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来源:中华大课堂


人教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认识数位顺序表

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

1、读数时,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2496:0000)

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

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

(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先数位数,确定位数相不相同)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

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省略,换成“万”字。

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5(有5、6、7、8、9)向前一位进1;<5 (有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七、数的产生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2、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3、正方形

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4、长方形

周长= (长+宽)×2

面积=长×宽

二、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1、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1公顷=10000平方米

4、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5、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一、线段、直线、射线

1、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可以测量其长度。

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线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

3、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

4、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线段、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直线和射线。

5、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二、角

1、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表示,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做1°。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角的分类

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锐角:小于90°

直角=90°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180°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3时整或9时整,时和分针成直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1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周角。

5、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量角时,角的一条边与内量的“0°”刻度线重合,读内圈的度数;与外圈的0°刻度线重合,读外圈的度数。)

6、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二、因数末位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

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因数末尾若有0,先把0前数相乘;再看末尾0几个,就在积末添几0。)

2、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三、积的变化规律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四、总价问题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五、路程问题

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即“路程单位/时间单位”。(例如:千米/小时)

人教版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

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

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6、四边形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商的变化规律:

(1)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

(2)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除数×商+余数 = 被除数;     

(4)(被除数-余数)÷商 = 除数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1、沏茶问题:

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

(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

(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

(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 数一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第二课时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2、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第三课时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目的是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第四课时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 《线与角》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

1、基本定义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的说法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第二课时 平移与平行

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第三课时 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0A垂直于直线0B,直线0B垂直于直线0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3、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第四课时 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3、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4、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第五课时 角的度量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第六课时 画角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3、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第三单元《乘法》

第一课时 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4、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再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第二课时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第三课时 神奇的计算工具

1、利用“M+”存储键,“MR” 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2、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3、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

(a×b)×c= 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

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

(a + b)×c = a×c + b×c

(a - b)×c = a×c - b×c

2、式子的特点:式子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一课时 买文具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要先算()里的,再算[ ]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用“小括号”“中括号”改变原式的运算顺序。


第二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 +b = b + a 。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 = b×a


第三课时 加法结合律

1、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 + b)+c = a +(b +c)

2、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3、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运算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4、减法的运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

a – b – c = a-(b + c)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四节 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2、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第五节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注意:

1、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乘法对于减法的分配律是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

2、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根据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第六单元 除法

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2、理解具体速度的意义并能比较快慢,注意单位不同时,应先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3、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4、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5、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6、其它规律: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2、正数

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3、负数

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添上 “-”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八单元 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实例

(1)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2)可能: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三天后可能会下雨;花可能是香的;……

(3)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阅读592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