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抑郁的区别

来源:中华大课堂

近几年,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和抑郁在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大家都很担心,但又分不清两者间的区别,特别是当医生说你有焦虑或抑郁时,马上感到问题很严重。其实,了解焦虑和抑郁并能够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的很重要。现在就教您如何用3个字既快速又简单地区分焦虑和抑郁。

焦虑:高—生—前

“高、生、前”,即是焦虑的核心表现。

焦虑的人能量高于常人,主要表现在“脑袋”和“身体”上。所谓“脑袋”,就是想法太多,脑子高速运转。担心身体健康,害怕别人笑话,恐惧某些场合,顾虑意外发生。所谓“身体”,就是功能亢奋,比如心跳快,血压高,手抖多汗,坐立不安。

焦虑的人求生欲望很强,其核心是“怕死”,比如关注身体不适,反复去医院检查,担心染病而反复洗手,担心意外而检查门窗。

所谓“前”,就是表现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开始“杞人忧天”。比如,考试,考前紧张、担忧就是焦虑的表现,考后出现紧张担忧的情绪多是抑郁。

抑郁:低—死—后

抑郁的人能量低于常人,同样也是表现在“脑袋”和“身体”上。“脑袋”能量低,是指脑子转得慢了,想法少了,不想说话了,没有兴趣了。而“身体”能量低,就是功能减退,活动减少,比如没有力气,不想外出,吃不下,睡不着。

抑郁的人有可能出现自杀倾向。如果觉得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甚至考虑到了自杀的方式,就必须要尽快到医院看医生。

考试前是焦虑,考试后是抑郁,为什么呢?焦虑是指“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而抑郁则是源于丧失(loss)。比如,怕乘电梯(幽闭恐惧症)、怕去高处(恐高症)就是焦虑;而失恋,失学,丧偶,退休容易导致抑郁。很明显,焦虑是在为没有的事情担忧,而抑郁则源于曾经拥有现在失去的情绪。

不过不要担心,偶尔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都是正常人的正常情绪,多数时候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是如果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就要高度重视了。

必须就医的10种状况

无论是焦虑还是抑郁,如果有以下表现,建议您必须及早到医院就诊。

⒈觉得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甚至有时已经开始考虑具体的自杀方式,并且着手准备(比如积攒安眠药)时,一定要及早求助于医生。

⒉吃不下饭,体重明显减轻,做了相关检查比如胃肠镜、肿瘤指标等却无明显异常。

⒊睡不着觉,躺在床上半小时还不能入睡;或者早上比平时早醒1~2小时。

⒋身上有各种不舒服,比如疼痛,尤其部位不固定,性质不明确,而反复检查却找不到病因。

⒌工作经常出差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自觉反应迟钝。

⒍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多思多虑,各种担心,难以控制。

7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多汗,手抖,心慌,却检查不出病因。

⒏血压持续升高,服用各种降压药无效,尤其紧张担心时更高。

⒐在某些特定场合会紧张担心,恐惧害怕,如社交场所,当众发言,或空旷场所,高处,密闭空间(地铁、飞机、磁共振等)等,并且主动回避去这种地方。

⒑无原因无预兆突然发生心悸,气透不出,觉得自己要死掉了,担心心脏病发作,担心失控,有强烈的恐惧感,检查无明显异常,约半小时自行缓解。

怎样摆脱焦虑

在焦虑情绪不算太严重的时候,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自我调节的。

首先,找到导致自己焦虑的原因。

病例分析:

比如,某40几岁的男性,近一个月来特别紧张,常觉得胸闷心慌血压升高,担心自己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随时都可能死去,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到,他的一个同事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亡,患者继而出现心脏的各种不适,反复检查却查不出问题,愈发地担心自己得了严重的疾病。这时候可以通过引导他意识到自己的过度担心与同事的突然去世有关,看清了背后的原因,他的焦虑才有可能减轻。

其次,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有效放松。焦虑情绪的核心是“紧、绷、抽”,有的患者头部紧张性疼痛,有时像戴了个紧箍咒,有的患者背部像背了一块板,这时候就需要放松。怎么放松最有效呢?比如慢跑、瑜伽、太极等。但要注意的是,有焦虑情绪的人常有求完美的倾向,运动时会给自己定个比较高的目标,结果反倒又给了自己压力。所以,运动一定要适度而不要过度。

最后,就是随时要把焦虑情绪宣泄出来。比如,通过和家人交流,与朋友聚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焦虑症,自我调节能起到的作用有限了。在自我调节之外,还需要寻求更专业的帮助。找一位专业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医生会根据焦虑症的类型、病期、症状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焦虑症的治疗以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为主。这里重点介绍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或行为治疗包括放松训练、焦虑控制训练和针对性的暴露疗法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与躯体不适。并非所有人都会患上焦虑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其中有一类人特别“容易担心事儿”,凡事习惯于往最糟糕的结果去想,或者过分追求完美的人、比较在意别人看法的人、过度关心身体健康的人相对更容易患上焦虑症。另外,患有某种躯体疾病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也容易出现焦虑症。

面对焦虑症患者,周围的人要做的不是鼓励他去面对压力,而是体谅他、允许他的回避与自我保护,待他通过专业治疗缓解后,再去做一些恰当的鼓励。

阅读627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