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卷及答案

来源:中华大课堂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上述关于中国科技的相关命名,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从材料看,命名具有传统文化色彩,具有中国特色。可以说,既中国,又传统。这就引发人们对科技与传统的思考,科技与人文的思考。据此,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立意。

【立意】

1.人文与科技齐飞

2.创新与传统并存

范文

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与传承同在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这些新科技成果的名字告诉我们:在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中国文化今天仍在大放异彩,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人文要传承,让人文之光照亮科技发展。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健康的部分。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危机: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精神生活的追求则被忽视和淡漠弘扬人文精神,寻觅失落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彰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驱动科技创新。人文是根,科技是花,根基稳固才能花繁叶茂因此我们要更注重发扬、传承我们的先进文化,使人文更好地和科技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国家发展。

科技要创新,让科技创新促进人文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发展就势必会受制于人,技术就会被卡脖子.近年来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在高科技领域打压我们,先后对中兴通讯、华为等高科技公司进行芯片封锁华为总裁任正非眼光独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早就有了备胎计划--"鸿蒙",他们不断攻坚克难,创新创造,终于有了自己的芯片“麒麟",因为勇于开拓创新,所以华为越被打压,越是发展加快.“华为"的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象征着华为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前景;麒麟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神兽,自古就是祥瑞之兆,承载了华为兴旺发达的冀望。以传统文化命名科技创新成果,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智慧,提升了人文境界。

青年要奋斗,在传承和创新中实现中国梦.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足迹.国家的强大需要青年为之奋斗,为国家奋斗也成就了青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青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传承好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励志勤学,强健筋骨,提升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矢志不渝,奋斗终生。

同学们,振兴中华,时不我待,我们都应本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去传承,去创新,去奋斗,让科技与人文齐飞,让创新与传承同在。

押题解读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本部分选读,注重考题内容的时代性、热点性,同时与教材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进行适度衔接。

作文考题选题,同时配有审题、立意及范文三个栏目,以备考生分析及识记。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团拜会上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请就“龙的精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总书记的讲话,核心直指龙的精神。分析材料可知,所谓的龙的精神,即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

【立意】

1.坚定文化自信,以龙马精神奋斗进取

2.振奋龙马精神,建设美丽家园

范文

坚定文化自信,赓续龙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O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 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龙的传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 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赓续龙马精神,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为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形成文化自觉,才 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而屹立不倒,经千锤百炼而愈加强 盛,形成了独属于龙的传人的文化基因。 "诸子百家争鸣"构成了 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国家统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中华文化 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国优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流 连沉醉。卢浮宫前,泉州簪花围引得无数人驻足;纽约时代广场, 龙形文物巨幅海报送出春节祝福。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 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才能使中华文化展现出跨越地域的魅力和 风采。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只有赓续龙马精神,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才 能使祖国繁荣昌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上下求索,以拼搏进取诠释使 命,以碧血丹心筑基中华。 前有古人,熠熠辉光,后有来者,群英 堂堂。少年周恩来励志"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开拓进取,为民 解忧;于敏寝不安席,磨就锋锷,将一生奉献于祖国核武器研制事 业:袁隆平耕耘数载,日晒风吹,数年如一日,奔赴阡陌,解民生之 艰。正是无数仁人志士于百废待兴之际,孤步前行,躁蹬万里, 兴国竭力,才使祖国日渐繁荣昌盛。正是新时代的中华儿女锐意进 取,自强不息,才使我国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夙 愿。我辈青年唯有以不坠青云之志的理想抱负和求真务实的干劝,才能将美好理想转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能计日而待。

青年是国家之基,要担当家国大任,就应如磐石端正而沉稳,似 劲竹经狂风而坚挺。 要有"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的 气概,要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要有"何 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从容。欣逢盛世,面对大有 可为的新时代,龙的传人当扬帆万里展豪情,誓向东风借一程,不惧 困难,不畏挑战,拼搏奉献,谱就时代新章!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布尔什维克组建工农红军后,由于缺乏懂得作战的指挥员,在对外作战和国内战争中都惨遭失败;后来他们起用白军中的旧军事专家来指挥红军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华为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始终把行业内最优秀的竞争对手当作标杆来超越。任正非说:“你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著名哲学家格拉西安说:“一个聪明人从敌人那里得到的东西,远比一个傻瓜从朋友那里得到的东西更多。”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由三段材料组成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本题来说,所谓任务驱动,就是要找到三段材料的共同指向,并由此来立意行文。三段材料都说要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对方也许是竞争对手,也许是敌人。这样,本题的任务就非常明显了,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发展进步,走向成功,就必须勇于向对手学习,善于向对手学习。在写作时,可联系自身实际,想一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是否有向对手学习的经历,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切忌泛泛而谈。

【立意】①“见贤思齐”之我见;②敌人是最好的老师;③对标一流,更上层楼;等等。

例文

与对手共存

众所周知,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但是如果没有了狼,羊便得不到锻炼,便会最终消失在地球上。我们人类也一样,有了对手,生活便多了一份情趣。所以,让我们与对手共存。

对手让你不断认识自我。台球神童丁俊晖打小就对台球有过人的天赋,他对球的角度感觉特好,再加上后天的不断努力,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亚洲已经没有对手了。此时的他对自己相当满意,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台球手了,他世界第一。他的教练就是他的父亲,偶然获得了一次机会,与英国的 “台球皇帝”过招,结果丁俊晖败得一塌糊涂。他害怕了,遇上对手了,丁俊晖便把“台球皇帝亨德利当成了自己的偶像,让偶像成为自己的对手,找到与对手之间的差距,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我是成功的关键,只有认识自己,找准了自己位置,确定了努力的方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对手使你超越自我,找到了与对手的差距,下一步便是超越。110米栏世界记录保持者刘翔,刚开始练习跨栏时心中就有了对手,他就是美国名将阿兰·约翰逊,在当时的跨栏项目中,他是佼佼者,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人。当他还在享受比赛,享受鲜花和掌声时,殊不知,一位上海小将正瞄准着自己。刘翔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最好成绩,离阿兰越来越近……最终刘翔打破保持了13年的世界记录,成功地超越了对手,也更超越了自我。

俗话说,你最大的对手是你自己。的确,你真正的敌人还是你自己。坏习惯是自己养成;学习时不专心也是自己的错;考试名次的停滞不前也是你最需要克服的!我们把别人当成对手只是一时的,只要你努力了,总有一天你会超越他。但你自己却是你无法超越的,只能不断地保持住和自己的差距,为刷新自己的最佳而努力。

我们要把目光放远,放到别人和更远的自己身上,不断超越别人和不断刷新自己。这样,你必须要有对手,与对手并存,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对于民族和国家更要与对手并存。一个国家始终保持着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时刻关注着他国的进步,以此来强大自己,才能使国家长期发展。

让我们找到对手吧,一起与对手共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手机该不该进校园这一情境让考生根据不同人物身份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既考查考生思维能力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材料内容贴近考生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但考生也容易忽略写作任务要求一不小心就写成了自己的看法而不符合学生、教师、家长三种身份之一。同时材料提供了三种看法供学生参考具体的观点还是需要考生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立意】

(1)禁止手机进校园为青少年专心学习创造条件。

(2)禁止手机进校园有助于缓解青少年手机依赖症。

(3)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手机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4)课堂禁手机课外允许使用手机学习。

(5)规范管理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益工具。

【例文】

手机进校园其利大于弊

亲爱的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和大家商榷是否让手机进入校园

当今是互联网发展引领世界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在这个每天都会发生新事件的社会我们学生认为:手机进校其利大于弊。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跳动着的生命都有着融入骨血的求知欲。

让手机进入校园可以让我们在课间探索书中奇妙世界的同时为我们解答专业性的问题。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正值芳华躯体里那颗求知的心无时无刻不在跳动着我们渴求知识但因资料有限却被迫停下追逐的脚步吾以为让手机进入校园这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如今5G技术、北斗已被使用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世界的奥妙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科技前沿而这将会为社会的美好发展以及祖国的伟大复兴斩棘铺路。

在我们看来每一颗灵动的灵魂都有着难以分割的亲情。

让手机进入校园可以让我们在必要之时与家人取得联系。为实现梦想我们远离了汪曾祺笔下“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场面步入“太阳强烈水波温柔”的校园。因此手机进校园让我们在学校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可以倾诉思念的工具——屏幕那头是日夜期盼儿女功成名就的灼热的目光;屏幕这头是一声声饱含深情的回应。于此我们将更加坚定奋斗的立场以不懈努力之姿迎接明天。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不羁的步伐都需要正确制度的约束。

让手机进入校园可以让我们养成自我管理、独立自主的习惯。弗吉尼亚·伍尔芙有言“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即将成年的我们应该培养主见意识而不是盲目听从别人的指挥。我们认为禁止手机进入校园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让学校的管理陷入困境。诚然让手机进入校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既可以使学生享受优质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品格素质上的提升。

让手机进入校园其利大于弊。正确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会拓宽我们的视野、化解我们对亲情的思念、树立良好的人格风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是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书写雷锋故事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体现。新时代领路人给志愿者的回信中强调志愿者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截至目前我国已实现31个省区市志愿服务组织区域全覆盖志愿者超过1亿人。1亿多平民英雄在志愿领域一砖一瓦的搭建过程是传递爱心、奉献自我的过程;就是呵护良知美德、光大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构筑公序良俗、守护主流价值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师生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大家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来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发出呼吁提出希望。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应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新时期志愿精神的认识和思考引领当代青年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行动做新时代有为青年。试题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切合当今时代特点在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倡议书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作为考场作文标题不能只简单写成倡议书可以正常写出作文题目然后以副标题的形式写出弘扬志愿精神倡议书等。正文可以写发起倡议的背景和原因、必要性、意义和价值等内容可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尾处要表达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等。

【立意

切题立意:

(1)以青春之名展志愿风采。

(2)以志愿精神托举中国梦想。

(3)弘扬志愿精神彰显时代担当。

(4)携志愿精神与时代同行。

(5)秉志愿精神谱时代华章。

(6)让志愿精神点亮未来。

(7)志愿之路你我同行。

(8)弘扬志愿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9)志愿精神照亮逐梦征程。

【例文】

让志愿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写给全校师生的一封倡议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十年时间从无到有志愿服务从当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在全国各地、各领域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燎原之势”。志愿精神是民众的心声、社会的号召、时代的呼唤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缺的砖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大力弘扬。弘扬志愿精神加入志愿者行列正是国家对我们的召唤。

弘扬志愿精神是点滴小事的涓滴汇聚。

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并不一定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平凡微小的善举也值得被人尊敬。“四个一百”先进典型人物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事迹都由平凡普通的小事汇聚“一针一线”地编织出了社会文明的美丽图景。平民英雄、凡人善举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数不胜数:“广东好人”阿旺“红领之家”“邻里守望队”志愿者网上禁毒领跑人庞世龙……这些人的善举浸润着世道人心用点滴小事温暖你我;便是做一颗螺丝钉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扬志愿精神是奉献自我的无悔付出。

“把感恩当成一种生活态度把感动当成一种生活追求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徐本禹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他奉献自我的最佳注脚。徐本禹在乡村教学多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志愿服务之中。湖南的“失独妈妈”首嫣嫣将自己对女儿的爱化为对社会的大爱。深圳人石欣与她的朋友们自费学习救援知识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海南风灾中舍身救人。无数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中去。这样献身于志愿服务之中的事例不胜枚举这种无愧于社会的舍我大爱怎能不触动我们的心灵怎能不激励我们向他们学习?

弘扬志愿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这些年轻志愿者活跃于各大国际盛会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青年意气风发、富于生机的风采。新时代领路人也曾经说:“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未来的中国必是一个和谐美好、人人有爱的社会而弘扬志愿精神正是开启这片美丽图景的钥匙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并非单纯的付出也是我们快乐与力量的源泉。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点滴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美丽志愿者”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

倡议人:×××

2024410日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群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女子形象并常常借助人物所作的诗句来表现她们的品质特点。

如薛宝钗咏柳絮:“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林黛玉葬花:“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史湘云咏菊:“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贾探春咏菊:“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红楼群芳虽然都凋零了但她们的优秀品质却千古流芳。你认为以上哪种品质是当下女性最应该拥有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根据材料提供的诗歌内容可概括出四个人物的品质。

薛宝钗:善借外力成就自我向高远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林黛玉:高洁傲岸人格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史湘云:真名士自风流有傲气也有豪气豁达乐观潇洒恣意。

贾探春:精明能干自信刚强巾帼不让须眉不因出身和性别而贬低自己。

题目有明确的写作要求——你认为以上哪种品质是当下女性最应该拥有的所以考生应明确选择一种品质并适当联系比较另外几个女性的品质以突出的含义。

【立意】

1智者借力上青云。(薛宝钗)

2金簪岂应雪里埋?(薛宝钗)

3豁达人生更出彩。(史湘云)

4人淡如菊心素至简。(史湘云)

5洁身自好不染流俗。(林黛玉)

6世外仙姝不寂寞。(林黛玉)

7志存高远何惧人言?(贾探春)

8不妄自菲薄要迎难而上。(贾探春)

【例文】

得一片新天地

一卷红楼千古奇书。有人当“彻头彻尾的悲剧”有人视之为“文化小说”有人当历史读而我想读红楼就是读人生。

你看红楼群芳各个风采迷人品质卓然:宝钗巧借外力纵青云黛玉孤高傲岸弃流俗史湘云风流不羁男儿气…不过在我看来贾探春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志以庶女身份有一番作为开一片天地最为可贵。

今天“她时代”已来临“她力量”在崛起那么一名新时期女性到底可以向贾探春学什么?

一学探春不惧冷眼逆流而上。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生的她没有弟弟宝玉的嫡系男儿身也不像大姐元春那样“贤孝才德”她虽也以“庶出”为耻但并不因此自弃。哪怕才情“不入时人眼”纵然有人拍手笑路旁我只要做好我自己。相比懦弱的迎春和沉郁的惜春或者中庸圆融的薛宝钗、敏感多愁的林黛玉、不谙世事的史湘云她都多了一份志气、雄心与豪情。当今女性生来显贵的又有几人?而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男权主义依然存在女不如男就是事实。作为女性学学探春敢想敢为自信自尊这是优秀品质。

二学探春才能全面文韬武略。我说探春“文韬武略”一点不虚。假若探春是男儿很可能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大将军。不信你看探春“文”能写诗作词读书用功知书达理她倡议发起海棠诗社感召着一群姐妹们踊跃展示文才。探春“武”可齐家治府管理大观园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优秀如宝钗、黛玉、湘云本也出类拔萃但比起探春来品格和素养都未免单薄了几分。探春这样的奇女子可惜生错了时代!今天的女孩所学所知已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可以在各行各业一显身手有的还是涉足不同领域的“多面手”。

三学探春不失棱角处事有度。探春是有个性有棱角的她不是牡丹不是海棠不是芍药而是带刺的玫瑰。但她能得到王夫人、凤姐还有贾府各个派系的支持足见她的交际沟通能力。她有凤姐的能干又比刁蛮专横的凤姐多了一些通融和谐和所以众人对她多数在内心里是服气的。相比之下宝钗未免圆滑黛玉太过伤感湘云少了城府探春可是难得的人才!今天我们身处多元交融的时代一方面倡导个性彰显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探春的品质不就是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吗?

红楼群芳尽态极妍无奈“生于末世运偏消”终逃不过凋零命运。但我们还是从探春这里感受到了一份难得的孤勇一种可贵的逆袭一股“探得一片新天地”的女中豪杰气。

今天的女性朋友们赶上了好时代舞台更大天地更广何不学学探春放手一“探”?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多次在网上浏览某类材料,大数据就会不断精准推送同类内容,贴心、便捷。

人们通常喜欢跟与自己认知相似的人交往,相似带来熟悉,带来安全感,所谓“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舒服、自在。

但也有人认为,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认知的闭合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第一段从大数据推送同类内容角度提醒我们,这类推送是投其所好,固然令我们感到贴心、便捷,但长此以往,难免让我们陷入“信息茧房”。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人们忽视或排斥不同或相反的信息,进而导致思维定势和心理惯性,限制了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思考的能力。这种现象可能加剧社会的分化和对立,导致群体极化和冲突。
    第二、三段从日常人际交往角度提醒我们,“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固然舒服、自然,但容易形成认知闭合圈,同大数据对人的“囚禁”一样,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与那些和我们有着相似思想、价值观和兴趣的人相处,会让我们感到舒适和自在。这种相似性可能来自于背景、教育、经验或者只是简单的个性特征。相似的人似乎更能理解我们,与我们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往往能激发出深深的吸引。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于追求与相似的人交往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和视野的拓宽。
   由此可知,本次作文意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日常交往中,都不要仅仅为了喜欢、舒服而让自己陷入牢笼,限制自身认知和发展。应该多倾听不同意见,多接触不同事物,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这样才有利于青年发展。
   立意

1.警惕同质束缚,跳出交往茧房。
2.走出认知闭合圈,让天地更加广阔。
3.接触不同类型,有助青年成长。

范文

警惕同质束缚,勇敢跳出交往茧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分享生活点滴,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同质化的漩涡。过分追求相似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使我们在无形之中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交往茧房,限制了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警觉这种现象并采取行动,勇敢地跳出这个舒适区,寻找更加多元化的交际圈。
      首先,我们要理解同质束缚是如何形成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轻易接触到相同的信息和观点,从而形成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往往会促使人们寻求与其他持相似观念的人建立联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圈子。虽然这样的环境短期内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认同感,但从长远来看,它会削弱我们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同质束缚的危害性。长期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容易使人固步自封,不再去接触新的事物和思想,导致思维变得僵化。此外,在这样单一的社交环境下,我们也很难获得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这对个人成长无疑是不利的。正如美国学者乔纳森海特所言:如果你想要聪明一点儿,就要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这个交往茧房呢?首要的是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主动了解不同领域的事物,尝试接受不同于自己认知的观点。同时也要敢于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多参加一些陌生的活动,结识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打破界限,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在此基础上,也需要引导社会公众关注这一问题,并营造一个宽容包容的社会氛围,鼓励大家勇于表达个人观点,尊重差异,避免因言论被孤立或打压而导致的思想保守。政府、媒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等都应发挥作用,推动公共空间理性对话的可能性,让人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促进全社会的智慧增长。
      总之,跳出局域,胸怀全局是我们应当秉持的原则。面对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同质束缚现象,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觉悟,努力摆脱桎梏,挣脱枷锁,让心灵呼吸到新鲜空气,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性。让我们勇敢迈出那一步,跨出边界,走向无限宽广的世界吧!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面对如今的发达网络与自媒体,你如何理解复制与转发?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八.阅读下面的两幅漫画及相关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据新华社报道,当前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成熟,在广东、山东等地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记者了解到,当前“机器换人”所涉范围,已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一些服务领域的人工岗位也开始被机器人劳动者悄然替代。

上面两幅漫画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联系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思考、表达,在语文课上做一个课前演讲。自拟标题、自定主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维。本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对自身发展进行理性思考。审题时,考生要全面理解两幅画面的内在关联,同时要思考体会两幅漫画标题中的批判意识。本题旨在引发青年学子对“向千篇-律说不”“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讨论,体现了高考核心素养的一体四翼。题目设置贴近社会生活,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考生一定要树立文本意识,联想和思考都必须在漫画材料基础上展开,不能脱离材料随意发挥。

【立意】

(1)唯善思者进,唯创新者强。

(2)创新才是可持续竞争力。

(3)教育应培养思想独立的人。

(4)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

(5)学习岂可一味模仿?

(6)向千篇一律说不!

(7)机器可代替劳动,不可代替思考。

范文

创新不止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一个人取得成就,获得成功。

无论是哪个人,要想进步,必须创新。学习前人的知识就相当于自己把自己框住,使自己只能重复前人的知识。这样做,无论你再知识渊博,再有名气,也只是徒有虚名。要拒绝一味模仿,做史无前例的开拓者,吸取他人的教训,取其精华,敢于创新,突破自己。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古今中外敢于创新的人吧!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却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追求卓越。为此,他闭门谢客,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正他们的短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一生中曾几次改变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了总裁一张写有建议的纸。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做奖金。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由此看来,一个小小的创新,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

18世纪,一位奥地利医生在给一个患者看病时,尚未确诊,患者突然死去。经过解剖发现,其胸腔化脓并积满了脓水。医生看完后想:能否在解剖前诊断出胸腔是否积有脓水?积了多少?一天,在一个酒店里,他看到伙计们正在搬酒桶,只见他们敲敲这只桶,敲敲那只桶,边敲边用耳朵听。他忽然领悟到,伙计们是根据叩击酒桶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桶内还有多少酒的,那么人体胸腔的脓水的多少是否也可利用叩击的方法来判断呢?他大胆的做了试验,结果获得了成功。这样,一种新的.诊断法——“叩诊法”从此诞生了。

由此可见,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创新,是成功的唯一捷径。正如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说:“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创新。一个人要想成功,更要创新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在成长之路上勇超他人。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爱德华·斯托勒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读了上面这首诗,你有怎样思考和感悟?请你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一首小诗,立意的基础是理解小诗的内容和主旨。这是一首哲理诗,核心意象是露珠,当露珠在枫叶上时,它的状态是“红红地闪烁”,它是火红、闪耀、骄傲喜悦,是令人瞩目的闪耀的美。当露珠在荷花上时,它的状态是“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它是苍白、无光、憔悴悲伤,是无存在感的不被关注的存在。借助露珠在枫叶上“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却“泪珠似苍白的透明”这两种直观的表现,展现的是露珠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有立意,应该紧扣露珠的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来确定。

本次作文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和所处环境的关系。从主体意象“露珠”角度:要选择让自己闪光的环境、平台、领域,找准实现自身价值的位置,不要留下伤感、遗憾;在不同的环境、岗位、生活角色中有不同的价值、风采,应积极适应环境,融入环境,努力展现不同侧面的美;也可以反驳露珠,不应随不同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面目,应该坚持自我,保持本色。也可以肯定露珠,顺境而变,守其本心,领悟外圆内方的处事哲学。正因晶莹、纯洁的本质不变,露珠才能随环境化为不同的形态、色彩。从背景意象“枫叶”“荷花”的角度:社会(用人单位)应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土壤,让他们能充分展现价值;时势造英雄,任何社会环境、历史时期都能造就不同的英雄。从个体与环境关系角度:要善于借助环境,成就自己的光彩,同时也为环境增彩——善假外物,达己成物。从观察者角度:露珠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本质未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提炼主题,此则材料的核心是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

1.环境影响人的成长,要选择能让自己闪光的人生环境。

2.借助环境让自己变得更出众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本性。

3.借助外物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4.找准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范文

找准位置   绽放光彩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品类,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位置影响价值。

江水滔滔,洗尽了一代又一代的浮华;历史滚滚,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兴衰。翻开卷帙浩繁的历史巨页,我们不难看出,找准位置,需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需要有审时度势的智慧。纤纤女子如王昭君,为了祖国的和平和百姓的安康,在众人惊诧与惋惜之中,毅然梳起红妆,向黄沙漫天的大漠走去,那道柔弱的背影,在历史的长廊里令人刻骨铭心。大丈夫如卧龙先生,不遇明主,宁愿躬耕于南亩;在刘备的三顾草庐之后,却决然出山,为刘备出谋划策,他知道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辅佐,他明白,什么样的环境和位置能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气势,让山花在我的身边绽放,让我的价值在阳光底下完美呈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船儿起帆、鱼儿欢唱。找准位置,让自己的人生不再彷徨,不再迷茫,定能使自己的心田开满绚丽的鲜花。

位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在于是否适合。并不是一定要身居要职的高官贵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青史留名,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佳作。他并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官场,于是他大喊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离开了长安,于是世上少了一位普通的官员,却多了一位才华绝顶的诗人。面对长江,苏轼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仕途上屡屡受挫,京城险恶的环境让苏轼不能施展拳脚,他却在黄州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经典诗篇,他的豪放激昂的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找准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是铁,必定要经历烈火灼烧,才能铸成锋利的剑;是石,必定要经历浪打海吹的痛苦,才能磨得棱角分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认清自己,找准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一句富有象征性和哲理性的句子。包含以下信息,一是河流是曲折的,二是河流向前流动是为了到达远方的大海及其它目的,三是河流向前流动更是为了流经更广阔的土地。

本句话用比喻的形式,通过河流的形象,隐喻了人生或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以河流的曲折比喻人生或事物发展的曲折,可以理解为人生或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才能继续前进。“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以河流的目标不仅是大海,也有其它,比喻人生的目标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成功,还有其它更深层的内容和追求,暗示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珍惜经历,而不是仅仅盯着结果。“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以河流希望能够流经更多的地方,滋养更多的生命,得到更多的支流注入以丰富自身,比喻人生要有奉献精神,要有付出情怀;要有包容性,要接触和吸收更多营养来丰富自身、提升自身。

综上,这句材料通过河流的形象,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对道路的曲折坎坷,困难重重,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珍惜经历,勇于挑战,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我们要懂得奉献,心怀他人,滋润更多生命;我们要包容多元,丰盈生命,实现自身的成长和提升。

写作时,开头结合材料,这条曲折前行的河流,恰如我们的人生——多彩、坚韧与包容。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多彩人生,如河流之曲折前行;坚韧人生,如河流之勇往直前;包容人生,如河流之广纳百川。中间可以列举村支书杨宁,江梦南,身残志坚的创业之星陆鸿,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等人的事例进行论证,让文章更充实,更有时代感。最后总结全文,让我们像河流一样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曲折与变化,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学会包容与接纳周围的一切。

立意

1.人生的过程之美。

2.在曲折中寻求多元与成长。

3.让生命在丰盈中成长。

范文

生死不殊,而人生自异

抵达大海,是河流的宿命;但流经更多的土地,润泽四方,才是河流的使命。倘若河流只是为了抵达大海,无异于裁弯取直的运河,虽然便捷,但总少了几分风景和意趣。君不见,黄河九曲萦绕,三峡冲波逆折,川泽纡其骇瞩,方能成就天下奇观。

河流蜿蜒曲折前行,才能流经更多的土地,大自然的物语之中,也蕴含着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除了专注结果,也须关注生命的历程,行走的征程。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如是写道:“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我们的人生,绝不是一场径直奔赴死亡的约会。人生的终点,有的是躺在床上寿终正寝,但庸碌无为,老死于户牖之下;与千帆阅尽,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种人生判若霄壤。功成名就的高光时刻,荣于华衮的墓志铭,固然是人人艳羡的终点,但人生的意义,不止在于抵达,而在于行走。生与死,是每个人的起点与终点,生死不殊,但抵达与行走,会使人生境界迥然各异。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的人生,没有青云直上的捷径,“黄州惠州儋州”“身如不系之舟”,他的人生,无疑宛如一条蜿蜒前行的江河,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曲折多舛的人生历程,使他观风历俗,博物致知,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深得江山之助,酝酿发酵出陆海潘江一样的勃发才情。

“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叶嘉莹先生跌宕起伏却写满诗意、历尽劫波而冰心犹存的一生,何尝不是一条蜿蜒曲折前行的清流?她的人生中不仅有纯粹的诗歌,也有契阔离合之情,家国兴亡之感,有热辣滚烫的人生百味。南渡北归,转蓬万里,饱经忧患,使她内心愈益清明,心性温润沉静,坚韧持守。

“科技小院”的学子们,没有固守大学生所谓的“标配人生”——从小教室走向职场,从读书求学到谋生求职,从卷子,到房子、车子、票子,他们“自找苦吃”,选择把捷径做成弯路,主动从象牙塔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将论文写在大地山河上,身体力行,增长才干,不断扩大其精神地理和人生格局。

我们无意美化苦难,谁不渴望坦途,追求捷径?然而,人生在曲折中前行,往往是常态。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以“终归大海作波涛”的定力,以“心在千岩万壑间”的智慧,不做急功近利者,过分专注于结果,匆匆抵达;而要做人生的智者,深谙曲线的智慧,于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中,领略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白落梅说“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让我们吟哦这隽永的诗句,行吟在曲折的人生征途中,在行走中抵达,收获人生的一树繁花吧!

十一、根据要求作文。

当我们遭受重大人生挫折时,重要的是认清客观现实,还是安抚自己的心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提出一个生活情境——当我们在生活或者学习、工作中遭遇重大挫折。然后提出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是认清现实,还是安抚心理。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合理的选择。

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时,要能够面对并接受现实,理解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终点。要保持客观冷静,直面现实,认清事实,并能进行理性分析,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才能走出阴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只有通过冷静地分析问题,理性地评估自己的处境,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不仅涉及到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也包括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估。

同时,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时,也要安抚自己的心理。面对挫折,情绪上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安抚好自己的心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挫折,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寻求心理上的慰藉,帮助自己从失败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是重建自信、重拾希望的关键。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学会接纳自我的优点和不足,肯定自己的价值,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努力改进。只有真正接纳自己,安抚心理,才能增强自信心,勇敢面对挫折。

本次作文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人生重大挫折,这既需要我们认清事实,也需要我们安抚心理。当我们遭遇重大挫折时,要保持对客观事实的理性认知,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安抚好自己的心理,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调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我们既能够理智地面对问题,又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克服挫折,实现自我成长。

立意

1.保持客观冷静,理性对待挫折。

2.安抚自己的心理,积极面对挫折。

3.在理性与情感中找到平衡,走出挫折阴影,成就更好人生。

范文

客观理性析原因温柔安抚向未来

保罗·史托兹曾说,“在这个处处充满变数的时代,逆境无处不在,只要你还在前进,就一定会经历起落和失败。”既然挫折在所难免,我们便只需昂首前行,勇敢面对。面对挫折,我们既要能够直面现实,保持客观冷静;也需要安抚心灵,温柔对待找到归属。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直面人生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态度。面对挫折的重击,如果选择逃避退缩,会使自己在挫折的打击中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正确地面对挫折,便需要我们正视现实,认清现实,因为“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认清现实,要承认挫折的客观存在,正视自我长处与短处。面对“长征2号”的研发过程中旧有的焊接方法不再适用新材料的难题,尽管遭遇重重挫折,高凤林反复分析新材料特点,认清材料本质,了解焊接具体细节要求,不断尝试各种焊接方法,终于成功,保证了振动塔按时竣工。面对青蒿素提取失败的挫折,屠呦呦大量查阅资料、反复实验以寻找其最佳的提取方法,理清知识系统,认清科学事实,最终让青蒿素成为抗疟奇药,造福无数患者。“伟大的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是壮美的。”在面对挫折时客观理性地分析现实,分析原因,可以让我们尽快调整方向,在挫折中找到生机,在山重水复中找到柳暗花明。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挫折之于我们每个人是成长的必经之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除了正视客观现实,还需要我们学会安抚自己的内心,为心灵寻一方安放的天空。

苏轼曾言:“此心安处是吾乡。”面对挫折打击,唯有守心自安,方能处变不惊。叶嘉莹面对人生的无数挫折,少年丧母,中年丧女,忧患不断,苦难重重。她在遭遇挫折时用诗词安放自己的心灵,寻得一方安静之地,终绽放出熠熠生辉的人生。张桂梅面对要创办女子高中时的不被理解,没有资金等挫折,她守好自己的内心,坚信自己的选择,最终建成华坪女高,帮助两千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面对重大的人生挫折,我们既需要认清客观现实,也需要安抚自己的心灵。客观理性析原因,温柔安抚向未来,既认清“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境,又锤炼“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心灵,在挫折中认清现实,也在挫折中抚平心理,让人生之路在挫折中行稳致远。

十二、根据要求写作。

不断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才能够成长为更新的自己。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一句话组成。告诉我们要学会怀疑,才能成长。怀疑可以促进探究学习,怀疑习以为常的知识,往往能有查漏补缺、去伪存真之效。怀疑精神也让我们拥有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怀疑精神带来的批判性思维更显重要。学会怀疑,还能增强我们的认知适应性。当我们懂得怀疑,便能预料到特殊状况必然存在,由此对新情况保持开放态度,适应新的信息和观点。学会怀疑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懂得如何取舍,并能保持自我;学会怀疑让我们在泥沙俱下中萃取精华,为我所用,更好成长。学会怀疑能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从而成长为更新的自己。同时,需要注意材料中的“深信不疑”,表现出怀疑的程度,我们怀疑的并非一些细枝末节之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的、认知的底色。对于细枝末节之事想得再多,也得不出非常有价值的结论,甚至即使怀疑了结论依然未变。事事怀疑,就会陷入“彻底怀疑主义”,纠结于鸡毛蒜皮之事,寸步难行。写作时要注意辩证思考。

立意

1.不断怀疑,成就更新的自己。

2.养成怀疑精神,不断探索前行。

3.拥有怀疑精神,保持独立思考。

范文

“信”“疑”之辨   “我”之赴

奔赴更新的自己的成长之路上,我们会不断地怀疑、改造、甚至推翻往昔深信的事物或观念,这固然是不可避免的。而若将“疑”作为推动自我成长的机械方法论,则偏离了正确的航向。

诚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认知丰富包含着渐进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常常是非真理性的。在客观上,社会提供的认知世界的工具与渠道处在不断地更新扩充之中,建立在局限的材料之上的“深信”必然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面临成为谬误的可能,故而我们需要不断地利用当下可得的材料去怀疑过往所“深信”之物。在主观上,经验的匮乏与思维的限制会使我们在特定时空下的认知呈现不成熟的状态,故而,若用往昔之“深信”指导终生之行为,则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既然认知往往因受局限与制约而可能成为成长的阻碍,那么通过不断地质疑与叩问以更新认知,则不失为向更新的自己进发的好方法。怀疑以往对于世界不同领域的观点,方能适应事物永恒变化,更深入、准确地了解客观世界,有如千年变局之下“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从夜郎自大的迷梦中挣脱而出;怀疑以前奉为圭臬的价值观念,方能逃脱束缚,规避像“唯我论”一般的自囚自困,走向成熟,成长为更新、更好的自己。

然而当“怀疑”染上了盲目的色彩,则会带来怀疑成本的无限上升与成长之路上不必要的坎坷。机械地遵从“怀疑”的方法论会使人堕入无尽的迷茫深渊,因为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万事万物皆需加以质疑,这样一来,证实怀疑的成本会无限膨胀而使人增加负累,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必然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坚定不移、行之终身。无论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规劝,还是千年前希腊德尔菲神殿中刻下的那句“认识你自己”,又或是个人的初心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总有需要我们终身践行之信仰。所以,在“信”与“疑”之间,如何取舍,如何选择,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更进一步而言,“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成长为更新的自己”才是最终归宿。若以前者为目的,则万事万物皆会落入不确定之中,甚至对于我们是否应当“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这一议题也要加以怀疑,而若以完善的自我,向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塔尖进发为航向,则不会迷航。

总而言之,“信”“疑”之辨,使我们成长之路上必然要加以推敲的。

十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蒙田随笔》里有这样一句话:“心平气和了,看事情就会是另一个样。不然操纵我们的是情绪,说话的是情绪,而不是我们自己。”是的,你不是你的情绪,你可以学着观察它、感受它、引导它,让它成为你的个人成长工具。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借助《蒙田随笔》中的一句话,引出“情绪”这一关键词。不管是《蒙田随笔》作者的观点,还是材料的阐释,都意在告诉我们,不要被情绪所左右,而要学会主导、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它为你所用。人生在世,既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有的人,无论境遇多么糟糕,都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能够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而有的人,总是容易被情绪左右,心神不宁,难免伤人伤己。经历越多越明白,情绪泛滥只会让自己淹没在无尽的烦恼中,让生活苦不堪言。正如《情绪革命》中所说:“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远离情绪黑洞,拒绝情绪发酵。自己的人生,终究要自己负责。你对待情绪的方式,决定了你生活的质量,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其中的关键句“你可以学着观察它、感受它、引导它,让它成为你的个人成长工具”说明我们在写作时可将“成为你的个人成长工具”设为中心论点,并将“学着观察它、感受它、引导它”分解为三个分论点。
因此,写作时,不妨采用驳论文先破后立,首先说明一些人不能控制好情绪,极端抑郁伤害自己或者极端暴躁伤害他人等例子,说明控制好自身情绪或者学会改善情绪的重要性。然后,再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展开,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改善情绪,怎样通过管理情绪实现自我成长,比如可先说明我们应当对于自己的情绪好坏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这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然后再加以取舍,摒弃失意情绪,学会鼓励自己等等。

立意

1.提高情绪价值,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感。

2.学会脚踏实地,破除情绪迷雾。

3.不被情绪所左右,学会控制情绪。

范文

心和天地宽

人生于天地之间,很容易被各种情绪左右,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被情绪支配和操纵的人很容易迷失自我,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好情绪,使之成为我们成长的工具。

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情绪,认识情绪。每个人的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教育修养也不同,遇到事情产生的情绪自然不同。苏轼与高僧佛印参禅悟道。一日,苏轼偶有所得,写一首偈子命童子送给江对岸的佛印,结果佛印题一“屁”字评语,苏轼气不过,驾舟找佛印理论。佛印只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轼便知自己修行不够。我们要观察自己的情绪,认识其利弊,这是操控情绪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然后,我们要学会感受情绪,了解情绪。在知道自己不足之后,我们有意识地感受不同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的情绪产生的弊端,知道弊端之后,再进一步改掉恶习。近几年,社会上流行“emo”一词,青年人以此为时尚,言必说自己情绪不佳,心情抑郁。现代社会,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大,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压力就认为悲观失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放下负担,轻装上阵。

最后,我们要学会引导情绪,战胜情绪。人的情绪一旦产生,就不会凭空消失,就需要我们排遣释放出来。郑板桥年轻时屡试不中,于是以书画交友,以诗文为乐,方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潇洒;苏轼放下执著,专注于当下,虽遭排挤打压,却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蒲松龄仕途不顺,前途渺茫,纵情山水,结庐畅谈,方有“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心平气和,放下情绪,才能认清自己,做回自己。

一时的冲动,终铸成大错,冲冠一怒的吴三桂背弃了民族大义;一时的喜怒,也误已误国,宠信伶人的庄宗与滥杀忠良的纣王,同样可悲。无因喜而谬赏,无因怒而滥刑,唐太宗以国事为重,不参杂个人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以百姓为先,防止个人情绪左右判断。人不是机器,难免会有情绪。但是,人必须成为情绪的主人,操纵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方能使之成为自己的助力,成就大事。

心平则气和,气和则志得。人之所以成其大,不唯有超世之才智,尤其可贵的是能守本心,平心静气,以不变应万变。心态平和了,看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同了,心和则天地宽。

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学习、生活、做人做事需要避免“过度”设计,这样人生会有更多精彩。有人则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不留遗憾。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第一种观点从现代文阅读I中来,这种观点认为学习、生活、做人做 事需要避免“过度”设计,这样人生会有更多精彩。这种观点肯定了人生需要设计,但认为应该避免“过度”设计,应适当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近期理想或者远大的理想,我们不能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一个个人生目标。但是我们要避免“过度”设计,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设计的太满,太死板,应该适度就好,否则人生会少很多可能性,也会缺少很多从容与洒脱。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不留遗憾”,这种观点认为人生必须设计,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多变的生活和人生,我们有必要好好规划,不能听之任之,随遇而安的人生往往会一团糟。
   “人生需要设计”和“人生应避免‘过度’设计”都对设计人生给予了肯定,只不过后者强调的是避免“过度”设计。写作时,可以选其一来写,选“人生需要设计”的话,则应在行文中论述“设计”对人生的必要性和意义;如果选“人生应避免‘过度’设计”来写,则应从“过度”设计人生的弊端,设计人生的益处,“适度”设计人生的意义等角度论述。文章主体部分可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有规划的人生获得成功的例子与因人生没有规划而失败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自己的观点;可引用名人名言,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立意

1.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

2.谋划以成事,善通以应变。

3.避免“过度”设计,过自如人生。

范文

用心设计未来,过精彩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卷,等待我们用智慧和勇气去描绘。每个人都渴望过上精彩的人生,但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我认为,应用心设计未来,方能过精彩的人生。
  规划与设计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古希腊斯多亚学派有一句名言:“未经考量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世事繁杂,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我们的内心就会缺乏一种整齐与安定,就会在世事变迁中失去本心,感到迷惘与盲目。
   一个人的志向的确能够决定这个人的未来,设计人生需要我们定下人生理想。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是苍茫的大海上远方的灯塔,它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无舵的船,在大海中随波逐流。达尔文9岁时就立志探索世界上未被发现的奥秘。虽然当时的他在老师眼里他不过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可是达尔文却为了这个梦想一直努力。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进化学说,摧毁了神造论。我们可以尝试明确自己的理想,如司马迁那般为完成《史记》矢志不渝的奋斗;也可尝试设计自己的志趣,如梭罗那般潜心修炼心性……我不禁感叹,是人生设计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奋斗的力量,是人生设计让他们的生命变得熠熠生辉。
  设计人生理想不代表理想会一成不变,世殊时异,事随境迁,我们应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以更好的设计自己的人生。“布鞋企业家”宗庆后年轻时上山下乡,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合格的农民;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后,43岁的宗庆后决定创办实业,并一生为之奋斗,终于成为中国的良心企业家,成就了娃哈哈的商业神话。设计人生,适时调整人生航向,方能在时代的巨浪中行稳致远。
  过犹不及,人生需要设计,但不能“过度”设计。过度设计自己的人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古板,会让我们的人生缺少更多精彩和可能,那我们的人生会少很多从容与洒脱。合理的规划要以即兴发挥为翼,重视人的潜能。规划必然不是“996”的死板定义,规划的目的在于守住本心、铭记初心,朝着理想目标不断奋斗。以发挥为翼,追求诗和远方,人生才能循序渐进、渐至佳境。
  人生需要设计,不能随波逐流;人生只有一次,让我们用心设计未来,过自己精彩的人生。

十五、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应该像蘑菇一样。虽然渺小,但能做柔和的不能想象的推挤,把头上积着霜的硬土顶破。

还有人说,人应该做建筑物的尖顶。我们到陌生城市,还不是凭几个建筑物的尖顶来识别的吗?日后离开了,记得起的也就只几个尖顶。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借助“蘑菇”和“建筑物的尖顶”这两个抽象性比喻,向我们展现了对于“伟人”和“凡人”的人生定位思考。

第一段中,材料明确指出蘑菇的“渺小”,这恰如我们社会上那些默默无闻,或者平凡普通的几乎被人忽视的普通人,但他们也如蘑菇一样,能用“柔和的不能想象的推挤”的默默积累,做出把硬土顶破一样的伟大业绩。由此可见,虽然是平凡人,但可以创造工作上的非凡,过非凡的人生,即使凡人,也要昂扬向上,活出凡人的精彩。

第二段材料则明确指出“人应该做建筑物的尖顶”,并说明只有像建筑物尖顶一样杰出的人才足够突出耀眼,容易被人记住。这话也自有一定道理,历史上,往往是“伟人”为社会进步创造了突出的、关键性的力量与贡献。由此可见,材料意在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应当或者想要做一个功勋卓著的“伟人”,还是默默奉献的“凡人”?但不管怎么说,“伟人”和“凡人”其实既矛盾对立,又相辅相成、和谐统一,都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立意

1.做凡人中的伟人,做伟人中的凡人。

2.青年要树立高远的志向,争做时代的伟人。

3.为凡人,慕伟人。

4.活出凡人的精彩。

范文

平凡英雄,不凡人生

“英雄者,国之干。”自古以来,如建筑物尖顶一般突出的英雄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昭示着国家前进的方向。然而,英雄也是“普通人”,有时也想蘑菇一样渺小柔嫩,但正因为他们敢于坚持、默默积累,才能“把头上积着霜的硬土顶破”,做出惊艳世人的成就,为人们所讴歌。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透过历史的云烟,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从不缺乏英雄。不论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还是“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的顾炎武;不论是“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文天祥,还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中华自古便有众多为民请命、为国捐躯之人,他们用热血、赤诚、毅力与智慧撑起中华的晴空。

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期,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因为没有战争;还有人说,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我们有“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英雄团长祁发宝,有“人退休了,思想觉悟不能休”的“活雷锋”王兰花,还有为贫困山区女孩教育奔波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平凡的世界里,正是这些用忠诚与汗水一点一滴无私奉献的平凡人,用一刀一笔雕刻出了他们屹立不倒的英雄丰碑,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英雄模范们用行动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英雄,从来就不只是活在历史,真正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这个世界奉献他们的力量。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历史已经传承到我们青年一代手里,今日要刻苦学习,磨炼意志;明日要甘于付出,无私奉献。新时期的我们更要有梦想,有作为,需要守住平凡心。

英雄是前进拓荒牛,平凡者是未来的奋斗者。我们致敬,勤于奉献;要向平凡致敬,砥砺奋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终能借平凡之梯,攀英雄之巅!

让我们向英雄学习,努力成就“尖顶”人生!

阅读457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