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来源:中华大课堂

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省会武汉市。因清代省会武昌在唐、宋时称鄂州,故简称鄂。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秦置南郡,部分属衡山、黔中、汉中等郡。汉属荆州。唐分属江南西道、淮南道、山南东道及黔中等郡。北宋初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始有湖北之名。元属湖广行省。明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六年(1667年)置湖北省。

湖北省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武汉市】

三国吴筑夏口城,元及明清为武昌路、府治,1926年设武昌市。明设汉口镇巡检司,清改夏口厅,1912年改夏口县,1926年设汉口特别市。《郡县释名》:“汉、沔、夏,一水而三名耳。故汉口亦曰夏口。”隋置汉阳县,元明清为汉阳府治。1949年合武昌、汉口两市与汉阳县城设武汉市。1954年为地级市。

【江岸区】1980年设江岸区。以位于长江岸边而得名。

【江汉区】1950年设江汉区。以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得名。据《郡县释名》:“(汉水)自沔县嶓冢山发源,始出曰漾水,南合沔水东流为汉,又东至汉阳府会大江。”《读史方舆纪要》:“其自宁羌州嶓冢山东流,经沔县及褒城县南,又东南经汉中府南,又东经成固县及洋县之南,西乡县之北,又东经石泉县南,乃折而南经汉阴县、紫阳县之西,复折而东出兴安州之北,又东经洵阳县南,白河县北而入湖广郧阳府界者,此即《禹贡》所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之汉水也,俗亦谓之东汉水。”

【硚口区】清同治三年(1864年)汉口筑城堡时,在护城河建两座石桥,分别称为大小硚口。1952年设硚口区。

【汉阳区】隋大业元年(605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县治原居汉水之阳,明成化时因汉水溃决改道,始位于汉水南岸。1952年析设汉阳区。

【武昌区】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取“因武而昌”之义。1952年析设武昌区。

【青山区】1951年设青山区。以青山得名。《江夏县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江,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矶之称。”

【洪山区】1955年设洪山区。以大洪山得名,古名东山,宋末因随州遭兵乱 ,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众于武昌,遂延呼为大洪山。

【东西湖区】1979年设区。以东湖(又名绿野湖)与西湖(又名桑台湖)得名。

【汉南区】1984年设区。以地处武汉市西南部得名。

【蔡甸区】原名蔡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蔡甸。1992年改蔡甸区。

【江夏区】三国吴置江夏县,东晋以汝南流民侨置汝南县,隋改江夏县。《读史方舆纪要》:“(夏口)亦曰沔口,亦曰汉口,亦曰鲁口。或以夏水名,或以汉水名,或以对鲁山岸为名,实一处也。应劭曰:'江别入沔为夏水,夏水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名曰夏。’《水经注》:'夏水本江之别出,自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谓之暑口。自暑口下沔水通兼夏名,而南至鲁山下会于江,谓之夏汭。”1912年改武昌县,1995年改江夏区。

【黄陂区】北齐置黄陂县。据《郡县释名》:“刘表以此当江汉口,惧吴侵轶,使黄祖筑城,因名黄城镇。齐因置县。总志云,北齐以境多大陂,置黄陂县。”1998年改黄陂区。

【新洲区】1952年析黄冈县置新洲县,据乾隆《黄冈县志》:“邾县俗名新州,又名旧州。”唐末因地处举水冲击平原,于“州”前加“水”旁以示区别,遂名新洲。1998年划归武汉市改新洲区。

【黄石市】

1950年以大冶县黄石港、石灰窑两镇及周边地合设地级黄石市。取两镇首字得名。或谓以黄石山得名。

【下陆区】唐相陆贽之弟陆迥,字伯高,任磁州刺吏,七十致仕,逐置业于兴国路,定居于大冶。其子孙繁衍,遍居东方山西南麓,故俗有“东方山下一片绿(陆)”之称。1979年设下陆区。

【黄石港区】1973年设区。以黄石港得名。港口矶石色黄,故名黄石港。

【西塞山区】2001年改石灰窑区为西塞山区。以西塞山得名。

【铁山区】1979年设铁山区。以铁山盛产铁矿石得名。

【大冶市】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置大冶县。《读史方舆纪要》:“县治西南有铜绿山,亦古出铜冶铸之所。县名大冶盖以此。”1994年设市。

【阳新县】三国吴置阳新县,隋改永兴县,明入兴国州。1912年改兴国县,1914年因与江西兴国县同名复改阳新县。

【十堰市】

清中叶置十堰堡。以百二河、犟河之上共筑有十处灌田堰塘得名。1969年由郧县十堰、黄龙两区设十堰市, 1973年升地级市。

【茅箭区】1984年设茅箭区。以茅箭堂村得名。古时此地有一尖形土梁子伸向河湾,形状似箭,梁上长满茅草,故名茅箭。

【张湾区】1984年设张湾区。以境内昔张湾村得名。

【郧阳区】古为郧子国地。西晋太康五年(284年)置郧乡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郧县。2014年改郧阳区。以处郧山之南得名。

【丹江口市】西汉置武当县,隋开皇五年(585年)置均州,明省县入均州。1912年改均县,1983年改设丹江口市。以地处丹江汇汉水处而得名。

【郧西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郧县西境置郧西县,故名。

【竹山县】战国秦置上庸县,南朝梁改安城县,西魏改竹山县。《今县释名》:“(黄竹山)在县东百里,一名黄山岭,山上竹色皆黄,县以此名。”

【竹溪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竹山县置竹溪县。以境内竹溪河得名。

【房 县】古房国地。秦置房陵县,唐为房州治,元入房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房县。《元和郡县志》:“县西南有房山,有石室如房,因名。”

【宜昌市】

春秋楚夷陵地,秦置夷陵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夷山在西北,故曰夷陵。”隋改宜昌县,以夷陵雅化并附昌盛之意。明入夷陵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府,并置东湖县为府治。1912年废府改宜昌县。1949年析设地级市,后降,1979年复为地级市。

【西陵区】西汉置夷陵县,1986年设西陵区。《读史方舆纪要》:“《荆州记》:'自夷陵县溯江二十里入峡口,名为西陵。’《宜都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今自巴东历三峡下夷陵,连山叠嶂,江行其中,回旋湍激,至西陵峡口,始漫为平流,而夷陵州正当其冲。故国于东南者,必以西陵为重镇矣。”

【伍家岗区】相传曾有异姓五户于高坡垦荒于此,因名伍家岗。1986年设区。

【点军区】1986年设区。以蜀汉名将关羽曾于此地点阅兵马得名。

【猇亭区】1995年设区。以三国时所建之猇亭得名。

【夷陵区】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2001年改夷陵区。据清《东湖县志》,长江一出南津关,险势顿减,“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

【宜都市】西汉置夷道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以此地“天时地利人和”,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析置宜都县,隋省入宜昌县,唐复置。1987年改设枝城市,1998年改宜都市。

【当阳市】西汉中元时置当阳县。以处荆山之南得名。《郡县释名》:“邑志云,境四面山峻多阴,而邑独当阳明,故云当阳。”1988年改市。

【枝江市】西汉置枝江县。《读史方舆纪要》:“以蜀江至此分枝为诸洲而名。”1996年改设枝江市。

【远安县】东晋安帝置高安县,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远安县。据《郡县释名》:“以其地近猺而远置之,故云远安。”

【兴山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析秭归县置兴山县。据《舆地纪胜》:“兴山者,环邑皆山也。县治兴建于群山之中,故名。”

【秭归县】西汉置秭归县。《水经注》:“《宜都山川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秭归。”唐武德初置归州,明省县入州,1912年改归县,1914年复改秭归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汉初置佷山县,隋开皇八年(588年)改长杨县。以长阳溪得名。唐武德元年(618年)因忌隋姓而改长阳县。1984年改置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长乐县。1914年因与福建长乐县同名改五峰县。以县治西南五峰山得名。1984年改自治县。

【襄阳市】

西汉置襄阳县。《读史方舆纪要》:“以地在襄水之阳,故名。”东汉为襄阳郡治。西魏改郡为襄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襄州。宋以真宗潜藩于此升襄阳府,历为襄阳府、路治。1951年襄阳县城区与樊城合设地级襄樊市,1979年复为地级市。2001年襄阳县并入,2010年改襄樊市为襄阳市。

【襄城区】1983年设襄城区。以汉代古襄阳城得名。

【樊城区】春秋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因筑樊城。1995年设樊城区。

【襄州区】西汉置襄阳县。2001年并入襄樊市改襄阳区,2010年改襄州区。以襄水流经得名。据《郡县释名》:“郡西五里有襄山。《荆楚记》:'水驾山而下曰襄’,襄水源出柳子山,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

【老河口市】1979年设老河口市,以地当汉水故道之口而得名。

【枣阳市】汉蔡阳县地,北魏置广昌县,隋仁寿初(601年)避太子杨广讳改枣阳县。《郡县释名》:“以枣阳村名也。《路史》'棗’作'棘’。予过枣阳,遍地种枣。”1988年改设枣阳市。

【宜城市】战国楚置鄢县,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改宜城县,西魏改汉南县,后废,唐复置宜城县。1944年为纪念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改自忠县,1949年复改宜城县,1994年改设宜城市。

【南漳县】北周置思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南漳县。乾隆《襄阳府志》:“漳水,县南一百里,源出荆山。县之立名以此。”《读史方舆纪要》:“漳水出南漳县南境之废临沮县南,经当阳县北,又东南与沮水合流,达县南之沱江,至荆州府枝江县而入大江。”

【谷城县】春秋为谷国地,东晋宁康中置义成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谷城县。《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云,古谷国城在谷城山上。”

【保康县】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析房县置保康县。《读史方舆纪要》:“以宋尝升房州为保康军,因以名县。”取“永保安康”之义。

【鄂州市】

秦置鄂县,以古鄂国得名。东汉延康二年(221年)孙权改武昌县,都于此。1913年改寿昌县,1914年因与浙江寿昌同名改鄂城县,以古鄂王城得名。1979年改鄂城市,1983年改地级鄂州市。

【鄂城区】秦置鄂县,三国吴改武昌县。1913年改寿昌县,1914年改鄂城县,1979年改鄂城市,1985年改设鄂城区。

【梁子湖区】1987年设梁子湖区。以梁子湖得名。

【华容区】1987年设华容区。以驻地华容镇得名。

【荆门市】

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置荆门县,以荆门山得名。明为荆门州。据《读史方舆纪要》:“荆门山在荆州府夷陵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岸。北岸有虎牙山与此相对。荆门上合下开,有若门然。”1912年复改荆门县。1979年析设荆门市,1983年升地级市。

【东宝区】1985年设区。以东宝山主峰太平顶上隋代所建之东宝塔得名。

【掇刀区】2001年设掇刀区。因三国名将关羽屯兵于此以刀掇于巨石得名。

【钟祥市】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置苌寿县,为竟陵郡治。西魏改长寿县。明初省,嘉靖十年(1531年)御置承天府,并置钟祥县,以嘉靖帝生养发迹于此,取“祥瑞钟聚”之义赐名。1992年改设钟祥市。

【京山县】西晋惠帝时置新阳县,西魏改角陵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京山县。以县东京山(又名京源山)得名。

【沙洋县】唐建沙洋堡,以处汉江滩地得名。宋设沙洋镇,1960年设沙洋市,1961年并入荆门县,1985年改设区,1988年改沙洋县。

【孝感市】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析安陆县置孝昌县,以东汉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而得名。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避皇祖李国昌讳改孝感县。1983年改设孝感市,1993年撤孝感地区升地级市。

【孝南区】1993年改原县级孝感市为孝南区。有七仙女传说。清乾隆时邑人严石舫有《天孙锦》杂剧,沈祥祖《邑中杂咏》:“不信仙人夜渡河,都将轶事艳金梭。谱成一曲《天孙锦》,足抵阳春白雪歌。”

【应城市】南朝宋析安陆县置应城县。据《今县释名》:“县近应山,故名。”民国《湖北通志》:妙高台在“县西北半里,其台四方如印,又称印山,亦称应山。县名应阳、应城皆源于此。”1986年改设市。

【安陆市】春秋为郧子国地,秦置安陆县,治今云梦县,东晋末移治今县。历为江夏郡、安陆郡、安州治。北宋宣和初以神宗潜藩于此置德安府,后历为德安府、州治。据《今县释名》:“县西有大安山,县在大安之陆。”另据民国《湖北县政概况》,以县南古为云梦泽,地势高平少水患,取“安于陆地”之义得名。1987年改安陆市。

【汉川市】汉为安陆县地,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甑山县,隋大业末县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析汉阳县置 川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改义川县,以竟陵义水(即今天门河)流经得名。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避太宗赵光义讳改汉川县。以汉水横贯得名。熙宁四年(1071年)废,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1997年改设汉川市。《读史方舆纪要》引《水利考》:“汉江入县境分二流,一由张池口经县南,一由竹筒河出刘家隔。二水复合流出汉口。

【孝昌县】南朝宋置孝昌县,以东汉董永孝行感天而得名,取因孝而昌之义。五代后唐避皇祖李国昌讳改孝感县。《搜神记》:“汉董永,千乘人。……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1983年改孝感市,1993年升地级市,复于北境析置孝昌县。

【大悟县】北魏置东随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礼山县,1952年改大悟县。以大悟山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孝感)县东北三十里有大伍、小伍山,以重山叠嶂,遥望若行伍而名。疑即大悟之讹也。”

【云梦县】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析安陆县置云梦县。以古云梦泽得名。《读史方舆纪要》:“祝穆曰:'左氏言梦则不言云,言云则不言梦。然则云梦实二泽也。’《汉阳志》云:'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今巴陵、枝江、荆门、安陆之境,皆云有云梦。盖云梦本跨江南北,为泽甚广,而后世悉为邑居聚落,故地之以云梦名者非一处。而安陆之云梦尤最著’云。”

【荆州市】

古为九州之荆州。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荆、楚,一木二名,故以国号,亦得二名。”春秋楚定都于此,历为州、府治所。1949年设地级沙市市,后降,1979年复为地级市,1994年与荆州地区及江陵县合设荆沙市,1996年改设荆州市。以古荆州得名。

【沙市区】唐称沙头市,简称沙市。1949年析江陵县沙市镇设沙市市,1994年与江陵县合为荆沙市,置沙市区。

【荆州区】秦置江陵县,1994年并入荆沙市设荆州区。以原境内荆山得名。

【石首市】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析华容县置石首县。《读史方舆纪要》:“石首山,县北三里。江滨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县以此名。孙宗鉴曰:'自竟陵南至大江,并无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浅山。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1986年改设石首市。

【洪湖市】1952年析沔阳、监利、嘉鱼、汉阳等县置洪湖县。以洪湖得名,湖因明成化年间江堤决口由洪水潴积而成。1987年改设洪湖市。

【松滋市】晋置松滋县。《读史方舆纪要》:“汉南郡之高成县地,东晋咸康中以庐江郡松滋县流民避兵至此,乃侨置松滋县。”1995年改市。

【公安县】西汉孱陵县地。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屯兵油河口,邑赖以安。时称刘备为“左公”,乃改名公安县。

【监利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置监利县。《郡县释名》:“《汉书·地理志》曰:'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孙吴置监利县,正以地富鱼稻之利,令官监办之,故名监利。”

【江陵县】西汉景帝置江陵县。《读史方舆纪要》:“《荆州志》:'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故名江陵。”历为郡、州、府治,南朝梁曾都于此。1994年并入荆沙市改置江陵区,治今址。1998年复改江陵县。

【黄冈市】

春秋为邾国,后为黄国。秦置邾县,南朝宋废,齐置南安县。隋开皇五年置黄州,十八年(598年)改县为黄冈县,以黄冈山得名。《今县释名》:“西北有黄冈山,因古黄国得名。”历为黄州州、路、府治。1990年设黄州市,1995年撤黄冈地区改地级黄冈市。

【黄州区】隋置黄冈县,历为黄州州、路、府治。《郡县释名》:“县左有平冈曰黄冈山,迤逦而南,至洗马池止。其脉来自天柱而土色黄,因以名县。”1990年设黄州市,1995年改区。

【麻城市】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麻城县。《郡县释名》:“后赵石勒将麻秋威名可止儿啼。勒命筑城此地,因名麻城。”1986年改设麻城市。

【武穴市】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永宁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广济县。1953年迁治于武穴镇,1987年改武穴市。据《郡县释名》:“县南有武家穴,旁临大江。”

【团风县】1995年析黄州市团风镇置县,因名。团风镇地势低下,江湖环绕,暑季环镇堤上凉风习习,故名。

【红安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黄安县。《郡县释名》:“本黄冈、麻城、黄陂三县地,在郡西北,距各县治远,盗贼丛集,积逋滞讼,久而益炽,官司苦之。嘉靖间抚臣张雨奏请……建县于姜家畈,黄民始安。故云黄安。”1952年改红安县。以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及红四方面军创建于此。

【罗田县】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置罗田县,唐武德中废,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复置。南宋咸淳中废,元又复置。据《舆地纪胜》:“崄石河在浠水县东北,罗石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名。”

【英山县】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析罗田县置英山县。以英山得名。《郡县释名》:“其山峰峦峭拔秀丽,上有井,井上常有云气,望之罕见,见之,其年必丰。”1932年由安徽划归湖北省。

【浠水县】南朝宋置希水左县,隋改浠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兰溪县,天宝元年(742年)改蕲水县。1933年复改浠水县。以浠水得名。

【蕲春县】故蕲国。西汉置蕲春县。以得名,《太平寰宇记》:(蕲水)“以水隈多蕲菜得名。”唐、宋为蕲州治,元为蕲州路治,明省县入州。1912年复改为蕲春县。

【黄梅县】东晋置永兴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黄梅县。以黄梅山得名。《读史方舆纪要》:“黄梅山在县西十里,山多黄梅,隋以此名县。”

【咸宁市】

五代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置永安县,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因避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之永安陵讳改咸宁县。“咸宁”、“永安”义近也。1983年改设咸宁市,1998年撤咸宁地区升地级市。

【咸安区】五代南唐置永安县,北宋改咸宁县。1983年设咸宁市,1998年升地级市,原县级市改置咸安区。取咸宁、永安各一字为名。

【赤壁市】三国吴赤乌九年(246年)置蒲圻县。《郡县释名》:“县在西良湖畔,以水多生蒲草,故名。西良湖一名蒲圻湖。”1986年改设蒲圻市,1998年改赤壁市。以三国赤壁古战场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今江、汉间言赤壁者有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也。当以嘉鱼之赤壁为据。”《太平寰宇记》:“赤壁在(蒲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江岸北即曹公为周瑜所败之处。”

【嘉鱼县】隋以其地多生鲇鱼置鲇渎镇,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嘉鱼县。《郡县释名》:“县有鱼岳山,兼取《诗》'南有嘉鱼’之义。”

【通城县】唐元和五年(810年)置通城镇,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升通城县。因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得名。

【崇阳县】唐天宝二年(743年)置唐年县,杨吴顺义七年(927年)改崇阳县。《今县释名》:“县北有大集山,……众山崇聚,县在其阳,故名。”

【通山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南唐置通山县。《郡县释名》:“取青山、通羊二镇中摘二字义名也。”

【随州市】

春秋为随国地,战国属楚。秦置随县,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置随州,明洪武初省州治随县入州。1912年复改随县,1979年析设随州市,1983年随县并入,2000年升地级市。

【曾都区】2000年设地级随州市,原县级市改置曾都区。以古曾国得名。

【广水市】南朝梁析随县置永阳县,隋大业初改应山县。1988年改广水市。以广水河得名,境内河床宽而浅,每遇山洪,河面广阔,故名。

【随 县】春秋为随国地,西汉置随县,明入随州。1912年复改随县,1979年析设随州市,1983年并入市。2009年由曾都区析置。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古为巴人居地,汉置荆州南郡、武陵郡。三国吴置沙渠县,晋置建始县。隋置清江、巴东等县。唐隶施州。宋设富州等羁縻州。元明清设容美、施南等土司,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1983年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改今名。以驻地恩施市得名。

【恩施市】三国吴置沙渠县,隋为清江县,元入施州。据《舆地广记》:“义宁二年(618年)立施州,为州治焉。有施王屯余址,故以为名。”明改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置施县,翌年(1729年)改为恩施县。取“恩赐于施县”之意。1981年析设恩施市。

【利川市】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利川县。因境内清江富于水利,故名。1986年改设市。

【建始县】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置建始县。《今县释名》:“因建始溪得名。”

【巴东县】晋渡江后置归乡县,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改乐乡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巴东县。《太平寰宇记》:“在巴之东,因以为名。”

【宣恩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宣恩县。取“宣扬皇恩”之义。

【咸丰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咸丰县。取“咸庆丰收”之义得名。

【来凤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置来凤县。据《来凤县志》:“翔凤山地,土司时传说有凤集于此,邑因之得名。”1979年改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复改来凤县。

【鹤峰县】原属容美土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置鹤峰直隶州。以境北诸峰形如仙鹤凌空得名。1912年改县,1980年改自治县,1983年复改鹤峰县。

【省直辖单位】

【仙桃市】西魏置建兴县,隋大业初改沔阳县。以在沔水之阳得名。《郡县释名》:“《山海经》,嶓冢之山,汉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沔。”《读史方舆纪要》:“祝穆曰:'三国以前书传多称汉不言沔。三国以后多称沔不言汉,先儒疑汉、沔为一,然今二水源流不同,惟《书疏》引应劭云沔水下尾与汉合乃入江,为得其实。’”北宋初析置玉沙县,宝元二年(1039年)省入玉沙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省州治玉沙县入沔阳州。1912年复改沔阳县,1986年设仙桃市,以驻地仙桃镇得名。

【潜江市】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潜江县。以境内潜江(一名芦洑河)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志云,汉水自石城北三十里分流为芦洑河,经县东南复入于汉,故名潜江。”1988年改设潜江市。

【天门市】西汉置竟陵县。《读史方舆纪要》:“孙宗鉴曰:'(自竟陵)南至大江,并无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浅山。谓之竟陵者,陵至此而竟,谓之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西晋末析霄城县,西魏省入霄城县,北周改竟陵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避高祖石敬瑭讳改景陵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避康熙陵寝讳改天门县。以天门山得名,二石相对,中一径以通,故名。1987年改设市。

【神农架林区】1970年析房县、兴山、巴东三县置神农架林区,以神农架得名。相传上古神农氏于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

阅读752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