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角
作者简介与导读:
晓角,原名李华,2003年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张家湾;父亲是个文盲;母亲是个精神病人。因家庭缘故她没能上学,靠母亲偶然“清醒”时的一点启蒙,和自己的刻苦坚持,自学文化。但由于家庭压力,她从小就忙于饲羊、喂牛、做饭、洗衣,和大人们一样日出劳作,承受着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也隐忍着周而复始的苦闷与孤独。情绪无处释放的压抑,以及对生存、对未来的茫然,整整陪伴了她17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觉得自己离校园越来越远了。于是,她开始接触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喜欢上了鲁迅和萧红,并开始与李白、杜甫、洛夫、海子、余秀华的诗篇进行交流、倾诉,尝试着写作,她把自己的无奈与希望,交织成了一首首既无章法又无技巧的“诗篇”。她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晓角”,巧的是1936年8月27日,鲁迅的最后一个笔名也叫“晓角”,表示“黎明前战斗的号角”含义。或许,李华的笔名也是受此影响吧。当然,唐诗中用“晓角”命题的也很多,大多表示“报晓的号角”之意。看来,李华的“黎明”真的到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3月《草原》刊登了她的作品《我的动物世界》,最近《中国校园文学》也刊登了她的组诗《一个少女的冬天》,著名诗人、批评家霍俊明还为她的诗写了评论,同时也发表了晓角的创作谈《不愿遗忘》,一个叫王朝环(女)的文学爱好者还对她进行了上门采访,有个叫沙冒智化的藏族诗人还把她的部分诗作翻译成了藏文,并在公众号上发表。今天,《中华大课堂》应同学们的要求,也编发了晓角的组诗和创作谈,并附上了霍俊明先生的评论,以及晓角母亲为她批改的部分作业,还有她的一首诗作原稿截图,供大家分享。在这里,我也代表《中华大课堂》网站,祝晓角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一路向好!
《一个少女的冬天》组诗
作者:晓角
三天过完十六岁
晓角
我看过荒草
于是我是冬天
我路过村庄
所以我只能成为飞鸟
三天,一天寄给母亲
做成布
去让她擦洗自己
走失多年的白发
一天送给父亲
烧成夕阳
让这个老农提前一时辰
走完六条沟的山路
最后一天
……
这最后一天
我请来
草原、荒山、野花、骏马
和锡林河
她在酒杯中倒下,
目击几只麻雀飞走
并与猎人无关
我是路上的长生天
一步出生
一步死亡
一步彷徨
嫁 妆
晓角
两个红柜子
村庄送给
两个女人的嫁妆
很多年
她们手拉手
并排而立
在老家温暖的墙角里
春天的喜床前
在孩子甜美的掌心
岁月是米面
充实了如水的日子
故而她们微笑沉默
回忆是大红的油漆
春天讲述收成
故而她们不谈论青春
两个红柜子
年久失修
而又因为攒下了
岁月历久弥新
多年里
在她们身下
住着蜘蛛、蚂蚁、小鼠、
孩子的月亮和小小国家
于是深夜里
她们为这一切哝哝谈笑
声音很轻
两个红柜子
装满了粮食
装满了美意
她们是两个女人的
嫁妆
一个少女的冬天
晓角
我承认,
我的青春曾被击成碎块儿
像黄土,雨水,
或者一点儿小雪
或者是父亲田地里,
一棵不会说出姓名的草
但我仍然记得
那些季节和节气
都见过我
春,夏,秋,冬
他们让我在其双手间走过
所以,我的灵魂也落叶纷纷
现在是冬天了,
树梢指向南方
村子里逐渐寒冷,
玻璃十分瘦弱
却容忍霜花开满她的脸
四十排扶贫房紧紧靠在一起
手拉手,我们走过中间小路
日出,日落,回来,出去
路过田野,我看到了,
温馨诱惑季节的一圈圈红晕
而你看看,我又要面临新年
母亲于我
晓角
冬天,一块上霜土豆的梦里
我和七十年代重合
那个火热,青春
黑发长在天上的年代
农田里供奉出你来
我的母亲
听说也是十七岁
一百七十厘米高
双手紧握,
眼睛里长着春天的草
前路漫漫,
足有村口到考场的距离
在路边我看你走过后
也许只有榆树
会解释你的命运
而现在
我也正十七岁
没有双手,站成一柄锹把
来挖掘自己的脑子
却常常在秋叶中失败
这又该列成哪个公式
黑夜留下空白的今日
天明却总是咬破我的枕头
扔出一滴泪水
就扔出一个季节
而危险的是
我或许只能在梦里见到你
高举的青春
攒人生
晓角
那时候我自学写文章
想着将来一定要当一个作家
我每天读一篇美文
背一首诗
锄地的时候在心里默念,
复习
时间久了
感觉前景充满着希望
其实我依旧
为上不了学而痛苦
但每天吃饭的时候一想
这辈子每天攒一厘才华
十几年攒成一点儿才华
一辈子成不了作家没什么
以后还有下辈子
下下辈子
总有一天
像我爸用来拉煤的钱一样
会攒够的
虽然不能确定
那该是哪辈子的事了
我妈妈比我大五十岁
晓角
我生下来的时候
你就已经老了
你来得那么早
我迟到了那么久
所以我们每过一个新年
那个叫未来的世界
便会远一点
所以
原谅我
妈妈
原谅你唯一的女儿
在冬天时常露戚戚
诗天子
晓角
姑娘,这个夜里
你站在我面前
那天上的繁星
就迫不及待灌入你眼中
春天来得并不晚
只是一年
汗水没有白流
田垅照着指纹又长了一重
现在,全天下的花
都惊羡于你的年华
十七岁,一切刚刚开始
我的手指穿过你的头发
月亮吻开云层
萤火举起灯
土地在你掌中耕耘
村庄也在笑,父老乡亲
你听,他们在喊
姑娘,我的姑娘
我开满一山的红苹果
你的灵魂
年后
晓角
他应该是忘了
忘了,那
被新年梳理的
十七岁的白发
和安稳排放在家乡地窖里
两麻袋木头
或者月亮
新年,鞭炮齐鸣
他和它们歌唱日子
吓唬村庄
和地里的玉米碴儿
春天准该要放一场火
父亲说
把旧炉子烧掉
要不然该怎么找到
铁锈底下
还没发育的生活
找路
晓角
十六个新年站在雪中
不发一言也该让天空惊愕
现在要去哪里已经不再重要
村民们也选择了离去
毕竟
那些春天、芋头
土房子甚至诗歌
都在夜以继日从远方赶来
刚垦完的农田
整夜被踩得沙沙响
让她躺成树枝也不得安宁
是不是应该躲回雪中
以防像母亲那样
一出家门
就跌进时间里
晓角母亲为她批改的作业
晓角的诗稿
附:霍俊明评论
失去的与赢得的
——关于晓角的“诗与生活”
霍俊明
读完晓角的组诗《一个少女的冬天》和访谈,我内心的感受颇为复杂。她作为一个诗歌写作的起步者,我肯定要谈谈她的诗歌以及局限,而更为艰难的是我还得面对一个人的现实境遇。
她的个人生活在这个时代显得有些不太真实,同龄人所拥有的在十七岁的她这里却全部缺失,比如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失去了应有的快乐,更没有同龄人每天面对的城市生活以及面对手游的虚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诗歌与生活”的关系上来看待晓角的人与诗,甚至精神剖析也会派上用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如何有效地将个人经验转换为语言经验和诗歌经验。这并非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复杂就一定会写出同样复杂的诗歌文本,我们考量诗歌的重要尺度是看其是否充满了效力和活力。这一效力和活力既是感受、经验和情感上的,又是语言、修辞和想象力层面的。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晓角的“诗”与“生活”。这也涉及一个人为什么要写诗的话题,即诗歌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承担了怎样的功能。
晓角在现实中遭遇了一次次的冬天,她是同龄人中的不幸者,比如父亲是体弱多病的农民,母亲有精神疾病,住在农村的土坯危房,家贫如洗,她还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这样的遭遇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尤其是母亲需要她的陪伴、照顾。由此,我们发现晓角是一个被迫的“早熟者”,具有超常的韧性、承受力和精神意志。这是十分难得的,当然她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这样的境遇容易让人在一直紧张、焦虑的神经状态达到限值,这时候晓角找到了诗歌,或者说诗歌找到了晓角。有了诗歌这一特殊的说话方式,晓角在生活和诗歌之中就找到了一个入口和平衡点。这使得诗歌对她的生活起到了安慰剂和对话者的功能,自我和自我争辩产生的是诗。
既然生活境遇和个人经验已经封闭而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应的语言和修辞来将个人经验转换为语言经验和诗歌经验。晓角应该感谢做过民办教师的外公,从外公那里她读到了一些书,这是最初的文字源头,只有文字才能够打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对于晓角来说,诗歌确实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她之所以最喜欢芒克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阳光中的向日葵》,在于一个诗人的强力意志和求真能力,即使遭遇极其艰难的时代境遇和生存挑战也要做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你应该走近它去看看/你走近它你便会发现/它的生命是和土地连在一起的/你走近它你顿时就会觉得/它脚下的那片泥土/你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这有些像我们经常提到的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在晓角的诗中我就看到了近乎无处不在的精神意志。
晓角的诗歌刚刚起步,数量也不多,所以她的诗歌面目不是特别清晰,还处于不稳定的写作状态。为此,我只能约略谈谈观感。
《三天过完十六岁》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内心愿景,而诗歌中的意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空间,比如荒草、村庄、山路,比如父亲和母亲。这些意象和场景都处于“冬天”般的冷峻、荒寒的氛围之中,这时候出场的草原、野花、骏马和锡林河以及酒杯就具有了提升和慰藉的功能。
《嫁妆》这首诗在“叙写”上有些拖沓,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晓角找到了诗歌写作的一个比较正确的方法。很多人在诗歌起步期往往会成为精神自我化的滥情主义者,往往只是“从说到说”的宣泄,而这样的诗往往是浮泛和失控的。一首好的诗歌必须具有自足性和自证的能力。也就是说,一首诗的构成除了“情感”和“诉说”之外,更重要的是意象、场景和空间。诗人必须借助这些日常的具体之物来完成情感、智性和想象力的再造。而《嫁妆》这首诗的可取之处正在于晓角找到了具有主体和客体相融合的意象,即作为嫁妆的两个“红柜子”,这是醒目的记忆的载体,尤其是“多年里/在她们身下/住着蜘蛛、蚂蚁、小鼠、孩子的月亮和小小国家/于是深夜里/她们为这一切哝哝谈笑/声音很轻”。值得注意的是,晓角面对“红柜子”使用了“她们”而不是“它们”,显然“红柜子”已经被女性化、生命化。在《一个少女的冬天》一诗中也出现了“玻璃十分瘦弱/却容忍了霜花开满她的脸”这样的深度意象,因此就具备了海德格尔所描述的梵•高画笔下的“农鞋”的精神功能。它们是物体自身,是精神的还原,是过去时的生命体的物证和再现。晓角的诗一直具有与“母亲”和“自我”精神对视和校正的功能,比如《母亲于我》《我妈妈比我大五十岁》。
晓角的这些诗作确实水准参差,其中一部分诗更多是即时性的“感受”记录,类似于日记。诗歌要尽量少使用连词,而晓角的诗中“于是”“故而”“而又”等连词今后要尽量避免。今后还是要进一步强化诗歌中的“意象”和“场景”,至于诗歌的结构和层次则需要时日的锻炼。应对之法就是在现阶段多读、多写,让词语更为准确而尽量避免散文化的语句以及“成语”。
关于晓角所呈现的生活与诗歌的对应、转化关系,我们可以说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我们生活,也在帮助或修正我们的生活,甚至拓展了我们关于生活的理解和想象。与此同时,诗歌在时间的惯性延续和生存漩涡中还承担了镇静剂的功能。诗歌维护了自我,“姑娘,这个夜里你站在我面前/那天上的繁星就迫不及待灌入你眼中”(《诗天子》)。
祝愿晓角的人生路越来越平坦、开阔,愿她的诗歌世界与众不同、熠熠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