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小腹三阴交,心胸内关谋
胁肋寻飞虎,复甦必水沟
大椎督阳府,关元壮真攸
总穴奇妙多,卫生百病廖
行针指要歌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
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
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
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
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
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
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
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
八法手决歌
春夏先深而后浅,秋冬先浅而后深。
随处按之呼吸轻,迎而吸之寻内关。
补虚泻实公孙是,列缺次当照海深。
临泣外关和上下,后溪申脉用金针。
先深后浅行阴数,前三后二却是阴。
先浅后深阳数法,前二后三阳数定。
临泣公孙肠中病,脊头腰背申脉攻。
照海咽喉并小腹,内关行处治心疼。
后溪前上外肩背,列缺针频率气通。
急按慢提阴气升,急提慢按阳气降。
取阳取阴皆六数,达人刺处有奇功。
十二经循行走向歌
肺到大肠胃,脾心小肠继;
膀肾心包焦,胆肝复始位。
手阴胸行手,手阳手走头;
足阳头下足,足阴足入腹。
十二经表里原络总歌
脏腑有病均宜刺,原络表里相随看,
肺原太渊大偏历,大肠合谷列缺端,
脾原太白胃丰隆,胃脾冲阳公孙间,
心原神门小支正,小心腕骨通里边,
肾原太溪膀飞阳,膀肾京骨大钟班,
三焦阳池包内关,包原大陵焦外关,
胆原丘墟肝蠡沟,肝胆太冲光明闲。
回阳九针
哑门劳宫三阴交,
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
此是回阳九针穴。
亡阳危象,除了人中醒神、神阙关元固脱之法,针家犹有施此“回阳九针”克险。
十二经表里络属歌
十二经,手与足;三阴阳,相络属。
小肠心,大肠肺,胆与肝,脾连胃,
膀胱肾,包焦系。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遗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腋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六腑下合穴歌
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委中胃三里,
三焦委阳胆阳陵,下合治腑效必彰。
奇经八脉歌
奇经正经外,八脉自成规;
冲任与督带,阴阳跷与维。
歌诀语释:十二正经之外又有八条经脉叫奇经八脉,即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一)任脉歌
任脉起胞中,前身经腹胸;
上咽环唇口,目下承泣终。
歌诀语释:任脉起于胞中,出会阴行身前腹里过胸至咽喉,环唇口至目下承泣而终。
(二)督脉歌
督脉始长强,后背循脊梁;
上巅还入脑,前额下鼻腔。
歌诀语释:督脉亦起于小腹内胞中,始穴是长强,向后沿脊柱上行,达风府,入脑,上巅顶,沿前额下行鼻腔。
(三)冲脉歌
冲脉起气冲,夹脐上走胸;
会肾并阳明,血海称谓雄。
歌诀语释:冲脉起于少腹胞中,出于气冲穴,偕足阳明胃经之气,并肾经夹脐上行而散。会于咽喉,向上与任脉相会,络唇口达目下。冲脉与女子经血有密切关系,故称血海。
(四)带脉歌
带脉出章门,横行绕一身;
诸经能约束,带下痛经寻。
歌诀语释:带脉起于季胁部之章门,横绕一身如腰带。于第二腰椎处与足少阴肾经之经别相连,再分出别走太阳经而系肾。带脉能约束诸经,对痛经、带下病有治疗作用。
(五)阴维脉歌
阴维始筑宾,上行系诸阴;
过腹上结喉,颈部会于任。
歌诀语释:阴维脉起于足少阴经的筑宾穴,沿腿过腹至结喉,在颈部与任脉交会。阴维脉有维系诸阴经的作用。
(六)阳维脉歌
阳维始金门,诸阳系此端;
胁背肩头面,颈后与督团。
歌诀语释:阳维脉起于足太阳经的金门穴,循腿之 外侧经肩背到额面部,再折至项后与督脉交会。阳维脉有维系诸阳经的作用。
(七)阴跷脉歌
阴跷起足跟,腿股内侧循;
沿腹上胸面,治阴急阳缓。
歌诀语释:阴跷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经的照海,沿腿股之内侧上行,经腹部、胸部、咽喉而上头面,阴跷脉能交通一身阴阳之气,使人下肢矫健,故能治疗阴急而阳缓之病。
(八)阳跷脉歌
阳跷申脉始,外踝向上移;
胁侧过肩颈,目系止风池。
歌诀语释:阳跷脉起于跟中的申脉穴,外踝向上移行,经肋胁至肩部,上面、经鼻旁人睛明,再行止于足太阳经的风池。阳跷脉能交通一身阴阳之气。主动,使下肢灵活矫捷。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十二背腧穴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肺经食指连大肠,与胃相交鼻翼旁。
下接脾经大趾端,再行心中在心上。
小指小肠内眦膀,小趾肾经胸包镶。
无名三焦外眦胆,大趾接肝回肺乡。
十三鬼穴歌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
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
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
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针鬼路,即申脉(火针),入三分。
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
七针鬼床,即颊车,入五分。
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
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
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
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
十二针鬼臣,即曲池(火针),入五分。
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诀
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
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
多血少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八脉交八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穴主客证治歌
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
胎衣不下血迷心,法泻公孙立应。
积块坚横胁抢,心胸痞胀肠鸣。
伤寒不解病深沉,疟疾内关可定。
手足背腰疼痛,中风不语痫癫。
头眩眼肿项腮牵,且向后溪穴针。
痈毒四肢麻木,耳聋身肿绵延。
头疼鼻衄泪涟涟,申脉针时可痊。
中风手足不举,腿疼胁胀拘挛。
头风咽肿项腮连,临泣亟须针砭。
肢节肿疼膝冷,背胯内外筋牵。
伤寒盗汗热难捐,主客外关有验。
痔疟便肿泄痢,吐红溺血咳痰。
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并医噎咽。
喉塞便淋酒积,昏迷临产艰难。
膈中气核并心烦,照海行针可散。
十五络脉歌诀
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
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
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
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为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
十二原穴歌
太冲原肝丘墟胆,心包大陵胃冲阳!
太渊肺而太溪肾,京骨之原本膀胱!
神门心兮太白脾,合谷腕骨大小肠!
三焦要从阳池取,十二原穴仔细详!
《难经》曰: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腧名曰原。凡治病必随各经主客刺之,主者,原穴也;客者,络穴也。如肺经有病,可刺本经太渊原穴,复刺大肠偏历络穴。余仿此。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中府肺,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经日月肝期门。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寻。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窥浅深!
东垣曰: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不足,从阴引阳也。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
八会穴歌
脏会章门腑中脘,气血膻中膈腧当。
骨会大杼髓绝骨,筋脉阳陵太渊商!
《难经》曰:热病在内者,取会之气穴。
骨度分寸歌
横八竖八脐下五,乳锁中线数肋骨。
腰背肩胛六寸记,四段三线二十一。
上肢腋肘九外十,前臂内外均十二。
股内十八小十三,股外十九小十六!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已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干支五行方位歌
东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
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癸亥子水。
辰戌丑未王四季,戊己中央皆属土。
十二经纳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巳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三焦阳腑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张景岳
日时干支计算口诀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
丁壬庚子头,戊癸生壬子,周而复始求。
子午流注年月干支推算口诀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壬壬寅亦顺寻,
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
飞腾八法定十干八卦歌
壬甲之日公孙乾,乙癸坤宫申脉连。
庚日外关属震卦,丙从艮位内关便。
戊日临泣坎象卦,后溪辛日巽宫迁。
丁日兑宫针照海,己应列缺与离前。
五运主病歌
诸风掉眩乃肝木,痛痒疮疡心火属,
湿肿满本脾土经,气贲郁痿肺金伏,
寒之收引肾水乡,五运主病枢要目。
八卦卦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用针咒 《神应经》
天灵节荣,愿保长生,
太玄之一,守其真形,
五脏神君,各保安宁,
神针一下,万毒潜形,
急急如律令敕。
凡针默念咒一遍,吹气在针上,想针如火龙,从病人心腹中出,其病速愈。
《医学集成》《寿世保元》
咒曰∶
天火地火,三昧真火。
针天天开,针地地裂。
针鬼鬼灭,针人人得长生。
百病消除,万病消灭。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病机十九条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
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
皆属于火;诸转反戾,
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
皆属于寒,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五味歌
五味酸苦甘辛咸,治疗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中药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限制,
相反增毒要牢记,相恶配伍功效减,
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十二经络引经药歌
太阳羌活及防风,升麻白芷通阳明!
太阴桔梗白芍药,少阴独活知母行!
少阳厥阴同一性,柴胡青皮共川芎!
更有桂膝并杜仲,手足腰肾用无穷!
白果通任督二脉,走膀胱而引群药!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
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其一: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
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泄泻,腿肿膝珩酸,
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
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
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其二:
内庭次指外,本属足阳明。
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隐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
虚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分,灸三壮)
其三: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不得,筋缓莫梳头,
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
遍身风癣癞,针着即时瘳(针五分,灸三壮)。
其四:
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病热还寒,
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
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灸三壮)。
其五:
委中曲瞅里,横纹脉中央。
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
酸疼筋莫展,风痹复无常,
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针五分,禁灸)。
其六:
承山名鱼腹,踹肠分肉间。
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
脚气并膝肿,展转战疼酸,
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针七分,灸五壮)。
其七:
太冲足大指,节后二寸中。
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
咽喉并心胀,两足不能行,
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
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其八:
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
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
举步行不得,一动即呻吟,
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针五分,灸三壮)。
其九:
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
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
腿胯连端痛,转侧重唏噓。
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针二寸,灸五壮)。
其十:
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
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
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
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灸三壮)。
其十一: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
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忡,
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
虚则不能食,暴喑面无容,
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针三分,灸三壮)。
其十二: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
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
痰涎频壅上,口噤不开牙。
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针三分,灸五壮)。
刺法启玄歌
十二阴阳气血,凝滞全凭针炳,
细推十干五行,谨按四时八节。
出入要知先后,开合慎毋妄别,
左手按穴分明,右手持针亲切。
刺荣无伤卫气,刺卫无伤荣血,
循扪引导之因,呼吸调和寒热。
补即慢慢出针,泻即徐徐闭穴。
发明难素玄微,俯仰岐黄秘诀,
若能劳心劳力,必定愈明愈哲。
譬如闭户造车,端正出门合辙。
倘逢志士细推,不是知音莫说。
了却个中规模,便是医中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