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诗人开玩笑,说你们是把文字分行的人,仔细想想,就是这么回事。可是诗为什么要分行,别的文体怎么就只分段不分行,想想确实挺有意思。下面我们来谈谈诗的分行问题。
一、古代的诗有没有分行
其实,古代的诗和宋元的词曲是不分行的,和散文一样,只是分段,那时纸张这么紧张,怎么会想到分行呢。现在我们看到的给古代诗歌分行,那是后来的事;以前竖排的诗集,不论古风还是律诗,哪有分行一说。词曲也是这样,分上下阕。
由此看来,分行只是近代的事,主要是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事,而且主要是白话新诗的事,这当然是受了西方诗歌影响的结果。但是自打诗歌分行,诗就以一个崭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目前,再加上是白话,确实让人眼前一新。我觉得,诗的分行,这对最大限度发挥现代汉语优势,促进诗歌发展,使诗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文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现代诗为什么要分行
现在我们可以体会到,一首诗分行和不分行,读起来感觉的确不一样。不分行怎么看怎么别扭,而分了行则看着舒服,读的过程也易于激发情感,这当然跟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有关,但也说明诗是适合分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任何一种文体的存在,都有它自己的审美支撑,分行的形式对诗来说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支撑,因为分行更能显示出诗的魅力。我觉得这就和不同的人适合穿不同的衣服一样。作为一种文体,诗的分行也是由它自身的特质决定的——请注意,这个特质我更愿意称之为诗性——
1、诗歌是属于情感的艺术,没有了情感,那就不是诗了,而情感离不开体验。如此,诗行就离不开想象,需要调动以往的生活感受,这样,一句诗独立一行,就显示它具有的独立地位,更有利于对其中的情感进行全方位的体验。
2、诗的语言有很强的跳跃性,这种跳跃性也需要分行来体现。当然,诗句的跳跃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否则抽离太大,就缺少了想象的缓冲地带。诗句的独立性和跳跃性,要求我们绝对不能把诗句当作散文的语言来欣赏,比如“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或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当作散文来读,恐怕就不知所云了,人家准说作者脑子有毛病。可见诗即使不分行,比如昌耀的一些诗,那也是属于分行文字,是诗歌。所以分行更加适合诗歌的欣赏和阅读。
3、诗的高密度语言具有非凡的想象力,这就像一个漂在水上的冰块,我们只能看到漂在水上的部分,浸在水下的部分是要靠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看不见的部分也需要占有一定的空间。一句诗独占一行便是给看不见的部分留下了空间。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汉字的优势,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就是一个自足的图象,少数几个字一组合,便是一个圆满的境界,而分行就体现了这种优势。
4、诗的语言对过渡有限制,这是因为诗句之间已经有了因果关系,有了必然的内在联系,那么一些非常实在的类似散文的叙述和连接语言,就会影响诗句的质感,或者稀释了诗语。所以正是这种对过渡的限制,才使我们在书写中留下空间,让每一句诗有了独占一行的可能。事实上,也正是这种语言限制,才使不同的人在阅读过程中有了不同的体验,让每个读者对诗行之间有了自己的过渡方式。
5、任何语言都不会象诗句那样具有丰富的含义,使人们对它产生那么多的不同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语言在不同的诗行能够生发出不同的意义,这就像我们写的“你呀,命犯桃花”,作为一行或一段独立地放在那里,由此产生的空间让人生出不同的联想。
6、古代诗歌讲究押韵,现代诗虽不太讲究押韵,但更加强调节奏,节奏是什么,我说是诗的呼吸,一呼一吸从语言及语言在诗行中的位置就能体现出来。有时散文也有这种情况,别看散文不分行,但达到一定的笔力具有同样的效果。当然,散文再怎么写,也是散文。
7、古代人说词是长短句,其实现代诗也是长短句,句与句之间分行体现,再加上语言的使用,有益于构造图像,增加诗的视觉效果。有时候我感到,诗分行后摆在我们目前,就像麻将牌一样立在那里,整体感、立体感特强,还具有了生命的意味,这是分行后的视觉效果。
以上这些,构成诗性,并散发出诗意。所以让诗句独立成行,留下足够的空白,这对阅读体验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必要就是分行。
三、分行的依据
诗的分行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上面的内容,我觉得就是语感。文学本来就讲究语感,诗是缪斯头冠的珍珠,更讲究语感。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无非就是对语言的感觉,或者说是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受。对诗来说,这是基础的东西。谈这个词儿涉及到语象,物象、意象等等,我们写诗的应该知道这些东西,这里就不多说了。
由此看来,语感是文本认识的起点,而诗的分行,就更加突出了文字的表现力,使语感尽可能地取得最佳效果。
当然,尽管诗歌分行,但分行毕竟只是诗的形式,只是适应了诗性的要求,诗性才是诗的本质,也是这一文体的独特性格。所以分行的文字未必是诗,不分行的文字或分行不好的未必就不是诗,当然是形式不完美的诗。
不注重分行,是对诗歌形式不重视的表现,也是对诗的内容不重视的表现。如何分行,如何把一句诗放在诗体中最合适的位置,是需要诗人认真斟酌的,绝对不可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