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必背知识归纳

来源:中华大课堂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

  1、原始人类的出现:

  (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非洲。

  (2)、南方古猿是人类巳知的直系祖先。

  (3)、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最早的猿人化石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化石。

  2、三大人种的形成:

  (1)、世界三大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2)三大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那种“白种人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的观点是错误的。

  3、氏族社会:

  (1)、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进入氏族社会。

  (2)、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人们的血缘按母亲来维系,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3)、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使妇女在生产中取代男子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原始社会走向解体。

  二: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1、金字塔:

  (1)、亚非上古四大文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

  (2)、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于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

  (3)、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汉谟拉比法典》:

  (1)、两河流域文明的开始:前3000年兴起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后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①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②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③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种姓制度:(1)、古印度文明最早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后扩展至恒河流域。(2)、雅利安人南侵入印度并建立众多的雅利安人国家。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①分为第一种姓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宗教大权,是精神统治阶级);第二种姓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事大权,是世俗统治阶级);第三种姓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第四种姓首陀罗(被征服地区的居民)。②实质: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4、佛教的产生:

  (1)、原因:人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2)、①时间:前6世纪;②地点:古印度;③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④早期教义:倡导众生平等。作用:有利于打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但极乐世界的平等,也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⑤对外传播:前3世纪,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小结:1、教材P15课外学史:《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自由民(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其目的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权势和私有财产,调整自由民的内部关系。从法理的角度看:它虽然保留了同态复仇的陋习,但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为何亚非四大上古文明会诞生于大河流域?这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这是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土地平整肥沃,灌溉便利、交通运输便利,为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的上古文明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启示: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1、雅典的民主政治:

  (1)、希腊文明的起源:前2000年左右,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的爱琴文明。

  (2)、奴隶制城邦的兴起:前8—6世纪,典型代表是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著名)和斯巴达(崇尚武力)。

  (3)、雅典的民主政治:①在伯里克里时代发展至全盛时期。②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③作用: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后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自由公民。2、罗马的兴衰: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前509年,由奴隶主贵族元老院选举执政官执政,实质是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共和国。

  (2)、布匿战争:前3—2世纪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帝国之间的战争。

  (3)、罗马帝国的建立:时间:前30年;建立者:屋大维。

  (4)、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前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5)、罗马帝国的分裂:395年,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又名拜占廷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6)、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结束。

  (7)、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存在了1058年。

  3、早期基督教:

  (1)、时间: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地区;人物:耶稣。

  (2)、教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正义必胜;逆来顺受,精神忏悔,希冀来世等宿命论思想。

  (3)、392年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初中历史考点知识

  1、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答: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女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首领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2、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江大河流域?

  答:大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水源充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便于灌溉,有利于农耕,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河谷地带物产丰富,鱼类资源丰富,便于渔猎事业的发展。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是继郑和下西洋之后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重要作用。

  4、什么叫文艺复兴?它有何作用?

  答:14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者借助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的新时代。

  6、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7、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8、《人权宣言》是哪国通过的,为什么说它有进步意义?

  答:是法国通过的。它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否定了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9、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产生有何重要作用?

  答: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采用蒸汽动力和新技术,而工业的发展刺激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相继产生。

  10、《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于1848年2月,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11、美国内战的起止时间及意义: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性质、内容及意义?

  目的:为了使俄国尽快地摆脱落后状态;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内容: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海军;鼓励发展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推行学校教育和提倡西欧生活方式;意义:推动了社会进步,巩固了沙皇专制制度,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强国。

  13、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答:1861年,沙皇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其内容是:①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获得解放时,得到一份地,必须高价赎买。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内容、意义。

  性质: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发,大力发展教育。意义: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

  1、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2、1917年11月7日,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1921年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4、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存在了69年)

  5、《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6、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首领操纵,英国的劳合·乔治;法国的克里孟梭;美国的威尔逊。

  7、《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8、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1921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处于会议的主导地位。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

  9、《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有利于美国对华的进一步扩张。

  10、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这次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12、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

  13、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且在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严密控制文化教育,疯狂迫害犹太人,实行恐怖统治非军事区。又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于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于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14、日本在经济危机加深的过程中,以军部为核心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1937年,日本又在中国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5、在对外侵略过程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逐渐勾结起来。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6、1938年,慕尼黑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7、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二战爆发的标志)。

  18、1940年6月,德军进攻法国,法国将军戴高乐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抗击德国侵略者。

  19、1941年6月22日,德军袭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20、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2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22、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3、1943年,意大利投降,退出轴心国集团,随即对德宣战。

  24、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伊朗的德黑兰举行会议。

  25、1944年6月,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英、美盟军从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6、1945年,在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苏、美、英三国的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组建联合国等有关问题。

  27、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争结束。

  28、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签

  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全部归还。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点击进入)


阅读683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