购买的,购买这些东西对生活有什么意义,逐渐培养孩子一种“钱要花在实处”的观念。在购物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比较价格,表达“计划消费,厉行节俭”的生活态度。
清清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推着购物车,手拿清单,告诉清清要买的物品;清清对超市物品的摆放都很熟悉,很快就能帮妈妈找到。在买了一车子生活必需品后,清清被一个漂亮的发箍吸引住了,她请求妈妈买一个。妈妈考虑到清清以前的发箍断了,同意了清清的请求。可一看标签却发现发箍价格是25元,妈妈对清清说:“妈妈在外面小店里买的发箍只要几元钱,这个却要25元,东西差不多,价格贵了几倍,清清你觉得值得吗?”清清平时就有帮妈妈比较价格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同意到外面去买。后来在路边摊上,清清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发箍,还提醒妈妈:“你要还价哦!”
如果孩子从小就懂得怎样明智地消费和控制自己的购买欲,将来更容易成为一个有耐性和计划性的人。不要忽视日常生活里点滴小事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这一切都需要父母耐心、细致的引导。
8、教孩子学会管理金钱
当孩子有了一定数量的、可自行支配的零花钱时,父母不妨为孩子准备一个可爱的宠物储蓄罐,鼓励孩子将零花钱的一部分放进储蓄罐中“养宠物”,并引导孩子有意识的用储蓄来的钱去做更大、更有意的事情。这样孩子在形同游戏的积累中,享受到了积累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而且还不经意间养成了储蓄的习惯。另外,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家长平时去银行办业务时,可有意识地带上孩子,让孩子观察存钱取钱的程序,知道钱不是无限制使用的,每月上班挣回来的钱,部分留着生活使用,部分要存起来,这样才体现出计划性。
通常在学龄前阶段,家长不会给孩子零用钱,一是因为孩子年幼,财物不易保管;二是所有的花销都由家长包办,没有花钱的必要。但如果家长想培养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适度提前引入“零用钱计划”也未尝不可。
浩浩六岁了,他喜欢吃零食,每次去超市都要买一堆零食回来。为了不让他吵闹,爸妈总是竭力满足他的要求。后来,浩浩爸妈决定帮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一天,浩浩的爸妈一下给了他10元钱,说:“这是你这个月零花钱,你自己看着办吧。”刚开始,浩浩非常兴奋,正值夏天,他每天都去买一根冰棍。可是没过几天,钱就花完了。在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里,浩浩一分零花钱也没有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指望孩子自主建立理财规则是不现实的,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6岁孩子的判断力和价值观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还不能合理地控制零用钱。当孩子有不合理消费时,不要斥责他或干涉他对零花钱的支配权,而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权,让他切实感受到,没有节制地乱花钱,会让自己的经济受困。而刚开始给孩子零用钱要注意周期不能太长,以一周一次为宜,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延长发放零用钱的时间间隔。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最好能给孩子买个储蓄罐,将家里闲散的硬币放进去,引导孩子把零用钱放进去,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简单的储蓄与支出意识。
9、教孩子认识银行的作用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银行是干什么的。游戏方法:把准备好的硬币拿出来,把桌子布置成“商店”,把茶几布置成“银行”。让宝宝把硬币都放到银行的位置上去,把各种各样的玩具、水果等放在商店那里。妈妈要在每一个商品的上面进行标价,但是需要注意的 是所标的价钱最好是整数。先让宝宝到银行去取钱,然后再到商店买东西,等到宝宝熟悉了游戏规则之后,可以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 宝宝也可以和宝宝互换角色玩。温馨提示:在进行游戏之前大家一起来商议游戏的 规则,等到游戏结束之后,宝宝可以用钱买一 块巧克力吃,这样宝宝就会更加喜欢参加这样的游戏了。
然后,带孩子走进银行,进行投资启蒙。告诉孩子银行的作用是什么,将钱放在银行里可以做什么,让孩子对银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如银行的储蓄是一种风险最低的投资,我们可以根据存款的形式和期限,按期获得一份收益,等到时间取出时,我们会得到比存入时更多的钱;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讲讲为他们上的各种教育储蓄或保险,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投资,使钱生钱,给他(她)的成长以更安全的保障。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明白,钱不仅可以用来花,更可以用来投资,越理越多!
10、教孩子认识借贷与投资
从小教育孩子借钱也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因为储蓄不够苦于不能买到所要东西时候的除了赚钱的唯一办法就是借钱,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借钱要遵循的方法和原则。是否可以借到钱,取决于借钱人的信用度,即要看一个人的收入,工作经历,以及信誉。如果一个人被认为财务状况良好,他就被认为有良好的信用度,银行也更可能贷款给他,拖延付款或欠账都会降低信誉,在贷款时候会遇到麻烦,要对个人的信用度引起重视。
下面是理财顾问Bob教自己3岁的孩子去贷款投资的流程案例:
Bob是两个女孩的父亲,为了培养孩子的投资意识,他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让孩子去“贷款”,制作和出售柠檬水,体验投资和回报。贷款呢,倒也不是真的贷款,Bob只是用了“贷款”的慨念,具体怎么做的呢?来看看:
⑴制定计划:为了让孩子明白计划的重要性,Bob和孩子仔细规划了每一天的工作,他的女儿还将每一个步骤画了出来。
⑵去“贷款”:为了让孩子知道,钱是用自家账户出来的,Bob让女儿自己去跟柜员讲需要多少钱。钱拿出来后,两人仔细数了数,确定了一下数额。
钱是从自家账户提出来的,但完了后,Bob跟孩子解释,这笔钱是“借贷”出来的,将来是要还回去的。
⑶购买材料:拿到钱后,两人就到超市大采购去了。采购的时候,为了能让孩子直观地看到贷出的钱在不断减少,Bob会不断停下来跟孩子一起数还剩多少钱。
⑷制作柠檬水:材料买齐后,就到做柠檬水了。挤完柠檬挤酸橙,又是加糖又是加迷迭香,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⑸售卖:第二天,他们就在树荫下摆上摊了,确切地说,是小娃娃就摆上摊了。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没有城管追,收益也还不错。
⑹还“贷”:摆完摊后,Bob领着女儿和钱,直接就到银行还钱去了。Bob表示,虽然已经跟孩子解释过借钱就得还,不过,孩子看着钱离了手,还是有点伤心。
⑺奖励:Bob和女儿分配了剩余收益。孩子拿部分钱买了轮船玩具和游戏机。Bob说,下一次,他要教孩子如何用一美元同时实现投资和消费。
8、培养孩子的挣钱意识
小家伙们可不会只满足于攒零花钱,他们也很热衷挣钱。所以在培养孩子理财意识中,如何教育孩子“合理挣钱”也是不可忽略和回避的一道重要环节。但如何引导,还需要父母谨慎斟酌,三思而行。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收拾玩具、卧室、,或给父母取物品,给奶奶捶捶背,给爷爷端水送药等,父母应及时鼓励和赞扬,但不应用物质来诱导孩子,让孩子以家务劳动换取报酬。因为孩子在做这些活动的同时,正体味着爱的含义,理解着责任的蕴意。父母不妨启发孩子通过收集废纸,变卖自己一些废旧的玩具,出售自己的手工艺品等形式,获取回报,并鼓励孩子用所“挣”来的钱做有益的事情,如捐助失学儿童、购买有用图书、给爷爷奶奶准备生日礼物等,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爱心。
9、教孩子规避理财风险的方法
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要教育孩子提前了解关于投资理财的基本知识,做好投资理财准备,分析判断选择目标,让投资更理性化,教孩子学会用钱去投资,是一种很好的理财能力。当然,对于孩子而言,学习专业知识有一定难度,但是让孩子掌握简单的投资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
教孩子正确了解分散投资,这也是非常必要的,除了银行活期,定存,还有基金,股票,债券,网络金融投资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种渠道投资方式也不断增加,我们也应该在不断学习中与孩子共同探讨,让孩子了解其中每个项目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加强自己的承受风险能力和判断边,注重稳健投资的重要性。
有一项重要的标准就是纠正错误的投资心理,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都会有一种从众心理,特别在孩子还未能达到独立思考和分析许多的问题情况下,在孩子在投资的时候,容易出现以下现象,盲目跟风,孩子很多时候没有主见,以炒股为例,他们也会和大人一样,会购入众人以为将会大涨的股票,在市场衰退的时候,会卖出以为将要大跌的股票,导致盲目操作性。
还有就是目光短浅,孩子步入投资领域,比较容易犯目光短浅的错误观,错误的以为选择大企业必定安全,但是也可能不赔却也失去成长的投资性,有些小板块的发展中的小企业,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能把握这必然带来可观的收益,这样会使投资更加有意义性。
要想成功还要对自己的选择目标有信心,不轻易改变,市场中的不利消息遍地撒泼,我们不能因此而动摇,其中消息中有片面性和不真实性,不要让孩子轻易动摇,染上了投资的坏习惯,盲目性的操作最后将得不偿失让人后悔不已。
10、教育孩子钱不是万能的
钱可以买到吃的、玩的、用的,看起来真是无所不能啊,可钱能买到健康、友情和快乐吗?
孩子意识到钱的重要性,这是好事,但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应让孩子懂得别人的钱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丢了钱的人会着急的。外面拣的交给警察,家里拣的交给父母。更应注意让孩子懂得“钱是有用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尽量要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又不是用金钱能换来的,比如“友情”和“亲情”。家长可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斤斤计较的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家里的人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实,孩子出现有关金钱方面的困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思维能力决定了他们还不能辩证地思考问题。而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困惑的过程,正是帮助孩子了解事物多面性的好时机。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这正是教育的过程。
11.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压力转嫁给孩子
家长要反思自己有多大程度上是为了钱而工作。大人在单位加班,回来晚了,孩子闹,大人烦。这时家长会怎样做呢?有的家长情不自禁地要教育孩子:“闹什么?我加班还不就是为了给你多挣点钱?我这么累为了谁?”我们仔细分析,在这样的情节里,家长给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工作是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钱;孩子要为大人的辛苦负责。
如果家长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跟孩子讲自己虽然很辛苦,但是在工作上接受了挑战、完成了任务,很有成就感,多跟孩子分享工作中的乐趣,就会给孩子传递更多正能量,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正确的金钱观的培养。
12.家长要指导孩子发挥金钱的最大用途
家长可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教育,告诉他钱除了买东西之外,还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如慈善捐助、帮助失学儿童等,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观念。孩子有了一颗仁慈的心,才能更早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0年,非冠病毒肆虐,小明的爸爸和妈妈向疫情严重的武汉市捐款,小明受到了启发,抱来了一只储蓄罐,倒出了许多零钱,有1元的,还有5角的。爸爸妈妈与他一起点数,总共有120元,小明决定把这些钱都捐给灾区。这些零钱是小明平时一点点积攒下来的,有买早点找的零钱,也有小明省下来的零用钱。日积月累,储钱罐越来越重,而小明也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借此机会将钱都捐给灾区,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
孩子太喜欢钱,就会钻在钱眼里,被人称为“小财迷”;太不把钱当一回事,长大就会成为“败家子”。所以,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学会用钱的同时又不被金钱所束缚,对家长来说是一门教育孩子的学问,对孩子来说,这是理财的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