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来源:中华大课堂

简介:《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的非凡力量

  从《诫子书》中,我们细细品读与领悟,可窥知它传递了非同寻常的力量。

  第一: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若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也不可能安心学习。只有环境安宁,内心安静时,才能高效的学习与深沉的反思。

  而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为名、为利、为情,精疲力竭,何以反思?

  第二: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德行。

  谨慎理财,量入为出,不可铺张,既摆脱负债的困扰,又可过着自律的简朴生活,不成为物质的奴隶。

  而在鼓励消费的今日社会,各种浪费惊人,节俭被耻笑,被视为吝啬,导致资源极度紧张。

第三: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面对未来,要有理想,有使命感,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即要全心全力的学习才会有成就。

  第五: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要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必得大收获。

  第六: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今日事今日毕。

  在电子技术极为发达时代,事情都讲求效率。你比别人快一步,不但能达成理想,还可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更加完美。

  第七: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有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冶性”,才能有效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

第八: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本身不可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但可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不蹉跎时间。

  尤其当今时代,各种信息如核弹爆炸,垃圾信息也充斥角角落落,更需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与意义的事上。人生百年,转瞬即逝。

  第九: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要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第十:精简的力量

  这封信,短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长篇大论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效果更佳。尤其在当下,精简沟通才更具效力。

作者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著有《诸葛亮集》。

阅读650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