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政主观性试题知识点

来源:中华大课堂

   《经 活》

一、价格变动的原因与稳定物价

1.价格变动的原因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物价。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6)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1)国家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杜绝违规涨价行为。

(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二、扩大消费需求

1.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5)经济全球化:促进消费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影响消费的因素,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结合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措施)

(1)经济发展水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2)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3)收入差距: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收入预期: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收入预期,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5)物价水平: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6)消费意愿: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7)消费环境: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8)供给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角度)。

(9)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者角度)。

三、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内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益。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内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与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要求: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四、基本经济制度

1.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2)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3)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怎样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1)通过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国有企业推进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

(3)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有利于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5)国企混改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4.推进集体经济改革——“三权分置”的意义

(1)“三权分置”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三权分置”让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增加财产收入,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

(3)“三权分置”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5.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2)市场竞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的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的参与市场竞争、同等的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五、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

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

(1)战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作出准确战略定位;

(2)市场: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4)形象: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5)品牌: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价值;

(6)责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7)理念:坚持创新、绿色发展理念,转变生产方式;

(8)竞争结果: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破产,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9)涉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

1.原因

(1)社会主义本质: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3)公平与效率: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4)发展理念:实现分配公平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措施

(1)根本举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

(5)财政作用:要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6)新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协调发展理念,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第三次分配: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先富带动后富。

七、财政与税收

1.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财政与社会民生: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财政与经济建设:国家财政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财政与宏观经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影响因素

(1)基础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途径:发展经济;

(2)重要因素: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税收的作用

(1)国家: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通过财税政策,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

(2)个人: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通过调节税收,可以引导居民合理进行消费;

(3)社会: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4)企业: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八、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

(1)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

(2)政府: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3)企业: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讲求社会效益,诚信缺失;

(4)消费者:有的消费者维权意识差。

2.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

(1)政府(国家)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企业: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自觉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3)消费者: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九、坚持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措施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原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现状供给结构失衡,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资源配置存在“脱实入虚”现象,影响力发展基础的巩固和提升。

措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必要性:“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重要性: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极低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2.创新的重要性(数字经济、创新驱动)

(1)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2)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培育新动能: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综合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5)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6)生态文明: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7)经济安全: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2)政策保障:实行有利于核心技术创新的财税、货币、产业、收入分配政策;

(3)物质保障:加大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万众创新,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4)法律保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专利申请和保护;

(5)人才保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6)开放引智:引进国外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4.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

(2)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量;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5.企业如何推动创新?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2)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内部管理体制;

(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4)加强管理,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参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5)积极申请专利,依法维护知识产权;

(6)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意义☞

(1)新发展理念:有利于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对我国: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对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措施☞

(1)正确态度: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基本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基本目标: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4)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5)吸引外资: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6)对外投资: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7)维护经济安全: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政 活》

一、主思维☞

(一)国家机关行为主体与非国家机关行为主体

1.国家机关行为主体(履行国家职能)

(1)机关——人民代表大会: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行政机关(国家权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依法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政务公开。

(3)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法院: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院:检察机关(公诉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4)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2.非国家机关行为主体(不履行国家职能)

(1)中国共产党: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领导人民依法治国;加强自身建设。

(2)人民政协: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民主党派: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大业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4)村委会/居委会: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

1.主权国家:最基本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国际组织: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三)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1.同级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1)关系:一府(政府)一委(监察委员会)两院(法院、检察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向人大报告工作);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不是互相监督,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而是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不是人大的直属机构;人大、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都要接受党的领导。

(2)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制度思维

1.国体(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做主是其本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2.政体(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3.基本政治制度

(1)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其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其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其基本准则。

一、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1)必要性:

我国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公民政治权利: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重要性:

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行使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③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2)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坚持基本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政治参与参与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网上评议政府;⑤民主协商。

二、政府做某事的原因和措施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性质机关;

(3)宗旨原则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或有利于)

(4)履行职能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或有利于)

(5)依法行政是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的需要;(或有利于)

(6)政府权威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提升政府公信力;

(7)政治文明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8)国家治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9)微观意义政府做某件事的微观意义(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政务公开);

2.政府怎样做某事

(1)从政府角度分析

履行职能:积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

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微观把握—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①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审慎用权: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

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坚持政务公开。

(2)从其他角度分析(如果材料涉及公民、党、人大、外交等)

公民角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党的角度:坚持党的领导;

人大角度:执行人大的决定,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外交角度:行使主权国家的权利,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地方政府角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从本地实际出发。

三、人大或人大代表做某事的原因和措施

1.人大为什么要做某事?怎样做某事?

(1)人大为什么要做某事?

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地位: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地方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具体分析)。

职权:是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的体现和要求。

其他涉及党、政府、公民的关系的角度。

(2)人大怎样做某事?

立法权:人大坚持科学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解决某问题提供法制保证;

决定权:人大行使决定权,制定相关政策,为解决某问题提供政策支持;

监督权:人大行使监督权,加强人大的执法监督,确保相关部门把工作落到实处。

职责人大必须广泛听取人民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组织活动原则: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

其他涉及党、政府、公民、政协的关系的角度。

2.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某事?怎样做某事?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某事?

地位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权利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协助实施;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2)人大代表怎样做某事?

权利:积极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自觉履行好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能力: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党为什么要做某事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性质与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

(4)党的建设:是加强党自身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的需要;

(5)指导思想: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

(6)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党怎样做某事

(1)地位:要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宗旨和执政理念:自觉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

(3)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完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4)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组织、作风、纯洁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领导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6)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自我监督:加强党的自我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人民政协

1、政协为什么做某件事?

(1)性质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统一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的性质);

(2)职能是参与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行使民主监督的内在要求;

(3)意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等。

2、政协怎样做某件事?

(1)职能政协要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行使民主监督;

(2)优势充分发挥政协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

(3)能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协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1)强调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统一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为什么做某事?怎样做某事?

1.我国在国际关系中为什么要做某事

(1)必要性

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

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权利和义务:主权国家的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和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联合国宗旨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国际形势: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潮流,符合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外交政策: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重要性(意义

对我国:提升国际地位,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等。

对世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我国在国际关系中怎样做某事

(1)国际社会成员: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遵循《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2)处理国际关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3)国际形势: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4)国际竞争实质:要增强综合国力;

(5)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 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本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3)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劳动者、文化生产力;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国内政治、国际政治)

(4)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1.为什么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

(1)原因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发展: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进行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使我们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意义

引进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走出去: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共同发展: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加强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建设和谐世界。

2.如何推进中外文化交流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途径手段: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4)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5)以我为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6)任务使命: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7)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

       (8)方向: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1)特点: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2)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够社会历史的变迁,满足群众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4)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5)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6)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7) 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滋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如何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继承与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科学技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4)价值挖掘: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

(5)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6)交流传播: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7)文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创新

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

(1)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3)文化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正确方向: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人民群众: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6)内容形式: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1)文化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5)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4)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方向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5)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和特征

(1)基本内涵: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2)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代主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3)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三精一魂: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综合国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1)文化传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2)弘扬四个伟大:弘扬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

   (3)立足实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主体: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投身文化建设实践,传播、弘扬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七、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1.国家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抵制各种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侵蚀;

(2)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生产者

(1)提高职业道德,依法诚信经营,向社会提供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2)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个人

(1)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2)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④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树立法制观念。

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2)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性的方式推广。

、坚定文化自信图片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必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

2.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1)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深刻认识自身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主动承担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4)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5)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

(6)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原因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

重要。

2.措施

(1)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

紧紧团结在一起。

(2)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

定意志和磅礴力量。

(3)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

十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4)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5)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脚踏实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十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2)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4)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5)我们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十三科技的作用

科技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关系角度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文化传播的手段角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角度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4)推动文化创新的措施角度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

(5)中华文化的特征角度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6)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

十四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作用

(1)文化特点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2)文化与经济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3)文化对个人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传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5)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关键词:物质、意识、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

1.如何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 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注——运用指南:

1、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1)+(2)+材料分析;

2、运用客观规律相关知识分析···——(3)+(4)+材料分析;

3、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1)+(2)+(3)+(4)扣题+材料分析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追求真理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1.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实践是人们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求立足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3)认识对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理论则会把人们实践活动引入歧途,要求重视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③真理具有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运用指南:

1、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2)+(3)+材料分析;

2、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1)+(2)+(3)+材料分析;

3、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2)+材料分析;

4、运用真理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4)+材料分析;

5、运用认识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5)+材料分析;

6、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4)+(5)+材料分析。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联系、发展、矛盾、否定、创新

注:

1.唯物辩证法=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3.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辩证否定观+辩证法革命批评精神+创新社会作用

5.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

1、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强调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的功能。要求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5)强调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注——运用指南:

1.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1)+(2)+(3)+(4)+(5)+(6)扣题+材料分析;

2. 运用联系特征的知识分析···——(1)+(2)+(3)+扣题+材料分析;

3.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4)+(5)材料分析;

4. 运用系统优化法的知识分析···——(6)+材料分析。

2、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反对悲观失望和盲目乐观。

(3)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应坚持适度原则。

(4)发展的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5)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6) 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

注——运用指南:

1. 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1)+(2)+(3)+扣题+材料分析;

2. 运用发展的状态的知识分析···——(3)+材料分析;

3. 运用发展的途径的知识分析···(2)+材料分析;

4. (4)、(5)、(6)——材料有涉及才选择。

3、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同一性:

矛盾双方互为存在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具有斗争性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殊性,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关系: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注——运用指南:

1. 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1)+材料分析;

2.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原理分析···——(1)+材料分析;

3.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关知识分析···——(2)+(3)+(4)+扣题+材料分析;

4. 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3)+材料分析;

5.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4)+材料分析;

6. 运用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5)+(6)+(7)+扣题+材料分析。

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作用:证的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实质: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足实践、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创新的社会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注——运用指南:

1. 如何体现了辩证否定观···——(1)中含义、作用、实质、方法论+材料分析;

2.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2中方法论+材料分析。

3. 3. 运用创新的作用分析···——(3)+材料分析;

4. 运用创新的理论依据分析···——(2)中的原理+材料分析。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四、历史唯物主义

注意:

1.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

3. 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群众观点。

4. 人生价值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

1.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分析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候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求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要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则起阻碍作用。要求通过改革(在阶级社会里则要通过阶级斗争)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

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要求通过改革(在阶级社会里则要通过阶级斗争)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状况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4)两大矛盾及两大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要求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5)改革①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②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改革的意义: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注——运用指南:

1.运用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1+(2)+(3)+(4)+(5)+(6)+扣题+材料分析;

2.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的知识分析···——(1+材料分析;

3.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2)+(3)+(4)+(5)+扣题+材料分析;

4.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6)+材料分析。

2运用人生价值观(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问题

(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的导向。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客观依据: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必须坚持 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社会历史性与主体差异性要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4)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注——运用指南:

1. 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分析···——(1)+材料分析;

2. 运用人生价值(价值观)知识分析···——(1)+(2)+(3)+(4)+材料分析;

3. 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3)+材料分析。

阅读703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