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在古代是个什么官?

来源:中华大课堂

“员外”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常有这个词的出现,这是一个官职,但似乎又不需要上班,因为加了一个“外”字,就成了官员编制以外的一种虚职。实际上最初的员外并不是这样的。

员外在秦汉甚至之前并不存在,直到曹魏末期才出现了这样一个官职,本来当时只有散骑常侍,后来在官员正额之外又加上了员外散骑常侍,可有可无,作为散骑常侍的补充,也是其副职。到了晋朝,员外郎就专门指员外散骑常侍,不过后来很多别的官职也有了员外郎。

隋唐时期员外郎的名额更多,隋唐时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六部之下还有二十四司,隋文帝就在每个司中都设置了员外郎一职,郎中和员外郎构成了各司的正副长官。

以唐朝为例,各司郎中是从五品上(唐高祖时期:吏部郎中正四品上,各司郎中正五品上);各司员外郎是从六品上(唐高祖时期:吏部员外郎正六品上,诸司员外郎正六品下)。郎中和员外郎之下的属官还有主事、令史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员外郎官职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权力也并不小,是各司的副长官。唐朝初期,吏部掌管文官的考试、任免和调动等事物,吏部的考功员外郎还一度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不过后来唐玄宗觉得这个官职太小,于是让正四品上的礼部侍郎来主持科举考试。以显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从此科举考试有礼部来主持。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在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后的764年做过短暂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就辞职。而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曾做过员外郎,唐顺宗时期有过一个短暂的“永贞革新”,目的就是改革内政,打击宦官势力以及削藩,其核心成员正是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因此他们又被称为“二王刘柳”,当时刘禹锡与王叔文关系比较好,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不过这场改革却阻力重重,连支持改革的唐顺宗也被宦官逼成了太上皇,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刘禹锡和柳宗元都被贬,柳宗元还为刘禹锡写过一首诗叫做《三赠刘员外》。

唐朝之后的朝代,员外郎仍旧是六部各司的副长官,不过到了明清时期,却又衍生出另一种员外郎,并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也就是真正的员外郎官职反而不怎么设置了,而只是虚职的员外郎大行其道。

卖官一事古已有之,并不是什么大新闻,汉朝、唐朝都有过朝廷卖官的举动。明清时期自然也不例外,这个时期很多乡绅、地主家里比较富裕,就想让自己的身份看起来高贵一些,于是就捐出一些钱来买官,朝廷通常就让这部分人做员外郎,即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员外。

这个时候的“员外”只能算是一个挂名的闲职,有的需要上班,有的干脆不用上班,但是身份毕竟比从前强,也算是半个官场的人,所以,这个时期很多的有钱人都摇身一变成为员外,社会地位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从宋朝开始,社会上流行“僭[jiàn]用官称”的现象。北宋时,民间多称呼富人或有身份的人为“员外”(员外郎)、“朝奉”(朝奉大夫)、“防御”(防御使)、“将仕”(将仕郎),称呼武人为“太尉”,称术士为“太保”,艺人为“仆射”,店仆为“博士”等等。宋徽宗政和六年设立武职官阶“保义郎”,结果“保义”这个称呼也很快被民间滥用。宣和七年金兵入侵,徽宗禅位给钦宗,自率亲信逃往泗上,微服出游,买鱼为乐,被沽人呼为“保义”。这种现象的起源是唐末五代官衔封赏太滥,导致官称贬值。

宋朝一般称官员为“官人”,遇高官则称“相公”,没有称官员为“大人”的,这是儿子对父亲的称呼。《鸡肋编》:“世惟子称父为大人,若施之于他,则众骇笑之矣。”

元朝统治粗疏,纲纪松弛,庶民僭用官称的情况更加普遍,比如地主被尊称为“员外”,丈夫被尊称为“官人”“相公”。

员外放在今天大概也就是你们当地的村镇企业家。

阅读667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