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图文)

来源:中华大课堂

随着时间长河的推进,我们已经长大了。你还记得我们那些年一起玩过的游戏吗?


1、弹弓

一般用树枝做弓架,也可以用旱伞的伞骨做弹弓架。要买弹力很大的像皮筋,就和那种变魔术似的差不多的就行。先从弹弓兜穿起,四个橡皮筋一折把折过来的橡皮筋的8个孔对齐,接着穿,以此类推做5个,把8根橡皮筋塞进弹弓肩上的圈圈里,就完成了,老师没收最多的玩具可怕就要数它了。

2、东南西北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菱形的玩具,折叠成的菱形可开合,面上的四个角分别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字,里面则写上自己编的赞美和咒语,玩时用四个指头开合着纸面,根据对方伙伴的要求来猜里面的内容。

3、 勾脚跳

勾脚跳玩的人数可以不限,大伙都能参加。但游戏要求是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往后钩住后面伙伴的脚腕,环环相扣,互相依靠。为首者喊“一、二、三!” 小伙伴便一起围着圈像一群小蜜蜂似的快活地边唱边跳起来。这需要团队的配合,要有点集体主意义精神,讲究默契,讲究节奏。一人摔倒,大伙嘻嘻哈哈乱坐一团。这也是勾脚跳的乐趣所在。


4、跳皮筋

怀旧玩法:那时候跳皮筋的花样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5、跳房子

怀旧玩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6、丢沙包

怀旧玩法:找几块小碎布,缝成小口袋,中间装上细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玩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换一条“人命”,下场者才能够“起死回生”。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7、挑棍

怀旧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8、老鹰捉小鸡

怀旧玩法:一个游离的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捉住的“小鸡”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戏开始,才能再上场。

9、弹玻璃球

弹球有不同材质,最高档的是玻璃的,中间有彩色图案,低档的是铁的,最低档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准头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几米之外击中地下的另一只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进洞。

10、抓石子儿

怀旧玩法: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白色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一共5粒,大小相当,谁有这么一副石子儿,够叫小伙伴们羡慕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用打碎了的碗,把碗底敲成一般大小,还得用石头磨,磨到不扎手为止。两人席地而坐,玩时抛起一个石子,按规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个,再一次两个.....

11、斗鸡(顶拐、顶牛)

怀旧玩法: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玩的时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也可以进行集体项目,以脚落地为输。

12、滚铁环

怀旧玩法: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钩子也可以换成一根竹棍或别的,只要能推着铁圈滚就行。大家排在操场上,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13、抽陀螺

怀旧玩法:选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把木棍截成8~10厘米长,用刀把木棍一段削成锥形,整个锥体要对称、光滑,陀螺就做成了。再用布绳做一条鞭子,用布绳缠绕陀螺,突然拉动,陀螺就在地上飞速转动,为了保持陀螺继续转动,要不断用鞭子抽打。大伙一起玩时,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来,两人一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对方的陀螺,撞倒为失败。

14、翻交交

“翻交交”也叫“绹交交”、“解交交”,是流行民间的传统益智游戏,多在儿童中流行,女孩子最爱玩。此游戏的道具是用一根长约三尺的线绳儿结成的线环儿。游戏时,先由一人用双手撑开此线环,按一定顺序用手指翻、勾成一个基本图形,然后由另一人用十指挑动并套接在自己的双手间,变换成另一个新的图形。这样,两人轮流翻、撑、挑、勾,巧妙地翻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来。

“绹交交”可以培养少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训练手指的灵巧度,所以,很受儿童欢迎。乡间有俚语云:“绹交交,饿死细狗腰。”其意同“吃子儿,饿死鬼子儿”一样,是大人警示孩子的话语,意即警告孩子们不要沉湎于游戏,而应勤勉努力,不断向上,只有如此,才能免遭饿馁之苦。

15、摸瞎子

怀旧玩法: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

16、拍纸片

怀旧玩法:有些地方称“拍纸包”“拍元宝”“拍三角”“拍画”等等,但玩法是一样的,就是用纸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纸包,扔一个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拍下去,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纸片翻个面,对方的这个纸片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

17、打骀

“打骀”是一项竞技活动。所谓的“骀”是指一些长短在二尺左右、粗细直径约二三厘米的树杆或树根。玩的时候,先在地面上划定一条横线,作为“界线”(孩子称其为杠儿);然后在距“界线”七八尺的地方划出另一条横线,作为起点线。参与玩耍的孩子少则两人,多则三五人。他们先各将自己的一根“骀”拿出来,在起点线上竖立起来,比较长短。比较完毕,排出次序后,便将所有的“骀”并排放置在起点线上,由最长的一根“骀”的主人,用这根最长的“骀”击打其它“骀”。如果能将其中的任意一根“骀”击出远处的“界线”,这根被击出的“骀”就归自己所有了。假使第一个“打骀”者不能将“骀”击出“界线”,则由第二名接着用自己的那根次长的“骀”击打其它的“骀”。倘有“骀”被击出“界线”,这被击出的“骀”也就自然归第二名所有了。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骀”都被击打出“界线”为止。我有一个堂弟一次同邻居孩子玩“打骀”,不一会儿工夫,就把十余根“骀”全输光了。他输急了眼,说了声“抢”,就动手将输掉了的“骀”全都抢了回来。邻居孩子的块头儿和力气都没有我的堂弟大,便嘟哝道:“以后再也不和你耍了!”就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打骀”对树木有破坏作用,所以,后来这项活动自然被淘汰了。

18、打老爷

打老爷多在打麦场上进行。游戏前先在场地上划定两条相距五米左右的平行线,一条是打老爷者站立的准线,前面的另一条线则按要求摆立四块石头供击打。这四块石头,中间的叫“鼻子”,两侧的两块叫“耳子”,“鼻子”后面的叫“老爷”。打老爷时有五个孩子参与。游戏开始时,五个孩子按顺序站在准线上,用自己手中的石块击打前面的“老爷”、“鼻子”和“耳子”。其中“老爷”最难打,凡能打准“老爷”者,便是“司令”了。如果能打中“鼻子”和“耳子”也算赢,但不能当司令。如果所有目标都被打中,剩下那个没有击中任何目标的孩子便要受罚。接受处罚时,受罚者跪在地上,其他四人分别坐在被各自击中的石头上充当着各自的角色,受罚者问道:“老爷老爷饶不饶?”“老爷”便说:“老爷不管鼻子事!”受罚者又问:“鼻子鼻子饶不饶?”“鼻子”便说:“鼻子不管耳子事!”受罚者于是又问“耳子”:“耳子耳子饶不饶?”两个“耳子”同时回答道:“耳子不管老爷事!”受罚者便又要问“老爷”:“老爷老爷饶不饶?”这时,“老爷”如果说“饶”,这受罚者就从地上站起来,游戏再次进行。如果“老爷”不依不饶,就会厉声说道:“不饶!”这时,“鼻子”就会发问:“怎处罚?”“老爷”说:“扭耳朵!”“鼻子”就又问:“扭几下?”“老爷”便说出具体的数字。于是,由“鼻子”或“耳子”担当惩罚者,按“老爷”的指令,对受罚者进行处罚。处罚结束,游戏便又一轮进行。有些地方把这种游戏称为“打阎王”,叫法不同,但游戏规则却基本一致。

19、摔跤

摔跤是儿童经常玩的一种游戏。我们小时候的摔跤,多带有蒙古式摔跤特征,即双方各施展摔、绊、扑、搂、抱、甩、拉等招数,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方摔倒或压在地上。如果摔跤者双方的技巧与力量相近,那么,就会出现摔好长时间都分不出胜负的局面。这种时候,双方就不得不在中途暂停下来,喘息一阵子后再继续摔打。有时,双方在摔的过程中由于一方忽然恼怒,还会将摔跤演变成为打架,甚至还会将对方的鼻孔打破、眼眶打青、头发揪下、衣服扯破,得旁观者使劲劝解和平息好一阵子。

摔跤时如果双方力量悬殊太大,就可用让步的方式进行。即允许力大者只使用一只手(另一只手被裤带捆绑在腰间),或者让力弱者先搂住力大者的后腰,然后进行摔斗。我小时候在同龄孩子中属力大者。记得我同我的一个堂弟摔跤时,堂弟每次都是失败者。于是,其他孩子便要我做出让步。但尽管我有时做出了很大让步,却仍能取胜。后来,同伴们就干脆叫我不能动用手脚,只能使用肚子、肩膀、胯、臀等部位。但就这样,我还会是胜者。原来我的这个堂弟有个爱笑的毛病,当我用肚子去撞碰他时,他早就笑作一团,瘫倒在地上了,哪还用得着我去推压他?这以后,同伴们就说:“××可劲大哩!他摔跤时不用手不用脚,只用肚子,也能把别人摔倒。你看他劲儿大不?”

20、吃子儿

“吃子儿”是女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吃子儿”所用的“子儿”是五颗羊髌骨。通常将髌骨的四个面分别染成红、绿、蓝、紫四种颜色。玩时先将五颗“子儿”在地面上撒开,取出其中一颗向空中抛起,然后立刻用同一只手抓起地面上约定数目的“子儿”(或将地面上的“子儿”整理成同一种颜色),并要同时接住已经抛向空中的那一颗“子儿”。抓“子儿”时要求反应灵敏,动作迅速准确。如果每次都能抓得起,接得住,便可按规定的“套数”一直抓下去。如果抓的当中,没有接住抛向空中的那颗“子儿”,或者抓错了地面上的“子儿”(以颜色分类,规定是抓单还是抓双),就算“坏了”,则由下一个孩子接着玩。如此反复进行,看谁能准确无误地完成统盘套数,谁就是胜者。

在没有羊髌骨的情况下,“子儿”可用小石块儿代替。玩“吃子儿”玩到兴头儿上,有时往往会耽误做零碎家务活儿。所以,人们就编出童谣云:“吃子儿,饿死鬼子儿。”意思是告诫孩子们不要贪恋于这种游戏而忘掉了正事儿。

明代《帝京物略·春场》中说:“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橡木、银砾为之,竞以快捷。”《红楼梦》第60回中也有麝月、秋纹、紫娟等玩“抓子儿”赢瓜子的描写。由此可见,“吃子儿”还是一种流行很广的传统娱乐游戏呢!

21、弹杏核

农历五月杏儿熟后,孩子们就把吃去杏肉的杏核儿积攒起来,聚在一起玩“弹杏核”。玩时每一个参与者拿出相同数目的杏核合在一块儿。先由一个把合起来的杏核撒在地面上,然后将其中的一颗弹向另一颗。若弹中,就将击中的那颗归于自己。但弹时不允许碰触其它杏核。如弹不中,或碰触了其它杏核,就算“坏了”,则依次由他人重新撒弹。最后以弹击的多寡分出胜负。

有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弹杏核”与“吃子儿”都是从金时女真人贵族玩的“嘎什哈”变异而成的,是随着女真人、蒙古人和后来的满族人入主中原后,逐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行起来的一种大众化游戏。后来流行于孩子中的“弹琉璃球儿”,实际上也是从“弹杏核”演变过来的玩法,只不过是将杏核变为琉璃球罢了。

22、踢毽子

踢毽子是乡间儿童特别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毽子的制作方法是:在两个叠加在一起的铜钱的钱眼内插入一管鸡翎,再用一块碎布将铜钱与鸡翎缝扎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在鸡翎管内插入几根公鸡毛,一个好看的毽子就做成了。做毽子的鸡毛以红花公鸡颈部的毛为最尤;其次就是靠近鸡尾部的毛了。这两个部位的鸡毛色彩最鲜艳、最漂亮,做成的毽子也就最好看。据说,同样一个部位的毛,从活鸡身上拔下来的明艳鲜活,富有光泽和弹力。而从死鸡身上拔下来的则色彩黯淡,活力与弹性都不能与活鸡毛相比。所以,我们小时候为做一个美观的毽子,经常偷着拔别人家公鸡身上的毛。有时,几个孩子轮番拔取,竟会将一只好看的大花公鸡拔得浑身狼藉,被主人发现后臭骂半天。

踢毽子的花样很多。通常是两个以上的孩子搞竞赛:一是比踢数多少,以踢数多者为胜;二是比时间,以毽子长时间踢而不落地者为胜;三是比花样技巧,以花样多、难度大者为胜。踢毽子的技法很多,计有顶、回、外、蹦、拐、跺、钩、挒等多种动作;有蹦跳、耸膝、竖肩、屈腿、转身等多种姿势。踢的时候,人在不停地运动,毽子也在一起一落地飞舞,倘能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围观者会发出一阵喝采,气氛非常的热烈。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称踢毽子是“博戏中之绝技”。因为这种游戏运动量大,技巧性强,能增强人体的运动和协调能力,所以,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活动。这种活动在乡间已不多见了,但在城市里却很盛行,特别是在公园和一些体育锻炼场所,随处都可看到踢毽子的身影,且以中青年居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踢毽子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利”,而逐渐演变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健身运动了。

23、跳绳儿

跳绳儿”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形式。其跳法也多种多样:有一人抡绳自跳;有两人抡摆一根长绳,一人或数人跳;有两个人抡一根绳并跳;还有两人用两根绳交叉抡,一个在中间用两脚跳。跳绳儿时按游戏规则可定单脚跳、双脚同时跳或双脚一左一右轮流跳等等。记得上小学时,一到中午活动时间,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去领取跳绳儿,老怕跑得慢了被别的孩子领去。那时的学校,活动器具很少,顶好就有几根跳绳儿和几颗小皮球儿(孩子们称这小皮球儿为皮蛋儿)。所以,这跳绳儿就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具了。放学后,孩子们到山里拔草时,也会用野草编草绳儿玩跳绳儿,孩子们称这为“跳草绳儿

近些年来,从城市到乡村,孩子们已很少玩跳绳儿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游戏——跳皮筋。皮筋是长约五六米的环状橡皮条儿,玩时,两人扯皮筋或者将皮筋固定在两树干之间,供一人或数人跳。跳的基本动作有点、迈、转、绕、掏、摆、勾、压等。其皮筋高度从脚踝开始,依次沿膝盖、臀、腰、胸一直移到颈部。越高难度越大,越容易失误。跳皮筋时要求跳者动作连贯协调,舒展轻盈,富有节奏感。儿童跳皮筋时,还多哼唱一些与之相关联的即兴儿歌,如:“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别有一番情趣。

24、撂手绢

“撂手绢”也叫“丢手绢”。记得上小学时,在体育课上老师经常组织学生玩这种游戏。玩的时候,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儿,另一个学生拿着一块小手巾不停地绕着坐着的学生跑,边跑边偷偷将手巾撂在某一个学生的背后。如果这个学生没有觉察,等撂手巾的学生再一圈儿跑过来,就把这个学生“捉住了”。这个被“捉住了”的孩子就要走到圆圈儿中间唱一支歌儿,然后同那个撂手巾的学生互换角色。在撂手巾的学生绕着大家跑的同时,坐着的学生要边拍手边齐声唱道:“撂,撂,撂手巾,轻轻儿撂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打电话,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这种游戏既活泼有趣,又可训练儿童的反应能力,所以,在民间一直很流行。

25、狼吃小羊

狼吃小羊”有些地方叫“狼吃猪娃”或“老鹰抓小鸡”,也有叫“老虎扬尾巴”的。游戏开始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老狼”,一人当“老母猪”,其余的当“猪娃”。游戏开始后,众“猪娃”依次在“老母猪”身后牵着衣服排成一队,“老狼”在前面做出要扑食“猪娃”的样子,“老母猪”极力保护身后的“猪娃”,“猪娃”们则在“老母猪”的身后左躲右闪,做出惊恐的样子,并发出一阵阵的尖叫。如果“老狼”用手拍着一只“猪娃”,这“猪娃”便要从队列里退出来,算是被“老狼”吃掉了。玩的过程中,如“老狼”累了,喘气休息时,“老母猪”便会带着众“猪娃”一齐挑逗“老狼”。“老狼”被激怒后,便又扑起“猪娃”来。等到“老母猪”身后的“猪娃”都被“吃”光了,一场游戏便也结束了。然后重新分配角色,开始新的一轮游戏。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玩这种游戏时,不小心把一个名叫“奔儿”的女孩子从打麦场的场畔上甩下去了。好在这场畔并不高,这“奔儿”也没有被摔伤,孩子们虚惊了一场。这以后,孩子们再玩这种游戏时,就格外地小心,老怕再把哪个孩子从场畔上甩下去,造成意外的伤害。

26、打麦青

“打麦青”是一种古老的游戏,古代称“挑急急令”。参加这一游戏的孩子多在十人以上,分成两队,两队间划一界线。游戏开始后,一队说:“金斗斗,银斗斗,谁买我的花狗狗?”另一队说:“我买!”一队问:“买几只?”另一队说:“买两只!”答完,便选两个力气大者跑到一队中去拉人。此时一队的人极力阻拦,不让把人拉走。如若拉过界线,被拉者即归降到拉者的这一队了。然后两队更换角色(即一队改为买者,另一队变为卖者),接着进行下一轮游戏。游戏结束时,哪一队人多便为胜方。

另一种玩法是:两队人各牵手而立,挑战的一方喊道:“打麦青,麦青开,叫××上马来!”此时,被点名的孩子便跑过去猛闯对方的防线。如果能将对方孩子们牵着的手闯开来,就为胜,就要拉对方一个孩子回到自己的队列中来。如果闯不开对方的队列,则作为俘虏,加入到对方的队列里去。接着由另一队挑战,继续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哪一队的人数多,哪一队就是胜者。

27、过城门

“过城门”的游戏参加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可十余人。游戏开始后,所有参加游戏的孩子手牵着手站成一排,由队首和队尾的两个孩子相互问答:“城门城门几丈高?八十八丈高。骑马,带刀,让我家小孩过一关?过一关!”问答完后,队首两个孩子把牵着的手举起来,让队尾的孩子领着孩子们从手臂下鱼贯而过。按着,再进行问答,再进行穿行。最后,所有的孩子都用手臂相互套成了一个整体,围成了一个圈儿。这时,由两个孩子开始一问一答道:“城门城门锁住了?锁住了!用钥匙开嘛!开不开!用笊篱捞嘛!捞不开!用老锤捣嘛!捣不开!天上下来鸡蛋黄黄涮——”,听到“涮”字,孩子们赶快一齐松开手来,四散跑开,生怕被原来队首的那个孩子捉住。倘被捉住了,就要接受“弹脑瓜”的处罚。

28、抬轿

取两根长五尺左右的粗棍子,由两个孩子扛在两只肩膀上,另一个孩子骑坐在两根棍子上(就像南方人坐“滑杆”一样),孩子们称这为“抬轿”。玩“抬轿”轿夫最苦,坐轿者最“牛”。所以,玩的时候,多不愿当轿夫,都想当坐轿的。为了公平,玩者就不断地互易角色,直到每一个孩子都能当一回轿夫,都能坐一次轿子为止。还有一种玩法是:两个孩子用双手扼住对方的手腕,然后让另一孩子骑坐在这联接在一起的手臂上,到处跑动。这种游戏可能是旧时迎亲娶亲仪式在儿童游戏中的反映,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29、滑冰

冬天的冰滩,是孩子们的乐场。孩子们在冻为坚冰的河面上划冰车、打陀螺、踏冰礤、打滑溜儿,玩得很是开心。在冰面上,孩子们玩的最多的是滑冰。滑冰有几种滑法:一是坐在冰车上(孩子们称冰拖子)靠冰锥儿使劲,往前滑行;一种是踩两块冰礤(即两块木板,下面钉有铁条),然后用一根顶端钉铁锥的棍子像撑船一样向后使劲,使人飞速向前滑行;再一种简便办法就是坐在一块石头上,由另一个孩子在身后用力推动,然后向前滑行。滑冰时最怕滑入洇水中(从冰层下面泛上来,或流淌至冰层上面还没有完全冻结的冰水,俗称“洇水”)。倘滑入洇水中,鞋子和裤腿就会被浸湿,回家后就会挨大人的打骂。一次,一个孩子不小心,一个仰面朝天摔倒在了有着洇水的冰面上,身上的衣服全被浸湿了。他害怕回家后挨打,就叫别的孩子用干土面儿给他整衣服。结果非但没有整干衣服,反而把衣服整得泥污不堪。后来,他又找来些柴禾,烧着烘烤衣服,结果又把棉袄燃着了,把肚脐也烧伤了。他吓得大哭,于是撒腿就向家里跑去了。

我小时候也曾做过一个冰车儿,也经常到冰滩上去疯玩。有时看着别的孩子踩着冰礤儿快速滑行的样子,很羡慕,但就是不敢尝试,老怕被摔个仰面朝天,半天爬不起来呢!

30、敲泥鼓

小时候遇红白喜事,见吹鼓手中那个敲鼓的敲打着动听的鼓点儿,很是羡慕。就想,多咱让自己也敲一阵子,那该多好。敲不上真正的鼓子,就想着法儿自己做一个。于是就同伙伴们到河湾里去挖胶泥,然后将这胶泥反复搓揉,直至黏性十足了,就带回家,做成一个圆圆的鼓圈儿,让它慢慢变干。什么时候泥鼓圈儿干透了,就央求大人和一点稀面糊,然后将稀面糊涮在废纸上,再一层一层粘蒙在泥鼓圈儿上。这样,当这蒙着的纸晒干后,用筷子敲击,就能击打出清脆的鼓声来,孩子们称这为“敲拨浪鼓”,虽然它的形状、大小都与“拨浪鼓”不同。这样的泥纸鼓不经敲,只能轻轻地敲击;一旦用力过猛,那鼓面就会被敲破。鼓面一破,就敲打不出声音了。

31、玩风葫芦

“风葫芦”有多种玩法。一是将一节长五寸左右的高粱秸两端各粘一块一寸见方的红纸片儿(方向相对),然后将这节高粱秸的中间挖一小孔儿,用一小节呈“丫”形的柴梗,穿插在一根长高粱秸的顶端。玩时,玩者平端着这简易“风葫芦”迎风快跑,这时,粘有红纸片儿的高粱秸就快速转动起来,形成一个红色的圆圈儿。另一种是用高粱秸皮儿编织一个呈螺旋状的圆形“风葫芦”,装在一节高粱秸的顶端,然后迎风快跑,这圆形的“风葫芦”就会飞速转动起来。再一种是,取一颗核桃,在核桃的上下两端对称地挖两个小孔儿,然后将里面的核桃仁掏干净。再在空核桃壳的肚子上开一小孔儿,用一节细筷子插入核桃上下两孔,在筷子的顶端楔一片狭长的木片儿,并将一根细麻绳儿穿入核桃肚子上的小孔儿,一头儿拴在筷子上,一头儿露在外面用于扯拉。玩时,先转动筷子,让麻绳儿缠绕在筷子上,然后用力猛拉麻绳儿,这样,筷子就快速转动起来,楔在筷子顶端的小木片儿就旋转成一个圆圈儿,同时,还会发出“呜儿呜儿”的声音,很好玩。

32、跳鞋

跳鞋是农村孩子最爱玩的游戏。跳鞋多在春夏时间进行。游戏开始前,先在地面上划一条横线,作为界线。然后,所有参与玩耍的孩子各脱下一只鞋,分别往界线处投,谁的鞋离界线最近,谁就是第一名。这样,依次排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作为跳鞋的先后顺序。游戏开始后,所有参与游戏的孩子把自己的两只鞋全脱下来,按每只与每只之间一尺左右的距离,排列成一长溜儿。然后,由第一名先跳。跳的规则是先绕鞋列跳一圈儿;再以“S”形行进路线绕跳过每一只鞋;最后,顺着鞋列跳过每一只鞋。当跳到鞋列的端点时,将端点处的那只鞋踢出界线。然后再重复以前的动作,继续跳,继续踢。什么时候将鞋全踢出了界线,就算是胜利了。在跳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用单腿跳,并不得触碰每一只鞋,否则,就是犯规,得由第二名来跳。倘第二名也犯了规,则由第三名接着跳……当所有的鞋全被踢出界线后,则由踢出鞋最多的孩子将所有鞋搂在怀里,往一些隐蔽处匿藏。匿藏好后,则由一只鞋也没有踢出的那些孩子去寻找。什么时候所有的鞋都找着了,再进行新一轮的游戏。这种游戏不需制作玩具,只要脱下自己的两只鞋就可以进行了,所以,简便易行,很受孩子们喜欢。

33、打秋千

打秋千的活动在清明、寒食时节展开,有运动和娱乐的功能,也兼有信仰上的原由。

“秋千”的搭架,竖两根粗壮的立柱,加两对交叉的托梁柱,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结实地绑扎粗壮横梁。 拴秋千绳的环子用蜡条圈,穿套在梁上,名叫“拘”。打秋千之前,抓住两条绳上的两只拘向外甩开,名为“撇拘”。这种可移动的拘,就叫“活拘”。秋千初立,在立柱上贴对联,如“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横梁贴批,如“上梁大吉”。 有的还烧纸、焚自扎的“姑姑”,俗传可避免摔伤事故,以保平安。秋千,俗称“悠千”,游戏于秋千之上,叫“打秋千”(“打悠千”),或又称“驱秋千”,“驱”,是用力躬身、屈腿、下蹲、直起、 挺身、扩胸一系列连续动作的总称,这是订秋千的最基本的动作。若自己“驱”不起来,靠别人执绳荡起,则名为“送”。秋千荡起,两拘会逐渐向横梁中间靠拢,这叫“并拘”。按习惯,“并拘”之后要停下来让给别人。 大秋千的花样很多,如“独立”、“独坐”、“单人跪驱”、“捞鱼摸虾”、“拾物件”、“悬棒槌”、“驱双站”、“一驱一”、 “打胖孩儿”、“逛花园”、“青石板”、“串花心”等。有的动作还办以歌谣,如“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翻过来”。

34、翘翘板

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然后架在支柱上,两人对坐两端,轮流用脚蹬地,使一端跷起,另一端下落,如此反复,游戏以取乐。

突然发现自己还会这么多技能,真是被埋没了。哈哈......

阅读639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