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在普通民众的眼里是那么的神秘和威严,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建国后,这里成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所在地,因而成了全国的最高领导中心有关。其实在不太遥远的元明清时代,这里仅仅是皇家园林,其所拥有的政治意味和神秘色彩,也不如后来那么浓厚。
中南海是全国最高的领导中心,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中南海位于故宫西侧,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不过对北京这个非沿海城市中,又怎么出现海呢?这并非北京人故弄玄虚,而是另有缘由,追溯历史就会发现,原来中南海的“海”,出自蒙古人之口,在蒙古语中,“海”是“海子”的简称,有花园的意思。又因为它地处北京的中南方位,所以他们把这一带风景秀丽地区统称为中南海。在历史的记忆里,中南海之名,始于元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从方位上看,中南海在故宫西侧,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在此基础上,中南海又与北海共同构成了西苑三海,也称作太液池。西苑三海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皇家园林,而在三海一带原先只有一片小山和水池。于公元907年,辽建国后,统治者选中了这里作为游玩之地,于是便对水池进行了开拓和深挖,引玉泉山泉水灌入,名之为“太液池”。
到了金代,这里开始成为皇帝的离宫,在此修建了不少的宫殿,即现在中南海的北半部有太液池和大宁宫等宫殿、园苑,被称之为“西苑太液池”。形成了金朝“太液秋波”的燕京八景之一。
到了元朝,建大都城时,将太液池包入皇城之中,在其周围布置了大内、隆福和兴圣三组宫殿。元朝的太液池范围相当于今日的北海和中海。成为了北京城最大的风景区。
明代,明成祖定都北京后,从1406年起,营建新的皇宫,在元朝宫殿位置的基础上,向南移动,皇城墙也随之南移,太液池成为了皇帝的行宫。为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大规模挖掘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开凿筒子河的土方堆成了景山。北海、中海、南海统称为“太液池”,属于皇城西苑,并正式分为北、中、南三海。
清朝定都北京后,撤消了皇城内诸内建供奉衙署,将西苑大片土地改为民居,并对三海大加拓建,在三海周围设置“内红墙”,御园范围退缩至内红墙之内,现在建筑就多属清代遗物,中南海被列为了皇家专用禁苑,相对政治象征紫禁城,清帝更喜欢园居,顺治、康熙、乾隆诸帝均在中南海内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康熙皇帝时,一些政务开始在离宫别院处理,中南海也逐渐成为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并且每年都要在这里奉行许多盛大活动。如阴历七月十五的盂兰会, 每到这一天的夜晚,宫女们会兴高采烈地把成千上万盏荷花灯放在了水面上,让人看上去流光逐波,颇为壮观;中秋节前三天的时候,集上三族大臣侍卫在紫光阁前校射,而且皇帝也要搭弓射箭,以示王威;每科殿试武进士,皇帝也要亲临紫光阁检视骑射;冬天的时候,等到湖水封冻,则命八旗禁旅在池中习冰戏,练技艺,有时候乾隆来了兴致也会亲乘冰床游湖。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及皇帝按礼制在十二月从颐和园移居紫禁城时,也多在中南海内居住,仅行礼时前往紫禁城。
民国初年,中南海依然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曾设置在这里,北伐战争之后一段时间,中南海一度被辟为公园,供人游览。国民党时期,何应钦的“北平军分会”,李宗仁的“北平行辕”也曾设在中南海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许多重要的历史性会议都曾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此居住和办公,从此中南海作为全国的最高领导中心而闻名于海内外,也成为世人目光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