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合集

来源:中华大课堂

1、什么是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3种认知能力:

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

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

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

2、什么是认知训练?

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3-5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岁儿童已能初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能初步理解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等。应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认知训练应以孤独症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选择训练内容,以培养与提高孤独症儿童多项认知能力为目标,以图形、数字、符号及文字为训练材料。

3、认知训练具体目标

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知觉、记忆、表象、思维等各方面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康复目标。在家庭康复中,认知训练的内容包括注意训练、图形认知、颜色认知、数字认知、同类匹配、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比较排序等等。

4、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

儿童的认知活动是有规律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新生儿出世后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步行反射等。不久,又在这些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条件反射。

当然,这些活动还不是认知,只能说是认知发展的最初基础。婴儿出生4~5个月,还不能认识外界物体是永久存在的。在他看来,存在的只有他直接感知到的东西。譬如,他正在玩皮球,如果皮球滚到地下看不见了,他不会去找皮球,而是转移注意去看或玩别的东西了。从半岁到2岁,才逐渐认识到物体的永存性。

5、儿童认知发展内容

儿童认知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基础认知,综合认知。基础认知是奠定孩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综合认知就是孩子对事物的思维反映和理解。

图片

基础认知包括11个方面:

命名(这个事物的名称)

为了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我们一般要求孩子掌握150种的命名量,主要从身边常见的事物作为切入点。例如:蔬菜,水果,动物,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等。

配对(最先教给孩子的)

一样的形状,一样的颜色等等。

1) 实物与实物配对(经常做的)

2) 实物与卡片配对

3) 卡片与卡片配对(经常做的)

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1) 大动作模仿:拍手,举手,拍腿,

2) 精细动作模仿:(小肌肉)

3) 声音模仿:啊,窝,额……

4) 仿搭积木:A.一次一块 B一次2块 C一次搭完 D镜面仿搭(不让孩子看到)。

物品的功用(功能)

1)例如:杯子是干什么用的?喝水!

2)用什么喝水?用杯子喝水。

认识颜色:红,黄,蓝,绿,黑 ,白。

在教授孩子颜色时一定要切记:红色与黄色要分开,绿色与蓝色要分开。

例如:我们一般先教给孩子红色,黑色,白色三种颜色,有利于孩子掌握。因为这三种颜色的色差比较大,利于孩子在视觉上分辨。

认识形状

1)理解(知道)例如:我们拿出2个形状,问:哪个是圆形,哪个是三角形?

2)表达:这是什么形状的?

3)泛化:例如:桌子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饼干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对人物的认识

1)基本人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弟弟,姐姐等等......

2)职业人物:医生,警察,老师,司机,厨师等等。让孩子知道这些职业人物的基本工作性质。例如:厨师是干什么的?做饭的。

对地点的认识

1)命名(对地点的命名)例如:超市,医院,学校等等。

2)对地点的应用:例如:生病了去哪?去医院。上学去哪?去学校。

区分比较

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强我们可以忽略一些环节。

1)理解:用相同的东西(让孩子抓住你所给的事物的主要特征,排除干扰)

2)表达:哪个是高的?哪个是矮的?

3)泛化:例如:我们拿出2个不同的物品,提问孩子:哪个大?哪个小?

分类(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开始)

1)能吃的——不能吃的

2)水果,蔬菜,动物:例如:让孩子把一类的放在一起(一样的放在一起),动物放在一起,水果放在一起。一定要切记:水果----蔬菜不能一起教给孩子。水果一定要选择颜色鲜艳的,蔬菜一定要选择绿色的。

数学:(孩子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1)认识数字:1——10,认识并会写

2)唱数与点数:

A 唱数:1——100,段数:1——10,1——100,2——5,4——10。

B 点数:摆成一条直线----摆成2列----拿出一堆数

3)按数取物:给孩子一个数字,让孩子拿出相应的量。

6、认知训练方法

(1)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方法:

1)、利用同样颜色的5块大积木和5块小积木。开始时让孩子把10块积木根据大小分成两堆。孩子学会正确地分类之后,你问他:“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果回答正确,就表扬他。

2)利用两个只有大小不同的东西,如使用一大一小两个红球。先选用大小差别明显的东西。利用球、积木和其他物品告诉孩子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这是大球,这是小球)。然后问孩子:“大球在哪儿?”再问“小球在哪儿?”频繁地变换大小物品的位置。等孩子能够正确无误地区别大小之后,再让他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

3)用包装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包糖果,让孩子说也哪个大哪个小,他说对了就把糖果奖励给他。

4)把直径约为15厘米和8厘米的几个圆形物放在地上。让孩子只站在大圆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你该站在哪个圆上。你站得对不对,让孩子告诉你。

5)在大小不同的几个圆中的一个圆上放上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能正确地说出那个圆是大的还是小的,就把那件东西奖给他。

(2)按照口头指令,指出自己或娃娃身体10个部位

方法:

1)从脸上的器官开始,当你说:“这是眼睛”时,用手指一指你自己的眼睛。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也用手指一指他自己的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指出手、脚、脖子、胳膊肘、肚子、手指、脚趾等。

2)你和孩子一起站在能照到全身的大镜子前面。当说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你让孩子摸摸或动一动这个部位。如“这是膝盖吗?”,“这是鼻子吗?”他学会了就表扬他。

3)在两张纸上画上像雪人似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画上身体的一两个部位,让孩子指出哪些部位没画出来,该画在什么地方。孩子回答对了,就表扬他。

4)指出玩具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

5)指出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帮他说出名称。

6)如果孩子指对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让他在那个部位贴上贴纸。

(3) 按照口头指令,指出男孩和女孩

方法:

1)利用适当的时机,辨别家人的性别,如说:“好高的男孩呀!”,“好漂亮的女孩啊!”等等。

2)给孩子看书的时候,告诉他杂志插图上的人物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然后利用杂志的插图,让孩子找出男孩或女孩。

3)你指着画片让孩子说出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4)利用给男娃娃和女娃娃穿衣服的办法,让孩子给这些娃娃穿上适合他们性别的衣服。

(4) 说出东西的轻重

方法:

1)让孩子提起某种重的东西(如两公斤重的砂糖),并对他说:“这个很重啊!”然后再给他某种轻的东西(如1袋软糖),并说:“这个很轻啊!”尽量用体积相似而重量不同的东西。把东西装入两个口袋中放在桌子上,让孩子分别拿起来,并说出哪个重,哪个轻。

2)逐渐缩小两样东西重量的差距。如果孩子能正确地说出哪个重,哪个轻,应给予表扬。

3)利用画卡。每张卡片上画一样东西,如大象和铃铛,车和小孩,飞机和椅子等等。让孩子把这些画卡按所画东西的轻分成两类,重的一类,轻的一类。

4)告诉孩子家庭日用品中哪些东西重,哪些东西轻。

5)把不等量的沙子或水装入两个杯子(或锅)中,让孩子说哪个重,哪个轻。

(5)把两个部分拼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如:两个半圆或拼板)

方法:

1)把一个用厚纸板做的圆剪成两个半圆形。你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把2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让孩子模仿你,并以一个没剪开的圆形为样本。

2)在纸上画一个圆形,再画一条线(作为提示),把圆分成两个半圆形。让孩子按此线把另两个半圆放在上面,拼成一个圆形。等孩子学会后,就不再给此提示线。

3)把动物或物品的图形以简单的线条分成两半,并剪开。开始时,只用1种图形,等孩子慢慢学会了再逐渐增加数量,让孩子选出应拼在一起的两片。

(6)叙述喜欢的故事或电视节目的两件事或人物

方法:

1)讲述或复述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并问孩子:“后来怎么样?”,“那只狗叫什么名字啊?”等等。鼓励孩子做故事中的动作,并把故事讲给爸爸或兄弟姐妹们听。利用布娃娃讲故事,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2)找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给他念上两三遍。然后再念的时候,每翻下一页之前,先让孩子想一想下面的故事内容。

3)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利用电视节目间隔的广告节目时间,让孩子告诉你刚才节目的内容。必要时可给以口头上的提示。

(7)用话语或动作反复做手指游戏(如:听到唱歌做动作)

方法:

1)让孩子看你如何边说边做手指游戏。然后每说一段,就让孩子做一遍动作。孩子学会了就逐渐增加模仿的内容,直到他全部学会为止。

2)开始时,你唱歌让孩子做动作,然后让孩子自己边唱歌,边做动作。

3)让孩子与你一起唱,但有一部分歌你不唱,让孩子自己唱(比如最后一句),渐渐减少你唱的部分。如果孩子都学会了就表扬他。

4)你说出每一段歌词的第一个字,把这作为一种提示,剩下的部分让孩子唱完。你也可以用动作提示给他。

(8)用3件以上物品进行一对一配对

方法:

1)把3个茶碗放在桌子上,拿3个弹球给孩子。告诉他:“一个茶碗里放一个弹球”。

2)在纸的左边画3个茶碗,再在纸的右边画3把小勺。让孩子画一条线把茶碗和小勺连起来。

3)在孩子面前分别放置几块红色积木和几块蓝色积木。拿出一块红积木和一块蓝积木,对孩子说:“拿一块红积木,拿一块蓝积木”,并让孩子模仿你。

4)吃饭时,让孩子当帮手,帮助配置餐具。你先放好一个饭碗,让他在旁边放上一双筷子和一个汤勺。也可用玩具餐具代替。

5)让孩子把糖困和点心配好,每人一份。

6)在做面包时,让孩子帮忙在每一片面包上放一块火腿。

(9)指认长短物品

方法:

1)从家庭用品中收集一些长的和短的东西,如筷子、喝饮料用的吸管、铅笔、尺子和袜子等。

2)把一只长的和一只短的铅笔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指出长的一只。说对了,就表扬他。

3)让孩子模仿画长线和短线。你一边说长的、短的,一边让孩子模仿着画长线、短线。

4)教给孩子哪些是长的东西,哪些是短的东西。告诉孩子室内的某些东西是长的还是短的。然后问孩子:“这是长的吗?”,“这是短的吗?”让孩子指认。

5)拿些长度不同的铅笔、筷子、木棍、火柴棍和牙签等做游戏。

(10)按指示拿一定的数目(15个)的东西

方法:

1)让孩子把积木、蜡笔或游戏用弹子儿等放入盒中。让孩子每次拿出1个给你,然后再让他放回去。再次让他拿出两个。重复做下去,直至拿到5个为止。

2)让孩子不按数目的顺序拿东西给你。如先要3个,再要1个,然后要5个等等。

3)让孩子帮你拿两只碗、5个盘子、3只茶杯,然后问他:“我要几个了?”让他想出数目来。

4)让孩子往盒子里投放1–5个沙包,或让他数一定数目的糖果或饼干。

5)你拍1–5次手,问孩子你拍了几下手。

6)孩子拿东西时,让他大声数出数来。

7)利用正方形的小纸片。如果想让孩子拿3件东西时,先放置3张小纸片,后让孩子按照纸片的数目把东西放下。

8)让孩子自己检查数好的东西。让孩子拿某一样东西给你,拿完后问他:“我要3个,你数一数看,拿的是不是3个?”

图片

(11)说出5个质料不同的物品(如:粗糙的和光滑的)

方法:

1)告诉孩子家中各种用品的手感,如果他仅凭眼睛看说不出手感时,就让他摸一摸。

2)把手感不同的5件物品放入口袋中用手摸。让孩子把手伸入袋中,每次摸到1件物品并说出它的名称。然后从袋中拿出来,看看是否说得正确。

3)把手感不同的东西固定在板上。把孩子的眼睛蒙住,让他用手摸并找出手感不同的东西(如:粗糙的、光滑的和柔软的)。

4)开始时只用两种手感完全不同的东西,如软绵绵的和扎得慌的。当孩子学会摸两样东西后,再增加数量,而且要用些手感相近的东西。

5)用木制的积木或用海绵做成的立方体,在各个面上贴上手感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投掷立方体,并说出投掷后立方体朝上的那一面贴物的手感。

(12)在指示下画三角形

方法:

1)握着孩子的手让他画三角形,渐渐减轻握手的力量。

2、让孩子描你已画好的三角形。

3)画一个未完成的三角形(图a),让孩子把它完成。

4)点出两个点(图b),让孩子把它们连起来,渐渐把点画浅一些。

5)让孩子画一个像“帐篷”样的图形,如 形。让他再画一条横的底线,给“帐篷”加上一个底。画得熟练了,你要夸奖他的进步。

6)在面粉、沙子等上面,用手指画三角形。

7)用蜡笔、签字笔等画三角形。

8)在孩子画的时候,可以给予口头提示。

(13)回忆看过的图片或照片上的4件东西

方法:

1)让孩子看书、商品目录或杂志中的图片,然后盖上图片,问他刚才看见的东西。

2)如果孩子想不起来,可以用口头提示给他:“有一只会汪汪叫的动物吧?”

3)让孩子看30秒钟图片,然后把图片翻过去,你问他图片里有没有房子、车、猫、人和书等等。

4)开始时用只画有一两种东西的简单的图片。渐渐再用较复杂的图片。

5)让孩子仔细看一张在的图片,然后让他从一些只有单一东西的图画卡片中找出大图片上有的东西。

(14)说出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时间(如:7点起床、9点睡觉)

方法:

1)利用画有日常生活活动的图片。从描绘孩子睡眠、孩子游戏、太阳、月亮的图片开始。告诉他这些活动与时间的关系。让他把有某种关系的两张图片放在一起。

2)问问孩子早晨起床时做什么;再问问他晚上睡觉前做什么;父亲、兄弟姐妹早晨什么时候上班、上学,下午什么时候回家(早晨,白天,夜晚等等)。天黑后带孩子出去,指给他看看月亮和星星,并说明夜晚与有太阳的白天的不同。告诉他孩子和家里人白天做什么,夜里做什么。

3)选择吃早饭、午睡、爸爸下班回家、电视开始播放幼儿节目的时间等等,让孩子说出在一天中这几件事的时间。

4)画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图片,问孩子它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15)说出500克以下的东西,说出“较重”和“较轻”

方法:

1)利用塑料袋或金属罐,把重量不同的东西(如:沙子、草、盐、豆、通心粉等)放入其中,让孩子依据轻重对它们进行分类。他能分得好时,就表扬他。

2)让孩子拿两样东西,他回答哪一样较重。教孩子学会使用称(天平),了解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是错误的。

(16)从3件东西中拿走一件,说出少了什么

方法:

1)把3件东西放在孩子前面的桌子上,让他说出每件东西的名称。让孩子蒙上眼睛,拿走1件东西,子张开蒙着的眼睛后,让他说出少了1件什么东西,对了名称,就表扬他。等他熟练后,可以在桌子上放更多的东西。

2)每天用不同的物品进行练习。

3)开始时,使用3件完全不同的物品。

4)利用颜色相同的东西,以增加一定的难度。

5)如果孩子对利用3件东西有困难,也可以从两件东西开始。

6)在拿走1件东西之前,让孩子说出这件东西的名称,以便使他容易回忆。

(17)说出8种颜色的名称

方法:

1)让孩子尽量说出厨房和起居室中他所知道的颜色的名称。

2)如孩子能正确地说出圆形贴纸的名称,作为奖励,让他把贴纸贴在一张纸上做成一幅图画。

3)在屋子里藏些不同颜色开始,如果孩子都能说出来,可再增加颜色。

4)从孩子也知道的颜色开始,如果孩子都能说出来,可再增加颜色。

5)利用一些形容颜色的词,以帮助孩子记忆,如:“像火车一样红。”

6)开始时可以用“这是红色还是蓝色”的方式,给予帮助。

(18)数出20以内的数,边数边说出东西的数目

方法:

1)利用20个同样的瓶盖、牙签或小珠子做数数的东西。让孩子按你说的数目递给你,如果他给你拿的数目不对,让他与你一起数出声来,到他能拿对了数目为止。

2)从孩子数对了的数目开始往下数,每次加1,一直数到20。

3)发给孩子20张扑克牌或纸牌,让他数一数,问他共有多少张。

4)发给孩子超过20张扑克牌或纸牌,让他数20张给你。

(19)读出数字1-10

方法:

1)在每张卡片上分别写上1-10的数字,把卡片藏在屋子里,让孩子找出来并读出每张卡片上的数字。

2)将海绵切成立方体,在其各面写上1-10的数字。像掷骰子那样掷出,然后让孩子读出上面的数字。

3)用纸或印刷品剪成数字,作成带有凸起数字的卡片。让孩子用手指摸上面凸起的数字,边摸边读出数字。

4)利用凹型数字型版的卡片,让孩子一边用铅笔顺着字迹画,一边说出数字。

图片

(20)说出自己身体的左右(如:右手、左耳 )

方法:

1)在孩子右手腕系上一条红条带,让他容易记住这是右边。带着这条红条带,问他身体的左右,让他指出左右。等孩子熟练后,逐渐用细些的红条带,直至没有条带也能指出左右为止。

2)如果孩子惯用右手,要他把右手(写字的手)伸给你看一看。

3)用右手与孩子握手,并说:“你好!”或“你用哪只手握手呀?”

4)与孩子玩左右拍手的唱歌游戏。

(21) 按顺序说汉语拼音字母

方法:

1)鼓励孩子与你一起唱汉语拼音字母歌,也可利用唱片或录音带。

2)让孩子尽量说出他知道的拼音字母,必要时可以帮助他说完。

3)分段教孩子拼音字母,让孩子先说5个,你接着说后面的5个。等孩子学会后现逐渐增加,直到他全部学会。

4)和孩子轮流按顺序说拼音字母,你说1个,让孩子说1个。

(22)写出自己的名字

方法:

1)在吃饭时为每位家人写一张姓名卡放在餐桌上。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名卡后坐在那个位置上。

2)一次写孩子名字中的一个字,让孩子模仿。如果他有困难,则可以让他用点线描着写。

3)开始时,让孩子写自己名字的一部分,余下的部分由你来完成。孩子学会后再增加他写的部分。

4)把孩子名字的每一个字写在一张卡片上,让他一张张地读出来,并按顺序排列好。开始时,先拿出写有孩子名字的其他卡片,让孩子照着这个样子把卡片一张张地排列起来。如果他已经会排列了,就只在必要时才让他看一下样本。

5)让孩子用样本描写自己的名字,然后让他把自己的名字依样写在下面。

(23)利用拼音字母说出5个字

方法:

1)利用孩子熟悉的拼音字母。

2)你一边读拼音字母,一边让孩子照示范本描写那些字母。

3)选择字形明显不同的5个拼音字母,每个字母写1张卡片。拿上1张,你先读,然后让孩子拿着读,每次拿1张。如果他不会读时,你再读1次,让孩子反复练习。

4)每张卡片上写1个字母,把卡片藏在屋内不同的地方,让孩子找出这些卡片。孩子找到后,让他拿给你,并读出这些字母。如果有读不出的,你要教他读出来。

5)鼓励孩子读自己的名字、熟悉的字、广告牌上的文字等。

(24)以宽度和长度为顺序排列10件东西

方法:

1)把纸剪成不同宽度和不同长度的形状,开始时先让孩子模仿按不同宽度和长度的顺序排列,等他熟悉了就让他自己排列。

2)收集粗细不同的吸管、绳子及不同厚度的书。将绳子、纸条、鞋带等剪成不同长度。

3)先用长、宽相差3厘米的东西。开始时先用3件东西进行比较。你先放上1件,让孩子放第2件。如果他学会了,再逐渐增加作比较的物品的数量,最终达到按不同长宽顺序排列好10件东西。作为辅助的方法,最初你可以放1个,空1个,让孩子放那些空的位置。等他学会了这一步之后,你可以放上1个,空2个,再空3个,渐渐减少你放的个数,直至孩子会自行排列。

4)学会按长宽相差3厘米的顺序排列10件东西之后,逐渐减少其差距,直至减少到相差1.5厘米。

(25)按顺序排列1-10

方法:

1)让孩子按照已依序排列好的1–10的数字卡,把另一组数字卡排列起来。然后你从示范用的数字卡中抽出1张,让孩子把另一组数字卡再排一次。不断地抽出示范卡,直至孩子不看示范卡也能按顺序排列好。

2)按“1,2,6,8,9,10”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字卡排列起来,再让孩子把剩下的数字卡插进去。渐渐减少你放上的数字卡,直到让孩子自己排列全部数字卡。

3)如果孩子会数数,就让他一边数,一边排列数字。如这样做孩子有困难,就先让他排列他能数的那些数字,然后再去找下一个数字。

(26)理解并运用“第一”、“第二”、“第三”的意义

方法:

1)让3个孩子排成一列,问:“谁是第一?”等等。

2)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这些词。如:“第一,穿袜子;第二,穿鞋;第三,系鞋带。”

3)让孩子排列3张图片,让他按顺序说出第一、第二、第三。

4)当你到街上散步时,让孩子数距你家最近的第一、第二、第三栋房子。

(27)指出你说的数字1-25

方法:

1)把数字1~25按两组配对。你说出每一个字后,让孩子模仿。

2)依照顺序排列数字1~25,你说出其中的几个数字,让孩子指出来。开始时可以按数的顺序说,等他熟练后,则可不按顺序。

3)把数字1~25按顺序排列起来,你边指着某个数字边让孩子说出这个数。然后,你不按顺序指数字,让孩子说出这个数,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再让他从1开始指着数字从头数起。然后再来一次,再说出那个数是多少。

(28)按照样子或模仿画菱形

方法:

1)每次画菱形的一个边,让孩子注意看,并模仿着画每条边。

2)画一个菱形给孩子做示范。然后你画4个点,让孩子把这4个点连接成一个菱形。必要时可给予口头帮助或扶着他的手教他。逐渐把点缩小,画得浅些。最后使孩子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只看样子即能画出菱形。

3)让孩子用铅笔描菱形板。

4)让孩子用手指摸一摸用砂纸做的菱形的轮廓,然后再画。

5)画一个“+”字,让孩子把4个端点连接起来,画成一个“风筝”的形状。

6)画一个“帐篷 ”,再画一个倒的“帐篷V”,再把两个“帐篷”连接起来。

(29)解开如图所绘声绘色简单迷宫

方法:

1)画两条间隔约1.5厘米的L形线(如图)。让孩子在两条线之间画一条线。逐渐增加转折的数目,并使两条线的间隔变狭窄些。

2)画一幅画,画的起点是人或动物,终点是他们的家。让孩子找出他们回家的路。

3)如果孩子在两条线之间画线有困难,可以让他在这两条线之间开玩具小汽车或用手指在其间移动。

(30)按顺序说出星期几

方法:

1)按顺序告诉孩子一星期中每一天的名称,然后让他反复地一天天地说给你听。

2)接顺序把星期的名称说几次,然后你从星期日说到星期五,剩下的一天让孩子说出来。逐渐减少你说的星期数,让孩子多说。如果他有困难,你替他说出,再让他继续说下去。

3)为了让孩子熟悉星期的顺序,在孩子的房间是挂上日历。把孩子每周必做的事情和其他预定事项画到挂历上,让他知道星期几该做什么。

图片

(31)利用3件物品做加减法

方法:

1)给孩子3块积木,让他数一数。你拿走1块后问他:“我拿走了1块,小明你现在还有几块?”让孩子再数一遍,并回答你还剩下几块。拿走不同数目的积木,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2)用糖果、爆米花等重复上述过程,给他1、2或3个,让他吃掉1个,并自己数数还剩几个。

3)给孩子1块或两块积木,让他数一数。再给他两块或1块积木,让他再数一数。

4)利用实物,让孩子不用一个个地数,就告诉你答案。

(32)说出自己的生日(几月几日)

方法:

1)告诉孩子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让他重复说几次给你听。在当天的稍后一些时候再让他告诉你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如回答正确要称赞他。如果他说错了,让他再跟着你说几次,直到他能自己说正确为止。

2)用上述方法,开始时教孩子他出生的月份,再教他出生的日子。

3)教孩子看日历上的日期,让他在日历上他生日的那一天画一个圆圈,并说出是几月几日。

阅读573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