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上状元有多难?

来源:中华大课堂

古代考上状元有多难?我们以科举制度最盛行最顶峰的清代为例说明。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必经各级学校,方可参加科举,不接受在家自学者报名参考。按照正常进度,一个人从下立志考状元,到真正考中,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童生阶段

清朝儿童接触启蒙教育,要从7、8岁开始,除富人或官员可聘请家庭教师外,一般百姓只能把孩子送到私塾读书。私塾虽为私人、地方宗族举办,却属公共教育机构,面向社会招生,一般由落第秀才或老童生担任教师。学生从私塾毕业,才获取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称童生。这个阶段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难度最小。

2,秀才(生员)阶段——童生试

私塾毕业的童生,想更进一步,需要参加府学、州学、县学等官办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官学读书,称生员(亦称庠生、茂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

这个阶段是科举考试的第一个阶段,开始有了功名的说法。一个童生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虽然不能做官,但可免除劳役,升堂时不必挨板子。

清代的生员(秀才)想要入官学学习,需要经过考试,而且是本县的县试、本府的府试和学政的院试这三级考试,录取人数还有定额,每三年录取两次,因此竞争比较激烈。

如果考试不合格或技不如人,就进不了官学,当不了秀才,只能继续当童生,所以考了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都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不乏其人,甚至还有七八十岁的老童生。

3,举人阶段——乡试

取得秀才资格后,经过三年学习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合格后可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清代乡试三年一考,多在秋后组织,因此称秋试、秋闱,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由各省组织实施,本省秀才参加,每个省都有名额限制,名额主要依据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多寡确定,每年人数不尽一致,比如乾隆在位期间的某一年,全国共取举人1200余名。

通过乡试者即为举人,举人是永久功名,可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地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考取进士,如果一直考不中,还可通过参加吏部“拣选”或“大挑”做官,但由于层次不高,做官也只能做低级官员,而且基本上很难升迁。

考取举人的难度比考秀才更大,很多人在这一关被无情淘汰,《范进中举》中范进之所以在考中举人后陷入癫狂,一是因为屡试不第终于考中,二是因为考中举人后取得了做官资格。

4,进士阶段——会试、复试、殿试

考中举人后,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三年一考,由礼部组织,故称礼闱,又因在春天组织,故而称春试、春闱。

会试在京师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举子汇集京师,统一参加考试,各路高手同台竞技,名额十分有限,每次在100~300名不等,平均在200多名,因此竞争极其激烈。

通过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还要继续参加考试,先是礼部组织的复试,通过复试者被分为一二三等,列入此三等者方可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均可称进士,又根据成绩由高到低分为三甲:

一甲3名,第1名称状元,第2名称榜眼,第3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所以说,我们常用“名列三甲”来称呼“前三名”是不准确的。

进士及第可以直接做官,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授翰林院检讨等级别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基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算一笔时间账。

一个人从8岁入私塾,一年都不耽误,到考中状元,需要多长时间?至少要十几年。

历史上那些年轻的天才状元,大多数都在20来岁,跟如今大学本科毕业差不多。所以古人说“十年寒窗”,一点都不夸张,读十年书就考中状元的,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至于那些“连中三元”者,即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几千年来不超过20个人。

基于上述资料,我们再算一笔人数账。

一个人从8岁入私塾,到考中状元,需要淘汰多少人?从举人考状元至少要胜过1200多人,而这些被胜过的1200多人,每个人都是淘汰了数千人的,状元难度可想而知。

抓住每三年一次才有的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机会,至少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淘汰全国无数精英人物,才能成为全国唯一的状元,如今各种“高考状元”“中考状元”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具备任何可比性。

阅读596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