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散句与整句变换

来源:中华大课堂

句式变换·整句散句

一、学习目标:

能复述散句整句变换的方法。能运用整散结合的方法做练习。

二、概念阐述:

整句:指结构相同,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针句、回环句。

整句的作用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

散句的作用是:活泼自然,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无单调、呆板之感。

三、表达效果

整句:节奏鲜明   音调和谐   易于上口   语势强烈

散句:富于变化   错落有致   形式灵活   使用性广

例: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事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不是有许多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   

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

这是一个整散句结合的典型例子。其中加横线的是整句,读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充满激情;散句穿插其中,又使句式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四、方法指导

(一)散句变整句:

1.找标志性词语(参照句);

2.形成排比或对偶句式;

3.按顺序排列分句。

例1.将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整句。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答案: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暧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秋的风露,而是人民的眼泪。

例2: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要求:可以更换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云朵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答案: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海,你只要无愧地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变为云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练习: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4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你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画,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你要去开垦它。

答案: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画;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

总结:散句变整句的变换方法

1.把结构不同的短语或句子改写成结构相同的短语或句子。

注意一:有时,几个句子在结构上差别较大, 有一个关键是必须选取一个表达效果是最好的作为标准句,让其他句子依从标准句的结构。

注意二:有时除了改变句子的内部结构,还需要调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顺序。(一般题干会说明的。)

2.把字数尽量调整得整齐一些。(可增删个别字词)                             

3.把语气调整一致,但不可改变原意。  

总之,尽量使句子整齐匀称,构成排比和对偶最好。最关键的一点:    务必仔细地观察原句的结构,包括标点,思考点是重复性用词。

(二)整句变散句型

例1、把下面的划线部分的整句变成散句;可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并不认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分析原句句式结构特点,找出规律(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一般为对偶句或呈排比句特征。)

(2)打破规律(破坏原有的句式结构规律,使句式结构不一,句子长短不一。)

答案:尽管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彼此之间并不相识,性格也不相同。

例2、把下面的画线部分改为散句。

海之所以为海,是因为本色如一,从不改变自己的特色,在长江面前,大海是蔚蓝的;在黄河面前,大海是蔚蓝的;在其它江河湖泊面前,大海也是蔚蓝的。

答案:海不管在长江、黄河面前,还是在其它江河湖泊面前,都是一样的蔚蓝。或:在长江、黄河和其他江河湖泊面前,它(大海)都是一样的蔚蓝。

【解析】解此题,第一步,找出并去掉整句中各分句重复使用的词语“在……面前,大海是蔚蓝的”(类似于提取公因式),弃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第二步,调整句子结构,三个分句中后两个去掉共有成分后,仅剩名词“长江”“黄河”和短语“其他江河湖泊”,可将它们合并到第一个分句中;第三步,检查重新组成的句子,看语意是否有改变,内容是否有遗漏。

四、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______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即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该剧清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土壤。

《觉醒年代》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一是该剧所采取的叙事手法和史诗风格,与所讲述的历史内容______,形质交融,让观众内心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______,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二是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更加注重细腻、委婉、深情、动人的情感渲染、人性剖析和对人物独特性格的______。剧中众多风云人物纷纷登场,他们面目各异,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纷繁和复杂:在厅堂里试穿龙袍的袁世凯,在紫禁城中张勋领兵复辟,辜鸿铭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三是努力运用影视审美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呈现和还原历史环境,电影式镜头让作品充满艺术质感。

18.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反映   浑然一体   震撼   揭示   B.反映   浑然天成   震动   揭示

C.反应   浑然一体   震撼    揭露    D.反应   浑然天成   震动    揭露

【答案】A

【解析】“反映”指的是某一事物再现其它事物的某些特点。“反应”指的是某事物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变化。“浑然一体”指的是构成事物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缝隙,像是一个整体。“浑然天成”是指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也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震撼”指土地剧烈摇动(多指自然灾害)或指内心受到强烈冲击或感动。“震动”表示物体运动,也可指情绪不平静。但是,根据语言习惯,“内心”多与“震撼”连用。“揭示”指揭举事实,公之于众。“揭露”指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揭露出来的通常是比较隐蔽的、负面的事情;而揭示通大多是揭示正面的东西。故选A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案】A

解析原文为比喻。原文将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思想文化比作土壤。A.比喻。B.借代。C.借代。D.夸张。故选A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为整句,可适当增减字数,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答案】1)在厅堂里试穿龙袍的袁世凯,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的张勋,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的辜鸿铭。

2)在厅堂里袁世凯试穿龙袍,在紫禁城中张勋领兵复辟,在讲台上辜鸿铭拖着辫子讲国学。

3)袁世凯在厅堂里试穿龙袍,张勋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辜鸿铭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散句改整句,先用一个句子作为基准句,把其他句子按照该句子的格式调整语序即可。如以“在厅堂里试穿龙袍的袁世凯”为基准句,那么后文都应该改为“在……的……”,“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的张勋,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的辜鸿铭”。以“在紫禁城中张勋领兵复辟”为基准句,则其他两个句子都改为“在……里/上”人物“做什么”,“在厅堂里袁世凯试穿龙袍”“在讲台上辜鸿铭拖着辫子讲国学”。以“辜鸿铭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为基准句,则前文都改成谁“在…”怎样地做什么的句式,“袁世凯在厅堂里试穿龙袍,张勋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把三处画线的整句改为散句可适当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77年过去历史的伤痕还在历史的警示还在历史的教训还在。中国有句古话好战者必亡正义战胜邪恶、进步战胜反动、光明战胜黑暗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③谁违抗它就会受到惩罚;谁尊重它才能开创未来

【答案】历史的伤痕、警示、教训还在 正义、进步、光明战胜邪恶、反动、黑暗 违抗它就会受到惩罚只有尊重它才能开创未来

【解析】①原句中的整句——“历史的伤痕还在历史的警示还在历史的教训还在”属于排比句,将其原有的排比打破,合并同类,变为“历史的伤痕、警示、教训还在”。②原句中的整句——“义战胜邪恶、进步战胜反动、光明战胜黑暗”属于排比句,将其原有的排比打破,合并同类,变为“正义、进步、光明战胜邪恶、反动、黑暗”。③原句中的整句——“谁违抗它就会受到惩罚;谁尊重它才能开创未来”属于对偶句,将其原有的对仗打破,变为“违抗它就会受到惩罚,只有尊重它,才能开创未来”。最后检查有无改换彻底,有无遗漏重要信息和语病。

(三)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案】如明镜,映出我疲惫的倦容;如美酒,激发我豪迈的诗性;如墨池,浸润我婉转的笔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解析】解此题,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画线部分内容写一组排比句;画线部分由三个句子构成,都是用比喻来描述潭水的功用,可以将三个句子变换成统一的句式——先说比喻,再明功用;画线前的“这潭水”可以看作是三个比喻句的主体。

(四)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

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夏天,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绿色的生活、生动的世界。

【答案】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属于散句变整句题型,兼考连贯。解答本题应遵循先调序后调句的原则。首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由“春”到“夏”到“秋”再到“冬”)调整句子顺序;然后再通过“选准基准句,照此调结构”的方法,变换句式,使句式保持和谐一致。画线部分由四个句子构成,结构完全不同,可选择“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做基准句,将其余三句照此变换即可。

(五)请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散句改为整句,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就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答案】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中的化散句为整句的能力。整句的特点是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审读原句,先找出可以共用的词汇,例子“最大程度”;然后,根据表达的需求,增删个别词语。

阅读599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