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来源:中华大课堂

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方法一

一、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在平凡之中,坚持就不平凡)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成绩提升保证,试卷上常有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选音,补充四字词,给加点字选意思、默写古诗,名句、谚语、课文片段,句子变化等。平时教学抓好这些知识点,语文成绩提升定会有保证。

1、读音、生词关:

常发现学生答卷后在看拼音写汉字、给字选音上有失分,如:削(xiao xue)殷(yin ying)哈(ha ha)。要想使看拼音写汉字10分全得,我觉得每课生字教学时,对拼音重点知识要穿插进行,对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要熟知于心。对带ie 、ei 、ui 、iu 复韵母的音节,带鼻韵母的音节,尤其前后鼻音不分,多音字,整体认读音节等难音节重点引导掌握,效果比较好,这样看拼音写汉字就不会拼错,另外要不断听写词语,课前预习听写,课后滚动听写。

每单元30-40个词,八个单元约240-320个词,争取每位同学全掌握。期中、期末考试前专题测试。在此基础上找出每单元难记的词语重点强化,达到万无一失。(注意双音词,普写与重点相结合)。另外对出现的四字词语进行归类,如ABAB、ABAC,带反义词的,人物外貌、心理等分类,学生不仅记会词语了,还会应用了。读音除每课生字的重点读音外,要注意每课的多音字,课本内加音的字,重点引导记忆。

2、近义词辨析、给所给词语中加点字选解释

近义词辨析教师在平时讲课注意区别外,尤其注意要收集一些题目,常考的有“安静、宁静、寂静、平静、恬静、幽静”“竟然、果然、依然、毅然、显然、虽然”等。给所给词语中加点字选解释,要注意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结合课文进行理解。,如“囫囵吞枣”、“熙熙攘攘”等词语结合文章内容理解。

3、句子变化

小学出现的如反问句与陈述句互变,引述句与转述句互变,变双重否定句,变比喻句等,要在课文中遇到时有意引导变化,不禁起到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对句型变化起到了加强。在周滚动学案上适当设计,还要进行集中句型变化练习,这样效果一定会好。

4、背默填空。

对要背的古诗、古文、名言、谚语、课文片段等要逐个检查背诵,尤其是后进生,更要严盯紧抠,遵循先背后默写的原则,在背会的同时,力争写正确,把会的变成对的。

5、书写。

让学生写整齐,不要因书写乱影响得分。平时规范生字书写笔顺,并坚持描字帖。

二、阅读是提分的突破口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但突破阅读瓶颈的突破口我觉得应该在课堂,因此要在课堂上下功夫。每学期八个单元,每篇有2篇精读课文,一学期共16篇,教师要观察阅读题目的共同点点,如找过渡句、中心句、给短文起题目,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填关联词、文章大意等,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教学。

1、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每组课文都有导读部分,其中对训练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组中每篇课文都要按此要求学习,而且这组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词语是本组课文目标的体现,便是重难点。如六年级上册第三组是关爱类的文章,目标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第一篇文章《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抱回死去的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丈夫出海前的环境描写都反衬出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同时在《穷人》一 课的教学中,我还让学生都来当一回小作家,激励学生为课文续编结尾。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角度想出了许多抚养西蒙孩子的办法:有的同学想到把孩子送到儿童福利院;有的同学想到的是周围邻居们纷纷慷慨解囊进行捐助;还有想到的是桑娜的丈夫得到了一笔意外的收入,日子变得好过了起来。这不仅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这样,既培养了阅读新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在教学朱自清《匆匆》是,其中说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学生在体会到时间匆匆而过的同时,让他们仿照造句,他们便造出“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头发剪了又再长的时候”,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体会,阅读个性思考得到了锻炼。

2、问题导读,引领学生学会阅读

例如《金色的脚印》一文的课堂提问,我设计了适合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问题: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2、狐狸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课文为什么用“金色的脚印”做题目?对于学习偏差的一些学生,可以较顺利的完成第一个问题,这样,给了他们成功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中等难度的问题,我总是找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也给予了他们一次成功的机会。

最后的难题,我就会让学习成绩最好,课堂上善于思考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既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我总是提前设计好“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来启发学生,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

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如何理解‘人’字形铁路更易于火车爬坡”使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在备课时我预设了这样的思路点拨,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1、斜面的省力。2、适合一个火车头拉,另一个火车头推的设想。这样一来,学生借助“点拨”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快就有了答案。不仅理解了“人”字形线路的合理性,也有效的巩固了所学过的知识。

有此可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阅读的有效途径。

3、将考题融进阅读教学。

把找中心句、过渡句、 照应句、文章结构、修辞等针对不同的课文融进阅读教学设计中,长此训练,学生就会阅读了。《詹天佑》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中心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文末“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4、阅读教学要注意写作特点的引导

好多课文,都是大家作品,其中一些独特的写法要引导掌握,如鲁迅的《少年闰土》中一段环境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胯下逃走了。”

对色彩的把握很注重,对凸显人物特点的帮助,另外《林黛玉初进贾府》一节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是王熙凤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引导语言展现的人物特点。这些引导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关键。也为习作奠定基础。

5、不断练习,用实际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6、坚持课外阅读,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课文作者介绍时,有意推荐好书号召孩子们课外坚持阅读,如学习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是可推荐《第七条猎狗》季羡林《怀念母亲》时可介绍《德国十年》、林清玄《桃花心木》时推荐《 温一壶月光下酒》等。不断加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力及心灵感悟。

三、习作

小学生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我认为习作首先把字写好,模仿习作,模仿总分总的结构,前后照应的方法,比喻等修辞的运用,模仿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另外注意作文前的提纲,作文后的讲评。无论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乎是写人的,记事的,写活动的,写景的,状物的,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应用文,想象作文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写好作文:

1、审清题意。包括审对象(写人?写事?写活动?写物?);审范围(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范围);审重点(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即题眼)。

2、明确中心。一种是题目本身就规定了文章的中心(如,《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另一种是只规定了写作范围,写什么内容,确定什么中心要靠自己来定(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同学)。

3、选择材料。材料要能反映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材料要真实;材料要有代表性、典型。材料的筛选要经过几个回合,反复思考。可以先将能用的材料一起罗列出来,再根据题意的需要,选择最有表现力,最具体而新鲜的材料,并安排主次详略。

4、组织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之前先列好提纲,明确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怎样分段,怎样衔接过渡;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等等,一一列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

5、认真修改。文章写好后,必须认真读几遍,边读边查边改。修改文章包括改正错别字,改通句子,正确标点,注意条理清楚,以及重点部分是否具体等。

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方法二

1.多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看一点,记一点;积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这种积累不一定是在书本上,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片段,听到他人说的一些好词,都可以作为学生积累的素材。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2.多记忆

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当天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加深记忆,这种方法对学好语文是很有帮助的。在回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想不起来的内容,此时要及时翻一下书,然后合上书本再回忆一遍。如果还没睡着可以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多回忆几次。

由于刚上完课,学生对大部分内容还有印象,往往用很短的时间就回忆完了。如果回到家,书一合,对所讲的内容不理不睬,到期末复习时,对堆积如山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望题兴叹”。急来抱佛脚不如睡前多回忆来得好。

3.多动笔

学习语文,是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过程,读读、思思、写写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许多学生在看书时只是看个热闹,即使有问题也不会做笔记,就这样将问题“读”过去。当再次学习时,在同一个地方还是会有问题,并且不清楚自己当时有没有解决。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动笔,将自己的问题、收获一一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时间,还会加深自己学习的记忆。

4.多思考

学生做习题时,不要急于去做,一定要想一想老师讲的例题是什么意思或先看书,把所讲的内容全部弄懂后,再做习题。这样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做练习是为了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那些图快、图省事欲走捷径的学生,似懂非懂,一味地为做习题而做,常常会到处碰壁,走进死胡同。返回头再看书,事倍功半。为了使书本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就必须教会学生遇到问题独立思考。

平时读书时也要多思考,打开自己的思维,不要僵化在老师和家长告诉的道理中,凭着自己的认知和学习到的知识去重新思考问题,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多背诵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适当背诵一些有价值的材料,犹如常做体操增强体力一样,可增强记忆力。据生理学家研究,重复的刺激可以帮助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要求学生把有价值的材料背下来,对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同时,还要在大脑之外建立知识的仓库。这种知识的仓库,可以是书本、笔记、日记、摘抄本、电脑,平时经常翻看检阅,就可以把外部记忆变为内部记忆,加深背诵的效果,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很多知识只有经过不断的反复的强化记忆,才能在自己大脑里扎根。知识积累的多了,才能从根本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方法三

1.、提高阅读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2、多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小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00首古今诗词,15首白话诗歌,2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1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积累作文素材。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最主要的是把感想也记下来。

不过写日记比较忌讳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一旦停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知道生活才是“大课堂”。语文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阅读1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