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来源:中华大课堂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高考。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有感于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频繁变革, 一些敏感的家长可能早已从中嗅出了未来教改真正的大势所在,但更多的家长现在都还一头雾水。

果如你觉得孩子只要按部就班跟着学校学就好,对孩子的成绩也没多高的要求,那么本文可能不太适合你。

本文真正适合的对象,是那些懂得为孩子苦心筹谋,在教育上舍得投入时间、精力,盼望着孩子能成为佼佼者,升名校,改变命运的家长。

1、想赢高考这场战役,你得读懂这个大趋势

自2018年开始至今,教育部频频出台高考改革措施,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变革,格外频繁。部编全国统一教材来了,教材内容变了,试卷容量变了,命题素材变了,试题难度变了,试题的区分度明显提高了…

其实从2017年一系列语文改革&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时,高考的“语文难”就已成定势。有的考生注意到这一点,凭借语文130分+考入名校;而有的考生觉得语文考到90分还觉得不错,殊不知这已经拉开了40分差距……

语文的学科地位越发明朗:语文已经基本奠定了霸主地位,成为拉开高考分数的重要学科。

从这么多年高考成绩来看,数学150分不在少数,英语140+也是常有, 但是语文几乎在全国找不出一个满分,甚至上140分都是少之又少。

语文看似有母语优势,但实则非常难拿高分,一旦高分,就是一科定乾坤的拉分王!

我们采访了一位衡水中学高考语文139分的单科第一名,她说语文有 3个题型抓住了,就有绝对的拉分趋势: 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高考作文。

2、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语文者得高考。长沙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刘兵表示: 语文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从过去“语数外”同等重要,到现在语文一家独大,既强调母语对中国文化传承,也是中国日益强盛的国家意志需要。

说白了就是,前些年我们落后,所以要重点发展基础建设、物理、化工、外贸等等,所以数理化和英语的地位就上去了。但现在经济发展上去了,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出:语文,将王者归来,很可能超越数学、英语和理化,成为今后高考的第一大学科。分值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3、语文到底怎么学?怎么考?

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透露:“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

(2)阅读题量也增加了,要做完的题的量,会增加了5%~8%。

从近几年整体卷面的题目设置来看,命题上明显格局更大、应用性更强——形式越来越灵活,考查知识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阅读理解题目的深度越来越大。

以2019年全国Ⅰ卷的阅读理解考查篇目为例:在现代文阅读中,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自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阐述了文学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等问题。

从上述材料中不难发现,本次阅读理解题目选取的文本材料, 既具备跨学科特征,又有经典篇目,而且兼具国际视野。

是啊,阅读理解题目的材料越来越丰富了,上天入地,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一切都可以成为考试的范围——还想从课本中找答案?不存在的!

语文考试题目这么广这么难?难道需要高中生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名家作品,那其他科目的复习不需要时间了吗?

如何从容面对新教改语文改革,抢占语文先机,攻克三座大山,考到130+分,在高考这场战役中旗开得胜?

一位从教11年的资深高考语文名师——柳美姣老师,在谈到今年的高考语文题时说:从现在的命题趋势来看,语文学习,不但盲目刷题是无效的,死记硬背,不分重点、盲目阅读也是无效的!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面对新的语文考试趋势都同样可能束手无策。

只有让孩子学会文体阅读方法、学会各种文体的深度阅读、精读、文本的鉴赏,再加上多读、多积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 2019年的高考语文大阅读材料题——《呼兰河传》,这篇文章不管老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讲过,对于学会了小说阅读方法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柳美姣老师曾是新东方语文项目第一人,在11年的高考语文教学过程中,她说:很多学生平时不重视语文,一到考试选择题靠懵,主观题靠胡编滥造,或者把材料中的一段话直接作为答案,最后成绩和前几名差了几十分……

她说:语文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依赖于阅读和刷题。比如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每一个题型都有答题模板与术语。比如,高考考场作文,如何看懂材料,了解出题者背后的目的,都有“小心机”。

比如说在现代文阅读中,脱离不了六大主旨:中、国、故、乡、美、人。

柳美姣老师还告诉同学们:高考语文试卷文字多,现代文不需要阅读全文,直接找重点。

比如这篇现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这篇文章就是六大主旨中的“乡愁故土恋”。

所以这篇现代文表达了3点: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家乡巨变的感慨→游子落叶归根的感慨。


阅读30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