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高考”

来源:中华大课堂

古代有“高考”吗?古代的“高考”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什么样的呢?

古人依靠读书谋出路的渠道,远不像今天这么丰富多彩,似乎只有“学而优则仕”这么一座独木桥,影响最深远的便是“科举考试制度”,因其与今天的高考在某些方面有些类似,常常被人们看作是“古代的高考”。关于科举考试,你知道多少呢?

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

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其间经历了约1300年。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所能采取的较为公平、相对进步的人才选拔形式,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的优秀人才进入仕途。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在发展成熟之初显得生机勃勃,为国家招揽了大量的有用之才(有数据显示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500多人)。

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其弊病也随之凸显,其中包括对读书人越来越严格的思想钳制,以致他们最终成为封建专制制度灭亡的殉葬品。

图片


科举考试的内容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各朝各代的科举考试科目也在不断变化。

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在隋朝进士、明经两科的基础上,另设了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明经和进士两科在唐代吸引了最多的考生,进士科尤受欢迎。宋代的科举体制与唐代大体相同,只不过考试的科目大大减少,但进士科依然很受欢迎。到了明代,常设科目只有进士一科。清代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科举体制。

明经科、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及具体考查方法,各个朝代也不大相同。

在唐代,进士科的考查重点是文辞,明经科的考查重点是经术。

宋代的进士科,初期考帖经(其实就是经典著作的填空)、墨义(从有关经典著作中找出一句话或一段话,根据意思写出经书中的原文字句)和诗赋,后来,时而考经义,时而考诗赋,时而两者皆考。

到明代,开始提倡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规定文体。八股文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其题目主要摘自“四书”,所论内容也要依据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许考生自由发挥。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图片


科举考试的考场

科举考试的考场叫作贡院,明清时期规模最大的就是北京贡院和江南贡院。(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对江南贡院进行了生动描写,在其中一个名为《王子安》的篇章中,他详细地刻画了清朝时期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

明清时期,贡院里的监考非常严格,要求“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的搜查。乾隆皇帝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内的各式物品规格,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毛笔、篮子的款式,防止考生作弊。如果发现有人作弊,则送刑部严办。

考生进入考场后,马上锁上门,考生每人一间考棚(贡院号舍),吃住都在里面。

科举考试的考棚(贡院号舍)大多非常狭小,每间号舍有的折算成现在的面积也不过是一平方米。考生白天在这里考试,把木板放置在上、下两层砖托上,分别作为台、椅,方便书写;晚上把木板全部移到下层砖托,作为睡觉的地方。当时,无数考生金榜题名的美梦都在这一平方米的地方实现。


图片

江南贡院

图片


贡院号舍


科举考试的难度

你知道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多难吗?

至少在明清时期,一次完整的科考需要经历四次考试,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是府、州、县一级的考试,考过之后称之为“秀才”。当了秀才之后才能参加乡试。

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考中之后就叫作“举人”,第一名称之为“解元”,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就在乡试中一举夺魁,因此也被人称之为唐解元。中了举人之后就要进京赶考,参加会试了。

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由礼部来主持,考中之后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通过之后就要参加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

殿试:顾名思义就是要在皇宫的宫殿里面举行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之后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著名爱国主义诗人文天祥就曾经高中状元。

如果一个人能在乡试、会试、殿试都考中第一,就叫“连中三元”。

图片


科举考试的趣闻

1.古人赶考很“烧钱”

许多古典小说或影视剧里,穷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才得以进京赶考,高中后又回来报恩。从侧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考试费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诉说了赶考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求抱关养亲,亦不可期也。”刘蜕所说的“半岁为往来程”,虽然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另外,古代考试用的每套试卷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各项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才子佳人的“双喜临门”

古代戏曲和小说中常常上演富家小姐爱上穷书生,最终实现“双喜临门”的故事结局:一种情况是,穷秀才偶遇富家小姐——一见钟情——进京赶考中状元——皇帝赐婚;另一种情况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中状元——巧得富家小姐彩楼招亲抛绣球——迎状元入府成婚。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关于唐僧(江流儿)的身世背景中,就为其父亲创设了这样一个“双喜临门”的故事。

图片

彩楼招亲

图片

状元游街

此榜行至海州地方,有一人,姓陈名萼,表字光蕊,见了此榜,即时回家,对母张氏道:“朝廷颁下黄榜,诏开南省,考取贤才,孩儿意欲前去应试。倘得一官半职,显亲扬名,封妻荫子,光耀门闾,乃儿之志也。特此禀告母亲前去。”张氏道:“我儿读书人,‘幼而学,壮而行’,正该如此。但去赴举,路上须要小心,得了官,早早回来。”光蕊便吩咐家僮收拾行李,即拜辞母亲,趱程前进。到了长安,正值大开选场,光蕊就进场。考毕,中选。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不期游到丞相殷开山门首,有丞相所生一女,名唤温娇,又名满堂娇,未曾婚配,正高结彩楼,抛打绣球卜婿。适值陈光蕊在楼下经过,小姐一见光蕊人材出众,知是新科状元,心内十分欢喜,就将绣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猛听得一派笙箫细乐,十数个婢妾走下楼来,把光蕊马头挽住,迎状元入相府成婚。那丞相和夫人,即时出堂,唤宾人赞礼,将小姐配与光蕊。

3.十年寒窗、金榜题名

中国古代1300年的科举考试也衍生出了很多有趣的经典成语,如“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等。

科举时代,读书人为考取功名,需要花很长时间苦读,正如元代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所写:“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另外,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写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说明辛苦是值得的,尽管十来年的苦读无人问津,一旦金榜题名,似乎全天下的人也就知道了。


图片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古代,能够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也是文人士大夫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金榜”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排名榜,因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后来人们把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的名字称为“金榜题名”,后泛指考试被录取。宋代洪迈的《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清朝李渔《凤求凰·闻捷》的:“正在洞房花烛,又遇金榜题名。”古人的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已占了两样。


图片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祝愿所有考生:提笔从容自信,合笔如愿以偿!



图片

阅读667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