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与“清静”的区别

来源:中华大课堂

一、“清净”与“清静”

探讨“清净”的话题,首先我们应懂得“清净”这个词的意义。从字面上看,“清净”可以解释为“清洁纯净”;“清静” 可以解释为“纯正恬静、安静和宁静”。

“清净”最早出现在文子所著 《道原》:“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 《本际经》 也说:“无染无秽,是名清净。”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没有被污染,达到洁净的程度就是清净。

有些道书中,“净”也作“静”。 《道教义枢》 卷一 《法身义第二》:“清静者,慧心明鉴,谓之清;智体无疵,故称净。”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真正清静的人有智慧,能明辨是非对错,就是“清”;人的纯净,没有瑕疵和污点就是“净”。

道教的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 说:“内清静者,心不起杂念;外清静者,诸尘不染著。”在这里,清静分为内心的宁静和不着外物的清净。道教很注重清静,有指导教徒修行的《清静经》。

历史上,全真道中有清静派,是七真之一清静散人孙不二所传。宋元时期,西山道士刘玉(1257~1308) 开创净明道,强调净明即是正心诚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为物欲所动,不染物、不触物,清静虚明而达于无上清虚之境。

总的来说,“清净”和“清静”有很多共通的特点,但是两者也有不同的地方。“清净” 强调的是荡尽尘俗的一切污浊,使心灵达到宁静的精神状态。“清静”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达到与道合而为一的精神境界,是修行者追求的目标。

二、为什么要清净

(一) 通过清净达到清静,是道教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 年 8 月 18 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在第二期中青年爱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宗教教职人员不仅要不断加强学习,更加注意自律,还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王作安局长表示,历史赋予年轻宗教教职人员难得机遇和极好条件,一定要懂得珍惜,善加利用。不要受社会上追名逐利之风的影响,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脚踏实地,切忌浮躁飘忽,防止急功近利。作为宗教教职人员,要有超越的境界和清静的心态,正确对待荣誉和地位,淡泊名利,培根固元,倾心向善,利益人群,靠学习、修行、持戒去成就功德,靠学养、德行、人格去赢得尊重。宗教教职人员的言行举止,不仅要让信教群众信服,还要自觉接受并经得起社会舆论的监督,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们学习王局长的讲话,就是要领会领导的讲话精神。面对世俗上太多的名利诱惑,“清净”是道教徒修行的前提条件,是修行者修真悟道的重要法门,也是道教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

(二) 通过清净达到清静,是道教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对于宗教内部而言,宗教世俗化“清净” 与 “清静”已成为趋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技社会化背景下,现代科技正在对人们生活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冲击着道教的信仰基础。在这种冲击和碰撞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也慢慢呈现出来,科学技术能创造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却不能解决人们的精神困惑;科学技术能给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却不能给我们一个好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能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却无法解答许多心理问题。宗教却有这方面的优势,与科学技术有互补作用,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因素。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清静的理念、平和的心态、素朴的生活方式去应对,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挖掘道教经典的思想内涵,重接活水源头,完善道教的信仰体系 (比如说完善道的信仰体系),作出符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阐释,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提高道教界自身生存能力。所以说,从清净达到清静,也是道教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 通过清净达到清静,是纯正道教信仰的需要。大家都知道道教徒信仰的对象是“道”和“神仙”。在这里可以这样说,“道”是清静的,虚无的,混沌的;“神仙”是形象的,实有的,人格的。宇宙本原之“道”的特性是清静的,而她所产生的万物是不断运动的,但万物的运动最终又回归“道”的根本。“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道德经》 第十六章)。”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 第四十五章还说:“清静为天下正。”作为一个道教徒,我们应该认识“道”的特性,理解“道”的内涵,纯正道教的信仰,强调清净的作用,把清静寡欲作为重要的教义思想。

(四) 通过清净达到清静,是修持自我的内在需要。我们信仰道,还要修持道。修持道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并要坚持不懈的过程,从而达到不断贴近或契合“道”的行为,这就是“为道日损”。

我们理解了清净的意义,也知道清净对修行的好处,可是要达到真正的清净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人不可能个体存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总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产生这样那样的希求、奢望、情感等。对于修道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修道的绊脚石。所以说,人要想进入真正的清净境界,主要的法则就是少私寡欲,要追求物我两忘,摒弃智巧和思绪,淡泊名利,无忧无虑地超越精神境界。然而,这种追求说出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坚持不懈做下去就更不容易了。所以说修行是一生的事情,就如黄元吉先生所说的一样:“见性在一时,而炼性在终身。”再如 《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人通常清静的修持和达到的目标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三、清静的应用

(一) 清静的政治应用 《史记·曹相公世家》:大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相对于社会来说,如果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

《道德经》 的第五十八章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宽容的政治可以使社会风气淳厚朴实,人民安居乐业;相反,政治严苛则会导致民风巧伪,社会混乱。清静体现在政治上,有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汉文帝景帝时期,朝廷推崇黄老清静治术,采取“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还比如说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重用道士魏征等;采取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等政策,促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二) 清静的管理应用 道祖说:“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 第二章)。就是说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道德经》 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想尔注》 解释说:“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 《史记·太史公自序》也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这些语言应该说都可以给不同阶层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起指导作用。另外,行清静之道,不但可以修身,而且是一项很好的领导艺术。如 《淮南子·主术训》 说:“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

在宫观管理过程中,要求道众在进行法会时,衣冠整齐,恭敬庄严,清净严洁。 《皇经集注》 卷六 《功德品续上十八章》:“令诸道流,清净严洁,于其观内,设大斋醮。”原注:“清净严洁,内外肃然,身心无二,衣坛整饬,恭敬庄严,终始如一,如是清净严洁。”“清净严洁”就是心地洁净,也可指人保持心境洁净,不受外物干扰。这是达到“清静”的必然要求。(三) 清静的养生应用 有信徒问栖云真人王志谨说:修行之人如何得清静?他回答说:“心不逐物,谓之安心;心不爱物,谓之虚心;心安而虚便是清静。清静便是道也。”要清静就要知道六根不净的坏处,如 《道德经》 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元玄全子 《真仙直指语录》 卷上:“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恶不能作,精全而腹实;故澄心如澄水,万物自鉴。养气如护婴儿,莫令有损。气透则神灵,神灵则气变,此清静所到也。” 《云笈七签》 中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养生的关键就是清静。

(四) 清静的境界,自古为人所崇尚。在中国诗歌里我们可以读到像陶渊明 (372~427 年)写的这样的诗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道家道教的精髓就在这里。庄子·逍遥游》 有个故事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子无所用天下为。”许由这个修行之士,把天下给他,即使白白奉送,他也不要。

四、结 语

总而言之,“清净”是道教徒修持自我、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理念,也是当代道教适应现代社会,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清静” 作为道教最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是修行者经过长期的修持自我完善自我过程达到的目标。清静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什么事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而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至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神仙境界,最终达到与道合而为一。作为信道修道之人,应该发向善之心时刻提醒自己,行清净之路坚持脚踏实地,守质朴之本坚持朴素生活,法自然和谐顺应规律办事。

作者:李炯(广州三元宫)

阅读741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