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舞蹈教学视频

来源:中华大课堂

点击图片播放(孔雪老师


维吾尔族舞课堂(一)《基本形态》~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二)《上身的基本舞姿》~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三)《基本动律》~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四)《维族舞的步伐》~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五)《上身的基本舞姿二》~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六)《垫步与切分垫步》~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七)《上身舞姿》~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八)《三步一抬》~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九)《掀起你的盖头来》~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阿拉木汗》~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一)《上身舞姿二》~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舞课堂(十二)《三步一抬舞姿训练》~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三)《眼睛训练和移颈》~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四)《上身舞姿三》~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五)《步法训练》~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六)《上身舞姿四》~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七)《转》~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八)《黑眉毛的姑娘》~孔雪老师

图片


维吾尔族舞课堂(十九)《青春舞曲》~孔雪老师图片

点击下方列表播放(许玮娜老师)

学跳新疆舞第一、二、三节课

学跳新疆舞第四、五、六节课

学跳新疆舞第七、八、九节课

学跳新疆舞第十节课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及教学

⒈   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风格与特征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保留和发展了丰富的舞蹈语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以及风格各异的表演形式。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动律、舞姿以及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主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是维吾尔族第一舞人杰出的舞蹈家、教育家康巴尔汗的规范而形成的这一体态。在这之前新疆的民间舞蹈对舞蹈体态都不很讲究,大部分处于自然传衍的状态。康巴尔汗把在苏联学习的芭蕾舞的科学训练方法及开、绷、直形态特点,用来整理与自己民族的舞蹈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使得维吾尔族不仅具有东方沉稳的含蓄之美,而且亦具备了西方直立向上的美感。常见的下肢动作有垫步、一步一抬、点颤步、自由步等。上肢动作有托帽式、提裙式、立腕横手、扶胸式等。

节奏的基本特征:

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弱拍上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如舞蹈动作中的绕腕,头的“挑”,脚步的“三步一抬”中的后踢步都是在弱拍做的,因此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特点。立腰拔背是其体态的突出特点,并贯穿于舞蹈始终。另外女生摇身点颤的动律强调心里节奏及呼吸把握“颤而不窜”,膝部有控制又富有内涵的弹性中还需注意维吾尔族女性特有的“辫子”的感觉。手臂特点:维吾尔族舞蹈的舞姿变化多,造型性强,这就要求手臂有极强的控制和运用能力,才能达到姿态的准确,提高表现力。

步伐的特点:

维吾尔族的步态丰富多彩,节奏多附点,体现在脚下则要求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步法灵活善变,同时要求膝部微颤的动律,这种稳中带有内涵的起伏特点几乎贯穿于全部动作当中。总之,要求幅度之小,小腿灵活,膝部总是很少离散开,这就是所说的“脚下不离散”。“转”是维吾尔族中女性舞蹈技巧的特色,它具有在流动中快速的旋转,嘎然停止在舞姿上的特点。旋转闪腰是其姿态的特别之处。转的过程中多用胸腰和后侧腰,让辫子飘洒开来。结束转以前,要向上挑胸腰闪腰,形成后旋的动感特点。维吾尔族舞蹈对身体的表现力要求非常细致,如脚、膝、腿、躯干、腰、胸、臂、腕、手、颈、头、眼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维吾尔族的舞蹈体态、动态、神态、动感、立感的“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身洒的开”等风格特点。还要加上“动脖、打响指、翻手腕”等一系列的小装饰,更形成了维吾尔族的舞蹈特点。

⒉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重点

肢体动作训练,在维族舞蹈教学中可谓是万里学步的开始。肢体训练不仅能增强人体机能、提高动作能力,而且能使人的肢体从自然状态与生理心理的拘束与僵硬中解放出来,根据舞蹈表现力与审美要求需要塑造具艺术表现力的特殊人体。肢体动作训练还能使学生对肢体动作的运用很快地从本能的无意识形态过渡到具有舞蹈表现功能的有意识形态;使学生了解动作的性质,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肢体,进而渐渐过渡到得心应手地运用和发挥肢体各部位的表现力。最能在动态上鲜明、有力的体现维吾尔族舞蹈风格特点的是步伐、“绕腕”和“眼颈”的变化及“微颤”的律动。因此维族舞蹈的肢体动作训练着重要求学生在步伐、绕腕及眼颈的动作和“微颤”的律动上下功夫。

维吾尔族舞蹈的步伐类动作主要有“垫步”、“三步一踢(点、抬)”、“点颤步”、“踏蹲旁点步”、“其克特曼基本步”等等,每一种步伐都需要扎扎实实的练习。每一种步伐的动作特点及训练要求各有不同:“垫步”注重平稳,强调脚跟与脚掌的结合,“三步一踢(点、抬)”需要把握“三步”的均匀、轻盈和“踢(点、抬)”动作的干净、灵巧“;点颤步”强调“点”和“颤”动律的把握,而“其克特曼基本步”的侧重点则是“跺”与“转”的细微配合。虽然它们各有不同,但它们都统一于维族舞蹈的热情、乐观但不轻浮,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之中。所以在学习维族“步伐”动作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规律、掌握个性,在不断的实践中造就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肢体动作。

图片

在训练“绕腕”的过程中,应注意“提腕”—“绕腕”—“挑指”这三个过程。“绕腕”讲究“绕”幅度、速度,“挑指”则注重“挑”的力度。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相配合,以动、静的结合和动作大小的对比,以及移颈、眼神的变化等动作的点缀,表达舞蹈的内容,进行感情交流。

微颤,是舞蹈中常见的动律,膝部连续性的微颤和变换动作前瞬间的微颤使动作柔美,衔接自然。连续性的微颤动律多见于平稳节奏的表演中,它突出了舞蹈动作的柔和、优美。并且,还应注意的是,要使学生通过自身对舞蹈本体的肢体体验,在心理上产生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美感效应。

肢体训练中技巧训练也不容忽视。例如“旋转”,它讲究快速,多姿,嘎然静止,犹如隼迎风回旋,骤然伫立。训练时要遵循从单一动作过渡连贯动作,从局部连接到整体配合,进而达到能在连续的旋转中不断变换舞姿的高度。肢体动作的训练是学习维族舞蹈的基础,它对舞种特色的体现和舞蹈内容的表达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最终使其达到维吾尔族舞蹈动作与风格把握的完美结合。

阅读582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