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

来源:中华大课堂

对我们来说,阅读经典能够吸取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底层逻辑,能够在反复阅读中建构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让我们具有脱离对以往的依赖破局而出的能力,而这些才是一流的智慧。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的经典著作。

例如:

曹禺《雷雨》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苏轼《定风波》 李清照《声声慢》

班固《苏武传》 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请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请你从上述六篇文章中任选一篇,联系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为你将要参加的学校读书会写一篇发言稿,谈谈重读这篇文章带给你的思考与体会。

2、请你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个体而非社会/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社会而非个体”为辩题,任选一方,写一篇辩论陈词。

3、请以“经典阅读之美”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设定的“学习探索情境”指向学生个体开展的语文学习活动——阅读经典,但材料对“经典”的外延做了两次窄化,第一次窄化为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著作,第二次窄化为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六篇文章。这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触发点,脱离此出发点就会沦为话题式写作。

2.典型任务限制。材料设定的写作任务有三:

任务一:限定考生必须“从上述六篇中任选一篇”展开论述;“联系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要求考生所选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要与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贯通;“为你将要参加的学校读书会写一篇发言稿”,限定体式为发言稿,写作对象是全校学生,写作时要体现出交流的意识;“谈谈重读这篇文章带给你的思考与体会”,强调的不是“阅读”而是“重读”,那就要有在原来阅读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这是思维上的一个限制。

任务二:“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个体而非社会/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社会而非个体’为辩题,任选一方,写一篇辩论陈词。”“任选一方”,限定考生要从两则辩题中任选立意角度,而不得另选角度写作;“写一篇辩论陈词”,既是辩论陈词,就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针对对方的观点展开批驳,甚至还要预设对方的理由加以批驳。

任务三:“以‘经典阅读之美’为题目”,即题目不可更改;“写一篇议论文”,限制了文体;“经典阅读之美”亦限制了内容和主旨。

3.价值判断限制。命题立足于新课标要求,凸显阅读的价值,让考生重新审视经典阅读,在阅读中建构精神世界,培养智慧和审美情趣,并能用以指导人生实践,这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应对生活实践问题情境的学科素养。

开放性

1.任务选择自由。题目给出了三个任务,考生可进行精准比较,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做出个性化的选择。

2.立意角度开放。若选择任务,可从上述六篇文章中任选一篇展开谋篇布局,六篇文章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立意可由考生自由决定,如可在阅读中吸取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底层逻辑,可借助阅读建构精神世界,也可通过阅读获得脱离对以往的依赖破局而出的能力;若选择任务‚,“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个体而非社会/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社会而非个体”,两个观点考生可任意选择,见仁见智;而第三个任务,立意角度更为开放。

3.论证选材开放。本题材料提供了三个写作任务,考生不论选择哪个任务展开行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知识储备进行写作。考生应深入挖掘所提供的六部经典著作,从中提炼出个性化的论点,对个人文学阅读知识储备中的经典著作材料进行梳理归纳,进而展开论证。行文时要联系自身实际,因考生气质、爱好各异,故写作更具开放性;同时,考生生活阅历不同,对现实的体验不同,认知各异,选材自然会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解题

试题采用“具体情境+任务驱动”的模式命制,在材料选取、设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与高一语文教学高度契合。试题情境注意联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试题发掘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著作资源,让学生感受经典,品评人物,观照现实,从中体会古今中外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在人物对照中实现个人品德修养提升,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树立问题意识,紧扣经典,就事析理,不能随意借题发挥,更不能套作、宿构。

任务一:

1.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选择《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2.一蓑烟雨任平生。(选择《定风波》)

3.读苏武,悟国魂。(选择《苏武传》)

4.亡国之音声声怨。(选择《声声慢》)

5.哈姆莱特是一个思想者。(选择《哈姆莱特》)

6.雷雨声声,揭幕大时代。(选择《雷雨》)

任务二和任务三略

1.一流的智慧。(忽略任务,没有从六部经典中任选一部行文)

2.我看经典。(大而无当)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转移话题)

4.倾听来自底层的声音。(偷换概念)

英雄的悲剧,时代的挽歌

对方辩友、亲爱的同学们:

在这里,我申明我方观点: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社会而非个人。

《哈姆莱特》之所以成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不仅仅在于作品最后的悲惨结局,还在于作品带给人们的沉重反思,对哈姆莱特命运的反思,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整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悲剧根源,不应归咎于个体,而应归因于时代。英雄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挽歌。

英雄的悲剧,时代的挽歌,首先体现在哈姆莱特对那个没落时代的斗争上。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哈姆莱特所处的时代是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那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时代代表洛劳狄斯掌握着国家的权力,拥有朝廷的力量;同学、恋人、母亲私欲泛滥;而哈姆莱特则孤身一人。哈姆莱特“被要求去作不可能的事,这事的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新人文主义的英雄,即使充满了复仇的怒火,他也不滥用暴力。虽然最终为父亲报了仇,但还是被奸人所害。正如堂吉诃德,挺起长矛,勇敢地挑战“风车巨人”;又如林黛玉、贾宝玉,无论怎么抗争,也难为那个时代所容。时代悲剧是注定的。但是,英雄就是英雄,虽则失败,却奏响了那个没落时代的挽歌。

英雄的悲剧,时代的挽歌,还体现在哈姆莱特所受时代拘束的个性上。

庄子云:“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哈姆莱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接受了那个时代“良好”的教育。哈姆莱特眼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因此当他的父亲死亡、母亲又马上嫁给叔父,父亲托梦告诉哈姆莱特是克劳狄斯害死了他,他才开始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正如我们不能期望宋江能带领好汉们建立“农民政权” ,也不能期望别里科夫奋勇摆脱沙俄时代的“套子”一样,哈姆莱特也摆脱不了那个时代、阶层套在他身上的“套子”——延宕、软弱、犹疑。时代赋予他的个性弱点,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悲剧的英雄,也让人开始怀疑那个社会制度,再次奏响了那个时代的挽歌。

正方得出“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在个体而非社会”的结论,是因为只关注文本小语境,而忽略了文化大语境,如果我们去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处于这一时代的作者的思想,作者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就不会把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局限于人物自身。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阅读875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