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议论文结构训练

来源:中华大课堂

(一)基本结构

递进式分层论述结构要求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例文】                     孤独与幸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中心论点)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诠释论点,回答“是什么”)

孤独是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分论点一回答“为什么”)

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议例)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回答“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议例)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分论点三答“怎么样”)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议论)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例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议论)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联系实际)

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辩证思考)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结论)


(二)层进式议论文的三种结构

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式

这种模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分论点①:是什么(由材料提出,存在什么问题(现象、表现))

分论点②:为什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源、实质))

分论点③:怎么样(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危害、后果))

分论点④:怎么办(联系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解决问题)

分论点⑤:会怎样(说明方法的意义)

【例文1】                     雕琢心中的天使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何谓“天使”呢?天使就是心中向往的东西,渴望实现的美好的东西,正如你的理想。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用心地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你手上的雕刻刀,把天使雕刻出来,展现出来。“天使”展现了微笑,理想之花绽放着光彩。(是什么)

理想是你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灯,理想是你在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理想还是你焦急干渴时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我们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为什么)

那要怎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雕琢心中的天使呢?

实现理想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刘翔,一个代表速度的名字,已经载入田径史册。他从参加110栏比赛开始,就有着与世界短跑名将同台比赛的理想,同时他为实现理想而努力。跨越一道道栏,战胜一个个障碍,他用毅力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实现心中的理想。

实现理想需要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坚持。撒切尔夫人,一个被誉为“铁娘子”的女人,她不畏惧政治场上的黑暗和腐败,凭着一个弱女子的勇气和坚持,终于入主英国唐宁街十号,实现了她当首相的理想,把心中的天使雕琢出来。

天使总是美好,但天使不容易展现出来。要使天使成型和理想成真,不能缺少一颗认真的心。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他们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了提炼钋和镭元素,他们日日夜夜焚膏继晷地在实验室工作,忘记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终于提炼那两个饱含汗水的元素,他们实现了理想,雕琢上心中的天使。

天使之美,犹如春天争芳斗艳的花儿,理想之美,犹如夏天郁郁葱葱的树儿。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们需要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和一颗专注的心,只有这样,天使才能成型,理想才能成为现实,才能看到天使的美丽和理想的光彩。(怎么样)




【例文2】             专心致志   方能成功

--读《弈秋》有感

读罢《孟子·弈秋》颇有感触。二人学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否则一无所成。

迄今为止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有一次在进行提炼镭元素的研究时,她的同学在她身后垒起十多张椅子她竟毫不觉察。做事到如此专心的地步,令人称叹。可以说,居里夫人的成功也许有许多因素,但专心致志不能不说是她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写作诗文有许多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思考成熟的。南宋著名学问家朱熹治学要求自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要求自己“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这里“三上”“三到”“三此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也就是专心致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没有此种专心致志的品德,能成为大学问家吗?

也许我们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钓鱼时,一会儿捉蟋蟀,一会儿种蝴蝶,最后连一条鱼都有没有钓到。其实,这个故事同《孟子·弈秋》阐明了同样的道理:做事如果不专心致志,将一无所成。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致志呢?我以为,首先要热爱这项事业。非此,无动力,更谈不上专心致志。运动员在训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跌打滚爬,几多汗水几多伤。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炽热的爱,是很难一心一意做到底的,更谈不上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其次,还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贝多芬成了音乐家后,失去了听觉,但他却“扼住命运的咽喉”,锲而不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创作,被誉为一代“乐圣”。如果没有此种对音乐和旋律的专心致志,也许早已躺在安乐椅上坐享其成了。

今天,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诱惑颇多,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热爱这项事业,都有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唯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评析】作者用层进式结构形式,先提出“做任何事要专心致志,否则一事无成”这一论点,接着分析“专心致志”的必要性,然后综合起来,给以解决的办法,层次清楚。


2.“前提——途径——方法”式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   严于解剖自己

1. 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 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变式:

   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

   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

③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


3.“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式

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面对中性的概念,或者是待评价的现象,可用“摆现象——析本质——找原因——找办法(辩证论)”结构。

【例文1】                    给爱一点空间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孩问她的母亲:“怎样才能使爱天长地久?怎样留住爱人的心?”母亲无语,她默默地弯腰,从沙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她双手平摊,沙粒在她的掌中稳稳而立,一滴也未漏出。突然,母亲双手紧握,用力挤压掌中的沙子,许多沙粒从她的指缝间滑落。当她再次向女儿摊开手掌时,掌中的沙粒已所剩无几了。她望着惊讶又疑惑的女儿,说:“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一个自由的空间,过多的爱和压力会使爱窒息”。(摆)

听完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方式却各有千秋。不能否认有些爱的方式只能给你爱的人带来禁锢和伤害。(过渡)

报纸上曾经多次报道过“巨型婴儿”的故事。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异常兴奋。对孩子千娇万宠,一直让他睡在摇篮里,不管孩子实际年龄是多少,还把他像婴儿一样呵护着。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夫妇俩的生命,当警察走进他们的家时,被一个躺在巨型摇篮里的“巨型婴儿”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处理这个已是青年的“婴儿”。他既不会自己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自理能力为零,不知如何走完剩下的大半人生。(危害)

夫妇俩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他们如此溺爱他,却毁了他本该灿烂美好的一生。孩子如同美丽的鲜花,把他们放在温室中培养,虽然避过了风雨,却使他们越发娇嫩,不小心受到一丁点伤害,就谢了。而真正经历过风雨的野玫瑰,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昂首屹立,常开不败,绚丽多姿。那么,深爱着孩子的父母呵,何不给孩子一个空间,一次机会,让他们自由的穿越风雨,展翅九天?(析根源)

据说,鹰都在悬崖上筑巢,巢中先铺一些荆棘,然后再铺大量的柔软的干草,以免伤到小鹰。当小鹰慢慢长大后,老鹰就渐渐拿去干草,小鹰自然受不了刺痛,都退到巢边,这是老鹰就把她的孩子们推下山崖,迫使它们自己飞起来。求生的欲望使小鹰们扑腾着起飞,从而学会了飞翔。我们难道能说鹰妈妈不爱小鹰吗?不!她是爱孩子的。正是因为爱,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让它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尽早自立,展翅九万里,一跃上青天。(对比)

有人曾说:“自由是爱的空气,禁锢会使爱窒息,赐予是爱的雨水,泛滥会把爱淹没。”不要用热烈的心炙烤鲜花,因为这样它会凋谢,不要强加给琴弦一个它不能承受的力道,因为这样它会断掉。给爱一点空间,让你爱的人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指方法)

【评析】本文典型地运用“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逐步深入,从而揭示爱需要空间和自由。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例文2】                   “抄袭”之我见

抄袭,自古有之。唐宋兴科举制度之时,舞弊者不尽其数,亦屡禁不止;论当今,舞弊手段更是五花八门,高科技亦助长其嚣张气焰,乃防不胜防。再观国外,以抄袭为耻,以独立为荣,何也?是考生之过,还是制度之过,抑或是人之价值观之过?(现象)

我以为谁之过不甚重要,但若任其发展,必将贻误国之发展,腐蚀国之栋梁,所以,应究其因,从本质治之,方能斩草除根,收益良好。(危害)

今之抄袭,乃国民价值取向之过。自科举沿袭至今已有千年,无论为名为利,都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制度深入人心,而人们求功求名之心日益急切,于是便不顾后果,抄袭乃其中之一手段。我以为,应对国民多多进行诚信之教育,诚信乃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应当继承;若不如此,国民价值观严重扭曲,那么无人将有真才实料,会去创新奋斗。博士论文也仅是一张空纸,教育的意义何在?是让少年学有所成,而非“学只有抄”。所以,改正国民价值取向是重中之重,唯有改正其思想,才能扭转抄袭现象。(根源一)

今之抄袭,亦是制度之过。无论是高考,公务员考试或者是研究生考试,更多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抄袭,却让真正的才子名落孙山,让庸才脱颖而出,这却是完全不符合考试之目的。因此,我以为要消灭抄袭现象,应当适当改正制度。考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非学习是为了考试,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反抄袭”与“反反抄袭”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若将笔试改为更多的面试,考生又从何处抄起?所以,制度的建立亦承担一部分责任。(根源二)

今之抄袭,乃是人之过,家长之过,法律之过也。若法律对抄袭者严惩不贷,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前仆后继;家长若不重视考试结果,重视诚信教育,考生的抄袭也会减少许多;人心若能有所满足,不过分追求名利,“姚抄抄”和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现象亦不会发生。所以今之抄袭,给国人思考许多,我们应当明白,杜绝抄袭,应从自己的观念开始。(根源三)

今之抄袭,谁之过,我们不能枉下定论,但若能仔细反省,国人应当学会诚信二字。“诚信”二字吃透,“抄袭”现象消失也便马到功成。(指方法)


(四)实战训练

【材料】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分析】

构思一:理性看待“被需要”

1.产生的原因:“被需要”是由人的性质决定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有自身的需要,当然也需要他人,而不可能离开社会离开他人孤立存在,而一个人渴望被他人需要,除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之外,“被需要”还是自我实现在内在发展的需要。

2.过渡:究竟当代人们是为了自我需要要往往无视了社会需要,显得自我,还是经常过分强调“被需要”,而忽视了个体自我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呢?

3.辩证理性地分析:

(1)被需要的负面影响:束缚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掘,进而影响个人需要的满足,最终影响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对于“被需要”,我们也要理性分析,如果真正出于利他,那当然是一种牺牲、奉献精神,值得肯定,如果只是刷存在感,那倒是利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膨胀的表现。还有你所认为的他人需要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是不需要,或者强加的“需要”,那就是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于“人”,更于“己”。如果时时处处总在纠结他人究竟具体对我需要哪些,就会束缚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发掘,进而影响个人需要的满足,最终影响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2)“被需要”的正面价值:“被需要”,让一个人确立自己的个人需要和个人价值的自觉。

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先于被他人需要。但是“被需要”其实是人生存的一种目的,它可能并不是一些具体需要的内容,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对于伦理关系的认知,是一种存在意义的认知。所以“被需要”,让一个人确立自己的个人需要和个人价值的自觉。然后人会在社会生存中努力满足在“被需要”的存在感的引领下的个人需求,去实现个体的价值,进而更加具体了创作出了社会或者他人对自己的需要,实现了“被需要”。

4.总结

人们渴望“被需要”的心态,其实是一种自我实现需求,而这种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处于金字塔的顶层,通常在人们生活中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展现出来。正如特蕾莎修女说:“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现如今人们的物质水平飞速提高,饥饿与寒冷早已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过去,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逐渐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被需要”的心态正是它的一个具体表现。

需要警惕的是:我们要在“被他人需要”中实现个体价值的升华,而非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


构思二:“被需要”的价值

1.是什么:

“被需要”:即在别人的生活、学习、处事、思想等方面,主观上或客观上他人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给予及时的、不图回报的帮助;可以从具体的事情入手,未必要给这种心态作理性的解释。

2. 为什么:(重点论述)

为什么这种心态是积极的:(1)体现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发现;自我成长的动力等(2)对于他人、社会的意义:被时代需要,被民众需要,推动社会的进程、发展。

3. 怎么办:

怎样充分发挥这种心态的正面意义,防止产生负面的东西,如沽名钓誉、“奇货可居”等。

【佳作1】                 做自己的主人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引述材料。)

有这样的心态,是因为它根植于人性深处对价值感的需求。它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金字塔尖“自我实现”的需求息息相关,这一需求即使在历史的宏大叙事里也显而易见。四百多年前,机器被发明出来,人们惧怕工作被取代从而不再被需要,放火去焚烧机器,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卢德运动”。在今天,人工智能引起的质疑也与对人的价值的磨灭的担忧密不可分。

但是,从更大的角度看,其原因还在于人的社会性。从客观上看,国家和社会出于稳定政治秩序的目的,宣传人们作为一个集体的意义,而弱化人的个体性。而主观上,由于处于这种民族家国的意识形态中,人们不自觉地渴望被他人需要,不断通过在集体中找寻自己的位置,为集体做出贡献来实现自己存在的意义,构建安全感和认同感。分析产生被需要心态产生的原因。)

然而本性本心常常相互违背。一个过于渴望被他人需要,那么他就有把自己异化为“物”之嫌,成为他人的附庸。由于他人或好或坏的评价都将增添或削弱我们的尊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人的需要所控制,那我们就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正如萨特在《禁闭》中所写的,几个人的灵魂死后坠入地狱,地狱中没有烈火,只有一间封闭的密室,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只能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令人痛苦不堪,于是主角感叹:“何必动用烤架,他人就是地狱。”生活中,我们因渴望“被需要”,或追名逐利,焦虑不已,或违背本心,做别人认为对的事情,这种在别人的影响下失去自由意志的行为,不就是萨特所说的“地狱般的痛苦”吗?本性(心理、社会性)与本心的违背。)

人,应当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不是通过“被需要”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人是自由的目的,不是别人的手段。只有了解自己的真正的价值所在,不被他人需要时,也不会有损我们一丝一毫的价值,而被需要时,我们的价值反而有所增益。从而,我们将生活真正掌控于自己的手中,不被他人的喜恶所影响,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举动都是独立选择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算得上是真正自由的。

斯特里克兰德背弃妻子、逃离社会,来到孤岛上追逐梦想时,尽管他的画无人鉴赏,但他就是自己的王;当桑提亚哥载着月光下泛白的鱼骨返航,能养活人们一个冬天的大马林鱼没有了,他不再被需要,但他战胜了鲨鱼,更战胜了自己。提出观点并从不被需要与被需要两方面分析。)

人,应当做自己的主人。(再次强调观点并呼应标题。)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深刻而严密的论证分析。在分析“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的原因时,先用马斯洛心理学揭示“人性深处对价值感的需求”,又从社会学原理分析,发现“本性和本心常常相互违背”的情形,于是“做自己的主人”就令人深思了。论据信手拈来,可见考生文学功底。


【佳作2               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人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心态很普遍,似乎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我认为仍需辩证地去看待这种现象。

首先,这种心态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蒲娇、冯骥才抢救濒危村落是被传统文化需要;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担任村官是被农村需要;钱伟长放弃文学转学物理设计导弹是被国家需要。这些“被需要”既体现了自我价值,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这种结果只是因为那些“被需要”的人,都如同鲁迅一样,单纯地抱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精神追求。但如今,渴望“被需要”的心态复杂了许多。这些人可能是出于“从众心理”,为融入群体而选择大部分人所秉持的心态;抑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善于利用别人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应明白我们实际上生活在自己的皮囊里,他人眼光与我无关。当我们为他人眼中的自己而奋斗的时候,便脱离了自己的皮囊。更应该提醒自己,渴望被需要也是一种自我的需要,无节制地放大“被需要”的渴望,过分地追求“被需要”的心态的满足,不管披着怎样的“利他”外衣,本质上都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引述材料提出观点:辩证地看得被需要的心态(积极与消积影响))

渴望被需要的心态也有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在被他人需要的生活里,证明自己的价值,越被他人需要,越觉得自己有价值,满足了被认可的虚荣心,却忽略了对“被需要”的辨别力。这些“被需要”是真正的“被需要”吗?如此被需要是因为我的能力还是因为我的“来者不拒”?对他人需要的回应是否应该有门槛和底线呢?

渴望被需要的心态,显然优于犬儒主义者的愤世嫉俗和佛系青年的得过且过。犬儒或佛系,弊端都是浮于表面的,但这种心态的弊端却隐于暗处。有一种空巢主义者,他们大多是青年人,这类人往往内心空虚,缺乏自我认同,缺乏安全感,生怕自己被世界抛弃。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只有“被需要”时,他们才真正地“活着”,才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我想人生的价值并不一定仅仅体现在这里。“当他拿起画笔时,就感觉自己是国王。”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如是说。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舍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谁能说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命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呢?价值的根基,不应该仅仅建立在他人的需要上,而忽略了自身的需要,只关注“被需要”,我们又能真的幸福、真的自由吗?(分析被需要心态产生的原因及其被需要心态的利与弊(结合现实重点分析弊))

总之,我们要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人,努力向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追求奔跑,但不必过分放大这种渴望被需要的心态,否则迷失了自己,又陷入另一种欲望的深渊。(提出观点,总结全文。)

阅读9298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