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上海的早晨》是现代作家周而复创作的长篇小说,共4部,作品第1部写民族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第2部写打退民族资产阶级进攻,开展“五反”运动;第3部写民主改革;第4部写公私合营,通过改变资产阶级私有制,逐步过渡到公有制,消灭私有制。小说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展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点击序号即可收听
——完—— |
《上海的早晨》第1部于1958年在《收获》发表,并于1958年下半年出版。第2部部分章节于1961年前后,在文艺刊物发表和《北京晚报》连载,并于1961年冬出版单行本。第3部在文化大革命复刊后的《收获》第1期和第2期刊载。第4部于1979年冬在《新苑》文学丛刊发表。2019年9月23日,《上海的早晨》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988年11月下旬,改编自小说的同名电视剧《上海的早晨》在上海电视台正式播出。
作品主题:《上海的早晨》是一部全景式书写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徐义德为主人公,真实地反映出1950年代前期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描写纱厂工人汤阿英逃离农村进上海当工人和仍在农村的父亲、弟弟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工人与农民的血肉联系;通过地主朱慕堂与资本家徐义德、朱延年的亲戚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血缘关系。小说从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工商业的局限性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展示了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作品评价:作家、文学教授王西彦:《上海的早晨》所描写的是一个巨大的题材反映的生活面很广泛。出现的人物也很多,而且包括各阶层。作者在人物刻画上付出很大的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一定的成就,就像我们在前面所谈的那样。不过,使我们感到不足的是,在这些人物身上,总得缺少属于个人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体现了一定的阶级共性,每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却不够鲜明、突出。
作家阎纲:这部作品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刻画出代表资产阶级人物一一徐义德的鲜明形象,真实生动,富于生活气息。作者对于坦白的前后处于各种复杂关系中徐义德矛盾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细致,显示出老作家的创作才能。而通过这个人物,我们具体地看到了一些大资本家的生活特点。
作者简介:周而复,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20世纪30年代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文学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重庆市委党刊《群众》编辑,《新华日报》、新华社特派员,《文学丛报》《小说家》《小说》《收获》编辑,香港《北方文丛》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香港工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秘书长,上海市委统战部、宣传部副部长,全中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及副秘书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顾问、名誉委员等。著有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白求恩大夫》《长城万里图》等,中短篇小说集《山谷里的春天》,长篇叙事诗《伟人周恩来》《周而复散文集》(四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