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

来源:中华大课堂

一、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1.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以“万岁山”作为全城的中心点。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4.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录了我国手工业成就。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明朝末年,徐光启关于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的著作《农政全书》。

6.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占有重要地位。

二、明朝经济

1.清朝的闭关锁国:

原因: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当时西方的殖民统治者正向东方扩张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

评价: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____五世赐予“____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____、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____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5.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 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成为亚洲的国家。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黄色人种——亚洲;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捕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

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城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7、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战役: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8、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举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重要人物:忠臣廉足

3、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5、伊斯兰教建立的作用:尊重一神“真主”安拉,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

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基 督教。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其 督教会成为西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主要事件:751年宫相“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13世纪,教会建起“宗教裁判所”。

5、10世纪,欧洲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威尼斯、牛津、曼彻斯特。

6、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7、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8、15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

第六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地区建立了波斯帝国。前5世纪,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最后希腊战胜波斯,史称希波战争。

为纪念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中的长跑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发展起来,并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他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罗马帝国,多次发动战争。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充满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6、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甘英出使大秦。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次产业革命,他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二)为什么要进行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增加商品产量,人们想法设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三)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进行的前提条件:

17世纪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四)工业革命的大致过程:

1、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18世纪60—70年代,先后发明了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80年代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些提高了纺纱和织布的效率和质量。

2、1785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后来,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也很快采用了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

4、机器的大量使用和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汽船和火车机车相继问世。(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5、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五)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阅读1004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