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孤独症孩感统问题的游戏

来源:中华大课堂

自闭症孩子的感统失调是个大问题。感统失调,总结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前庭感统失调、本体感统失调、视觉感统失调、触觉感统失调和听觉感统失调。


图片


实际上就是关于孩子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视觉、听觉、触觉这些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行为能力的。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好在6岁前进行,因为这段时间是感统失调的最佳矫正期。

早期的时候孩子呈现出肢体协调、躯体平衡性等方面的问题,也可能不擅长各种运动,因此家长往往不放心上。然而有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方面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异常。


图片


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感统失调的孩子会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表现落后,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尤其是到青春期之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具有攻击性等,那时再干预就事倍功半了。

我们收集了11个专家认可的感统游戏,对应的就是感统失调的五个方面,希望能帮助星爸星妈运用到孩子日常的康复干预中。

前庭感统失调

表现:孩子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图片


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体系正好位于身体到三角形架构的上方,也就是头重脚轻的头部,是平衡感上面最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前庭体系必须和平衡体系保持密切的协调,人类才能理解视听讯息和身体间的正确关系,进而作出应有的行动,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

训练内容:

1、摆荡游戏(0~1岁起)

从孩子出生起,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我前庭统合能力了。内容很简单,只需要家里的长辈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等到孩子一岁大左右,就可以找一条大毛巾,并将孩子置于毛巾中间,由爸爸、妈妈各拉住毛巾的一边,轻轻摇晃。摆荡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应、增加肌肉张力。

2、爬行游戏(6个月~1岁起)

七八个月大时,孩子应该慢慢学会爬行,通过不断努力地抬头、仰脖子,来锻炼前庭觉,向前爬行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爬行,例如妈妈躺在地上,让孩子慢慢爬上妈妈的身体;或者妈妈手脚着地弯成拱形,吸引孩子从底下爬过去。


图片


对于一些本身不爱爬行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一些诱导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着他的两条腿慢慢向后拖,并在孩子眼前放上色彩鲜艳或者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抬头、逐渐向前爬行。

爬行游戏能够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视听能力,促进注意力的集中,还能够增进孩子对四肢肌肉的协调控制,促进本体知觉的发展。

3、棉被旋转(会俯趴抬头~4岁)

选择一床小棉被,让孩子俯趴在棉被上,把头抬起来,父母拉起被子的一角,沿着顺时针方向转一圈,然后再沿逆时针方向转三转,速度可稍慢一点,一定要适应孩子的需要,每次只需1分钟即可。

棉被旋转游戏可以让孩子感受重力,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对于一些存在触感问题的孩子,这样的训练可以一定程度上提供皮肤触觉的刺激,改善其触觉敏感的问题。

本体感统失调

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语言表现能力极差,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动作不协调,闭上眼睛容易摔倒,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常撞到东西或摔倒。

本体觉的处理能力会协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控制肢体或动作的前后顺序、力道大小、速度快慢,不但对控制自己的动作有信心,并且据此发展出适当的自信心或是自尊心。

训练内容:

1、球类运动(3岁起)

球类运动一直是人们的钟爱,本体感统失调可通过球类运动矫正。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训练他拍皮球,熟练后要求他左右手交替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们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由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逐步转化为连贯的动作。

球类运动可帮助孩子锻炼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提高反应能力与灵活度,对注意力,手眼协调以及将来的学习能力也大有好处。

2、跳格子(3岁起)

地点最好是户外,换个地点在家里也可行,只要运用家里的拼图地垫即可。


图片


玩法很容易,将每块地垫放置于地并进行固定,间距需为20~30公分,然后就可以让孩子用跳的方式踩地垫,反复进行。

跳格子游戏对于孩子的空间概念及本体觉刺激都有很大帮助。在跳跃的过程中,还涉及孩子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控制和协调,平衡肌张力。

视觉感统失调

表现: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看手发呆或斜眼看东西。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视觉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视觉感统失调的训练方法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

训练内容:

1、丢接球(1岁~3岁起)

孩子一岁时,可将直径约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并鼓励孩子主动伸手拿球;待孩子两岁后,就可以玩进阶游戏,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后与孩子间隔约二公尺,分别坐于地上,用滚球的方式与孩子玩传球游戏。

孩子三岁就可以完高阶游戏,将您与孩子的距离拉长至3~5公尺,并改以弹跳的方式传球。丢接球游戏可以改善孩子的手眼、双侧,及视觉追踪的协调性。对孩子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等认知方面的能力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找不同(3~4岁起)

有的孩子分辨不出相近字,“往”和“住”,“己”和“已”等。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相似的图片或文字,或者在网上搜索到专门的“找不同”材料,让孩子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识别,找出其中的不同点,趣味请较强。找不同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以及对细节的把握能力,以及注意力的集中强度与覆盖广度。

触觉感统失调

表现:躲避接触或讨厌被触摸,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环境,咬指甲爱哭,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好动不安爱打架。


图片


触觉过度敏锐的孩子,通常反应较快,智商也较高,但由于情绪无法控制,情商方面的能力会很差,造成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这些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如果触觉迟钝会造成孩子学习能力差。

训练内容:

1、地面探险(1岁~2岁起)

仅需不同材质的拼装地毯,就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触觉刺激。玩法很简单,孩子一岁时,就可以在家里布置各式不同材质的地毯,让孩子在地毯上爬或走,或从事任何游戏,让宝贝接受不同材质的刺激。

等到孩子两岁起,家长就可以做难度稍高的设计,将地毯高度任意变化,让孩子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从事各种游戏。

地面探险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改善动作计划能力,可以锻炼孩子对不同情境的紧急处理,对孩子适应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魔法口袋(3个月~3岁起)

找一个口袋,里面放3-5样玩具或水果等,让孩子摸一摸,问他摸到了什么,再让孩子拿出来,看看对不对。

大一点的孩子家长提供指令要拿什么东西,让孩子按指令找出来。最后可以尝试否定指令,如:"把不能喝的东西拿出来","把不是蓝色的东西拿出来"等等加大难度。

魔法口袋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识别能力,如对颜色的区分,功能的分类等。

听觉感统失调

表现: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常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或特别害怕某种声音。

孩子刚出生时,视觉和听觉“各司其职”,从小对孩子进行视觉和听觉的训练,有助于感觉之间的“接通”和发展。

促进孩子听觉的音响玩具品种很多,如各种音乐盒、摇铃、拨浪鼓、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能拉响的手风琴及各种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


图片


训练内容:

1、大自然的声音(6个月~4岁)

节假日带孩子到公园或者野外,让他接触大自然,聆听大自然丰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虫鸣、鸟叫、狮吼、虎啸等。

父母也可购买或自己制作一些大自然声音的CD盘,放给孩子听,同时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什么声音。也可以用嘴模仿出各种动物和自然界的声响,鼓励孩子模仿这些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亲近自然,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以及识别能力,增强注意力。2、听指令做动作(1~6岁)

1-3岁的孩子可以做一步指令,如抬手、抬脚等。

3-6岁的孩子可以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如一步指令:摸左耳朵,孩子动作要摸右耳朵,如二步指令:用右手捂住左眼,孩子的动作是用左手捂住右眼。

听指令做动作可提升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辨别能力,提高听觉和动知觉统合的统合能力,提升学习能力。

阅读688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