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六首政治讽刺诗

来源:中华大课堂

1《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首《马嵬》(其二)大家都非常熟悉,是李商隐所有描写唐明皇与杨玉环的诗歌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方士远在海外苦寻杨玉环的灵魂,他生还未可知,此生就要结束了。当初逃往蜀中的时候只能听见禁卫军深夜巡逻的梆子声,再也听不见宫中卫士报告天亮的唱晓声与计筹声。大军行至马嵬坡的时候突然停止行进,要求唐明皇处死杨贵妃与杨国忠,而在战乱发生之前李杨二人还曾在七夕时许下生生世世为夫妻的誓言。何其可叹呀!唐明皇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最终却保护不了心爱的女人,尚且不如普通百姓!

  纵观这首《马嵬》,李商隐通过每一联的鲜明对照:他生与今生、安逸的宫廷生活与狼狈的逃亡生活、如今的迫死与当初的誓言、天子的无奈与普通百姓的快意,表达了对于唐玄宗失政的极度痛心,同时也对“马嵬坡事变”、唐玄宗本人以及唐李二人耽于享乐、荒淫误国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同时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动荡、人民流散这一历史悲剧的深沉叹息。

  李商隐写了两首《马嵬》,同样是在描述“马嵬坡事变”,但是一首广为流传,一首却显得黯然失色。

2《马嵬》

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

玉辇何由过马嵬。

  “冀马燕犀动地来”是说安禄山举兵造反,顷刻之间兵临长安城下。“ 自埋红粉自成灰”是指唐明皇在反叛军的逼迫之下,只好仓皇出逃,在马嵬坡被迫杀死杨玉环以平军心。李隆基亲手埋葬了红颜知己,不久之后自己也郁郁而终。

  诗中最后两句是李商隐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评判:唐明皇若是真的觉得杨玉环倾国倾城,皇帝的车架又怎会仓皇逃向马嵬呢?这两句以反问的方式发出质问:杨玉环如果真的价比一国的话,唐明皇完全可以舍弃天下,选择与美人长相厮守。抑或者说若是“安史之乱”真的意在杨玉环,那李隆基只要将杨玉环拱手奉上就可以将战争消弭于无形了,何必逃离长安呢?这其实是在说杨贵妃并非真正倾国倾城,而李隆基因为沉迷于杨贵妃而使国家陷于危乱是一件多么失智的事情啊。

  这首《马嵬》(其一),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触概括了反叛发生、仓皇出逃、马嵬事变、赐死贵妃、明皇病终的历史事件,又直指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唐玄宗本人的好色昏庸,而并非是美色本身,语言委婉,富有哀情,立意深刻。

3《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沉醉寿王醒。

  如果将《马嵬》(其一)的讽刺称为辛辣的话,那这首《龙池》就可称之为不留情面了。

  虽然身处晚唐,唐明皇也已经作古几十年,但是这一时期的文人对于唐明皇依然采取了为尊者讳的态度。前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后有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们或是注重描写李杨爱情故事,或是注重描写贵妃昔日的恩宠。大家不约而同地略过了唐明皇霸占儿媳的丑陋事实。就连《长恨歌》中也只一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就匆匆带过。

  然而事实是当时杨玉环嫁给寿王已经足足五年了,而唐明皇霸占杨玉环的时候也已经五十多岁了。

  唐玄宗在兴庆宫的龙池宴饮享乐,声色犬马,直至深夜方才作罢。宴会期间的荒唐情景难以想象,只见薛王喝得酩酊大醉,朦胧之中看见婶娘江采苹过来敬酒就偷偷调戏了婶娘。与薛王沉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寿王:这样纵情享乐,“欢饮达旦”的情况下寿王竟然夜不成眠。原因自然不言而明了。

  这首《龙池》不加讳饰地揭露了唐玄宗霸占儿媳的丑行。

  后人评价李商隐:“诗微而显,得风人之旨。”也就是说这首《龙池》写的既显又微,描述得浅显易懂,讥讽之意却又引而不发。可以称得上是讽刺诗中的上乘之作了。

  很多人喜欢将《龙池》与《骊山有感》放在一起比较。

4《骊山有感》

骊岫飞泉泛暖香,

九龙呵护玉莲房。

平明每幸长生殿,

不从金舆惟寿王。

  骊山的温泉修建的十分奢华,是皇亲贵眷享乐的好去处,唐明皇与杨贵妃身处长生殿,每日形影不离,如胶似漆。皇亲国戚都云而从之,不愿意去往长生殿的恐怕只有寿王了。

  与《龙池》一样,这两首诗都是以寿王作为切入点,通过揣测寿王的行为与心理活动来反衬唐明皇霸占儿媳这一行为的失德。

  但是相比之下,很多人都认为《骊山有感》不如《龙池》。为什么呢?“不从金舆惟寿王”写得太直白了,比“薛王沉醉寿王醒”少了几分婉转,反而落了下乘。

  “安史之乱”真的是一件对唐朝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唐朝由此陷入了藩镇割据之中,政权混乱,宦官乱政,大唐也从繁荣兴盛转向衰败低迷。寥寥几首诗怎么能够抒尽胸臆呢?

  于是,李商隐又写了两首《华清池》:

5《华清池

朝元阁迥羽衣新,

首按昭阳第一人。

当日不来高处舞,

可能天下有胡尘。


6《华清池

华清恩幸古无伦,

犹恐娥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

只教天下暂蒙尘。

  在这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也是李商隐在“唐明皇系列”描写中的常用手法。

  “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中巧妙的将杨贵妃的舞蹈与安禄山叛军的“烟尘”联系起来,暗示了事物内在的联系。也表达了作者批判以及代为追悔的情感。而在“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下暂蒙尘。”一句中更是将蛊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褒姒与杨玉环联系在一起。明写美人误国,实讽好色失政。由此可见这两首诗的构思巧妙,以及李商隐诗风中的绵里藏针。

  李商隐的六首“唐明皇系列”诗歌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对唐明皇进行了讽刺。

  如果将《马嵬》二首认做从李隆基的视角来进行政治讽刺的话,那《龙池》与《骊山有感》就是站在寿王里瑁的角度揭露了李隆基的丑陋行为,而《华清池》二首则侧重于描写杨贵妃进而批判李隆基。

  六首政治讽刺诗,三个人物角度,表现了李商隐非同寻常的艺术构思,体现了朦胧含蓄的审美情趣,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与时代意义。

阅读1102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