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诵技巧与方法

来源:中华大课堂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朗诵,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朗诵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的再创造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要再重视原作的基础上,容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各种技巧进行语言艺术的再加工。朗读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朗诵训练必须作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一基本要求。必须在把握作品内容,情感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基本技巧训练。

口才学习中,进行朗诵训练时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技巧。低年级的学生朗读主要抓语调、重音、停顿、语气等几方面。


图片

语调

图片


要让学生知道朗读时句子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举例说明语调中高低、升降、轻重、曲直的变化,如何去把握它们,朗读时应怎么处理。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老师们首先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又冷又饿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学生就能感受到可怜无助的小女孩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从而满怀着同情朗读,感受小女孩的不幸。

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开头描写环境的部分,应该用轻缓、低沉、伤感的语气;朗读出现幻象的部分,则应该用充满希望、欣喜的语气;而当幻想破灭,又回到残酷现实时,又应该转回失望、低沉、伤感的语气。


图片

重音

图片


老师们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重音,怎样读好重音,并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找出重音。还要通过举例示范,让学生懂得对句子中重音的表现处理。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重音就是读得大声、快而激昂。其实这是不一定的。

重音的处理既要注重声音形式,又要注重内心体验;既要注重表层的技巧,又要注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力,声声有情,更富有感染力。


图片

停顿

图片


对于孩子们的朗读情况,老师们应该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在朗读课文时感情非常投入,但是听了以后却感觉不舒服,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停顿、轻重音或语调等的安排不当造成的。

词语的停顿在朗读中尤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会使朗读效果大打折扣,如《西湖》中有这样一句话: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有的学生这样读: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如此读来,一切都完全失去了美感 因此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注意词语间的停顿至关重要。

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或者朗诵时有唱读的现象,只注意读准字音、忽略词与词组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会造成读破句、读断句的不良的朗读习惯。在教学时,要训练学生按词、词组之间的停顿法正确朗读。


图片

语气

图片


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喜悦的语气要气满声高。《观潮》中,在人们久等之后,出现潮由远及近的壮观,这段文字要吸足气,高声朗读,读出人们见到大潮时喜悦、兴奋之情。

悲伤的语气要气缓声沉。《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灵车开来的一段文字,朗读时吐气要缓慢,声音低而深沉,这样才会让人感受到失去总理的悲痛之情。

赞美的语气要气平声柔。《南京长江大桥》中由远及近看大桥的两段文字,朗读时送气要平而匀,声音要柔和,以表达出作者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美之情。

焦急的语气要气短声促。《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描写敌机轰炸,环境越来越危急的句段,用气断而不连,声速急促,这样才能反映出人们为白求恩生命安全担忧的焦急心情。

愤恨的语气要气足声硬。《圆明园的毁灭》中写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毁灭圆明园的一段文字朗读时要吸足气,发音铿锵有力,表达出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

陶醉的语气要气舒声平。《瀑布》中描写瀑布声、色、形的语句,如诗如画,朗读时轻轻送气,声音平稳稍慢,听来使人浮想联翩、陶醉其中。

阅读652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