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四大心法”

来源:中华大课堂

公元前485年,老子从函谷关骑牛而去。他留下了一个悠远的背影,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藏——《道德经》。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大到天地,小至尘埃,老子将万物之道融进这五千言中,指导世人勘破迷障。

其中这“四大心法”更是帮助我们自我修行、做回自己的不二法门。

一、自知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若是不能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那你的人生将是一场灾难。

三国时有个“狂夫”,名叫祢衡。祢衡少时就有文采和辩才,但他性格高傲,言语无忌。祢衡第一次面见曹操,就击鼓大骂曹操,还把曹营中的武将谋士,通通贬得一文不值,唯独夸自己是“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这样的人,一无自知之明,二无谦恭之态,是不会得到他人的好感的。

没过多久,曹操就把这个讨厌的家伙送给了刘表。祢衡依旧不改本色,对刘表是一顿奚落,于是,刘表又把他送给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是一介武夫,可不惯着祢衡的骄横,一言不合就把他杀了,可怜祢衡才华横溢,死时不过二十六岁。

约翰·保罗曾说:“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漫漫人生路,有时候阻碍我们前行的不是外在的苦难,而是愚昧的自己。不高估自己,是一种境界;不轻视自己,是一种坦然。唯有如此,方称明智。

二、自胜

《道德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生追求各有不同,但目的大体一致,那就是不断超越自己。

战国时期的苏秦,贫民出身,少时外出游历多年,最终却穷困潦倒,狼狈归家。回家后,妻子冷漠,父母责备,就连嫂子也看不起他,时常不给他做饭。这一切苏秦都看在眼里,可他并没有灰心,只恨自己学问太浅,于是发愤图强,刻苦钻研。每当深夜读书,感到困倦时,他就拿出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最后,苏秦学有所成,动身前往六国,施展纵横捭阖之术,身佩六国相印,成了当世第一权臣。

曾国藩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人生在世,不在胜人,而在自胜。胜过别人,不过争竞;胜过自己,方是成长。

三、自爱

老子常说,自爱不自贵。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自尊自爱,唯有如此,才担得起大家的尊重。

东汉时,有一位叫羊续的官员。他历任庐江、南阳两郡太守,洁身自好,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当时,他到南阳郡上任不久,属下的一位府丞给他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推让再三,可这位府丞执意要他收下。无奈之下,杨续只好收下。而当这位府丞走后,羊续将这条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晒,晾成鱼干。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这时,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柱上悬挂的鱼干说:“你看,上次送来的鱼还挂着,已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此事传开后,南阳郡百姓无不称赞,称其为“悬鱼太守”。

明朝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亦舒说:“自爱,沉稳,而后爱人。”懂得自爱的人,是有温度的人,也唯有懂得自爱的人,才能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

四、自足

《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害。

明朝有一个叫胡九韶的人。年轻时他家里很穷,他既当乡村私塾教师,又种田耕地,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虽然日子过得非常清苦,可胡九韶却感到十分满足,每天晚上都要焚香祷告,嘴里念叨着:“感谢上天赐给我的清福。”妻子看到他酸腐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讥讽道:“一日三餐,顿顿都是菜粥,这算得上哪门子的清福啊!”胡九韶听了,莞尔一笑,说道:“你我有幸生在太平盛世,不遭受兵荒马乱之苦;一家人骨肉相聚,没有饥寒冻馁之忧;家里既没有卧床病人,又没有在狱囚犯,生活如此安稳,难道还不算人间清福吗?”正是因为胡九韶拥有达观知足的好心态,才能让他沉下心来做学问,最终成为明初著名的理学家。

杨绛说:“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它能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人生在世,内心的自我满足感才是最大的幸福。

读懂《道德经》,我们就会明白:人生就是道场,而活着便是一种修行:自知,方能人生不惑;自胜,方能超越自我;自爱,方能赢得尊重;自足,方能一世喜乐。一生缘行,一世求道,愿你人生向阳,岁月如光。

阅读578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