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及音高
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包括 发音体,外力,共鸣体 三因素。
人耳:11~20000次(Hz)
音乐使用:27~4100次(Hz)
音的性质: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高低:发音体振动次数(频率)。
长短:发音体振动持续时值(时间)。
强弱:作用力所至发音体振幅大小。
音色: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
基音:整体振动产生,决定音高。
泛音:局部振动产生,决定音色。
复合振动:整体与局部共振,所产生的基音泛音统称泛音。
标准音:a1=440Hz
中央c:c1=261Hz
钢琴的音域:A2—c5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
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
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属于高音区。
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于低音区。
钢琴共88个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
音律
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
十二平均律:将一个八度分为12个均等的部分— 半音,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五度相生律:适用于单音音乐。
纯律:适用于多声音乐。
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堉。
等音:音高相同,记法意义不同。
自然半音: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
自然全音:两个相邻的构成的全音。
变化半音: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
变化全音: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
节奏、节拍
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节奏型,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包括:
三代二,二、四代三,五、六、七代四,九、十、十一、十二代八。
单拍子: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
复拍子:用同类的单拍子合成序列,因而不止一个重音的拍子。
混合拍子:由二拍的单拍子和三拍的单拍子,按照不同次序结合成序列。
变换拍子:各种拍子交替出现。
交错拍子:各种不同拍子的同时结合。
音程
音程: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互相关系。
旋律音程: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
和声音程:同时弹奏得两个音形成。
自然音程:纯,大,小,增四,减五。
变化音程:除自然音程外。
单音程:不超过八度的音程。
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
协和音程包括:
1、极完全协和音程(纯一度,纯八度)
2、完全协和音程(纯五度、纯四度)
3、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三度,大小六度)
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增减音程(包括增四、减五度音程)倍增、倍减音程。
音程转位
转位音程度数=9-原位音程度数。
原位音程度数=9-转位音程度数。
纯转纯,大转小,小转大,增转减,减转增,自然转自然,变化转变化,协和转协和,不协和转不协和。
等音程
结构相同的等音程—度数,音数,名称相同。
结构不同的等音程—音数相同,度数名称不同。
和弦
大三,小三和弦是协和和弦。
增三,减三和弦是不协和和弦。
七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
三和弦的转位,第一转位:六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
七和弦的转位,第一转位:五六和弦,第二转位:三四和弦,第三转位:二和弦。
等和弦,两个和弦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同样的声音效果,但是在音乐中的意义不同,写法也不同。
调式中的音程、和弦
特性音程:增二,减七,增五,减四。
主和弦:I ,III ,V 级。
正三和弦:I,IV,V级。
副三和弦:II,III,VI,VII级。
七和弦解决,三上五七下。
原位属七根音解决到主音。
转位属七根音保持。
原位,转位导七都解决到主音。
调式
等音调:常用的等音调有: 在7个升号调与7个降号调中,常用的等音有三对:
B大调=bC大调
#F大调=bG大调
#C大调=bD大调
音级名称:主音(I级),上主音(II级),中音(III级),下属音(IV级),属音(V级),下中音(VI级),导音(VII级)
各大小调的特性音级
和声大调:降VI级。
旋律大调:上行和自然大调一样,下行降VI,VII级。
和声小调:升VII级。
旋律小调:上行升VI,VII级,下行和自然小调一样。
清角(IV)变徵(#IV)闰(bVII)变宫(VII)
清乐:加清角(IV),变宫(VII)
雅乐:加变徵(#IV),变宫(VII)
燕乐:加清角(IV),闰(bVII)
关系大小调(平行大小调):在自然形式中,音的组织相同因而调号也相同的大小调。
如:C大调和a小调。
同宫系统各调:宫音相同的五,六,七声调式。
同主音调:主音相同,调式调号不同的各调式。
半音阶
大调半音阶:上行bVII I级 代替 #VI级;下行#IV级 代替 bV级。
小调半音阶:上下行bII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