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道”与“路”
广州的马路,有的称“道”,有的称“路”,“道”与“路”有区别吗?有人说没有区别,道路,道就是路,路就是道,叫法不同而已。有人说有所不同,“道”比“路”要大,他们举出的理由是,国家的铁道部比下面地方的铁路局大,真是各有各的道理。但广州的“道”与“路”确实是有区别的。
其实在广州,称“道”与称“路”原来是有规定的。1947年,当时的广州地政局为了便于记认,曾对广州城市路名作了一个规定,具体是: 南北走向的马路称为“道”,东西走向的马路称为“路”,只是这个规定后来没有继续执行下去而已。
纵观现在广州的道路,称“道”的马路绝大部分都是呈南北走向的,如: 黄沙大道、工业大道、宝岗大道、江南大道、江海大道、广州大道、白云大道、三元里大道、石井大道、空港大道、芳村大道、花地大道、东沙大道、花城大道、猎德大道、黄村大道等。但黄埔大道、中山大道、科学大道和龙溪大道却是例外,是东西走向的。
原来广州的“道”与“路”竟然是有阡陌之意的。
广州地名的“五花八门”
上世纪20年代,广州大张旗鼓地拆城墙,建马路,提出要建设“五花八门”,何为“五花八门”?下面详细说来。
汉语中,“花”与“华”谐音,在某种情况下是相通。在佛教经义中,华是指植物的花,用以供奉佛菩萨。例如:莲华,即莲花。所谓“五花”即“五花(华)马路,分别是: 东华路、南华路、西华路、北华路和中华路。东华路和南华路就是现存的路,大家都很熟悉,北华路是现在的环市中路,中华路是现在的解放中路和解放南路。当时还缺西华路,于是1933年西华路扩建成马路后,名字就叫西华路,以补充完整。
而“八门”就是广州老城的八个城门:它们分别是:大北门(现解放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小北门(现小北花圈旁)、正东门(现中山三路大东门处)、正西门(现西门口处,尚存遗址)、大南门(现北京路与大南路相交处)、小南门(现文明路与文德路相交处)、归德门(现解放路与大德路相交处)、文明门(现文明路市一宫对面,现是一条不足30米长的巷)。
广州何时改为车马靠右行驶?
民国初期,汽车便出现在中国。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统一的行车方向,大体上来说,北方受美国的影响较深,多数是靠右行驶,南方则受英国影响,多以靠左行驶。而广州则因靠近香港原因,是靠左行驶。
为此,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在1946年1月1日,广州市马路及各县、镇之车马于是日起改为“靠右行驶”。1946年1月1日零时,广州城警笛四起,持续5分钟,标志省城车马从此靠右行驶。
原因有三:一是节省改装费用。抗战胜利后,美国产的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及广州,美国车是靠右行驶设置的,需要经过改装才能上路,这将会花费一大笔费用,倒不如改变行车方向来得更为实际;二是适应趋势。根据统计,全世界实行靠右行驶的国家十占其七,为了适应国际间公路交通的大趋势,也要改为靠右行;三是争取时机。当时的车辆数目还较少,原有车辆因残破而日渐减少,车辆少改变方向比较容易,并且因改向而发生的危险也会减少。
门在左边,靠左行的广州巴士
门在右边,靠右行的广州巴士
六十年代有一阵子,有人曾提出要靠左行,说左代表革命,靠左才对,怎么可以靠右?
对于靠左或靠右行驶,也有人总结说,世界上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多靠右行,而实行君主制的国家多靠左行,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
当时还有人提出,要将交通信号灯红色时表示禁止通行改为可以通行,因为红色表示革命,据说后来被周总理制止了。
交通信号灯并不是随意设置,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根据光学原理,红色光的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穿透大雾的能力强,照射得比较远,而且比其他颜色信号更引人注意,所以作为禁止通行的信号,同时表示危险的信号灯都是红灯。
广州有西关,也有东关和南关
广州未拆城墙开路以前,市内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城门。从区域来说,就是东关、南关、西关和北门,因为北门以外都是山,所以没有北关的名称。虽然同是广州的一城,但风土人情、语言习惯、富庶贫瘠,却有很大区别。明朝文人黄佐说过:“东村、西俏、南富、北贫。”四句话,就是说:东关的人多数朴实而带有乡村的气质;西关的人爱好时尚,装门面;南关的人多富庶;而北门的人比较贫瘠。
广州东关的概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说到东山,广州人十有八九都知道,但讲到东关,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东关的概念被东山掩盖了!东关地域较模糊,大概是广州东城墙以东地域就称东关,今中山三路以南至珠江岸,约今启明大马路以西这片地区,这应该是清代后期人们关于“东关”的概念。这一带曾经是城外东郊重要的商业区,河岸兴建码头,商旅货物川流不息,形成了辐射四乡的商品交易市场,果栏、菜栏、东猪栏、东鱼栏,各栏口为四乡农民与全城商贩交易之枢纽。
清代广州地图中的东关与南关
今在较场西路附近还存在东关汛地名。这“汛”字,并非指江河定期的涨水或泛滥,是清朝兵制,军地驻防地段名为汛地,即小的兵营(或称哨所)之意。由于东关汛位于清朝广州城的东郊,故得东关之名。然而,既有东关汛,也有西关汛,西关汛如今也不存在了?据有关史料记载大约在西城墙南(今人民南路),太平桥附近。
南关此名称,现在除了广州老城区年长老广外,也逐渐少人提及。
南关的位置,是广州新城城墙外沿珠江岸的一带,即在现在的北京南路和天字码头一带,包括沿江路、八旗二马路、珠光路、太平沙等地。
南关从前是各栏口和繁盛商业区,特别是盐商集中的街道,亦是富商聚居之地,这一带以前有很多茶楼。现在唯一带有南关名称的只有南关电影院了,不过已停业多年。
广州西关,地域较广,也是老荔湾的旧称。西关在清代初期仅是广州城外的城乡结合部,明清时期属南海县管辖的广州城西城墙外一带地方的统称。严格定义西关分为上西关(今金花、龙津街一带纺织工业区)和下西关(今上下九、十八甫、杨巷、十三行一带的繁华商业区及西关大屋住宅区),不包括西村、南岸、泮塘一带当时还是农村的地区,但西关的延伸涵义包括整个老荔湾区。明末兴建起十八甫,清代开设有十三行,是广州的商贸中心。
广州其它地方都有很多小山岗,如桂花岗、竹丝岗、燕子岗……等等,唯独西关没有岗,因为西关是冲积平原,是广州市区最大平原。西关是市区最富庶的地区,西关大屋、西关少爷已是富人的代表。西关以商业繁华、文化荟萃、美食汇聚而享誉省港澳,广州话也以西关口音为准,西关的名气远远大于东关和南关。
广州西关十八甫今何在?
广州有十八甫,老广都知道,但对于这个“甫”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埗头,即是码头的意思;有说是清兵攻入广州城,大肆屠杀,共杀了十八甫(铺路)有关;有说“甫”是“村庄”,是古代南越语中“村”的译音;有说“甫”是做生意的店铺。等等,各说各有理,这需要由有关专家去下结论!
但广州十八甫还在吗?它们今在何处呢?今天我们就来寻一寻它们在哪里。
西关十八甫是沿西濠涌和大观河而兴建的街圩,当时的宽只有4-6米左右,不是象今天的马路十几二十米那么宽的。计由西濠涌第一津开始,向从北向南偎依着西濠涌成为二至八甫,到今上九东路相邻相挨着西向的大观河是九甫,一直到十八甫。
十八甫
第一甫,现在的第一津街北段,津是埗头、渡口之意。广州话:第一津——冇谱(甫),就是出自这里。
第二甫,第二甫现已经消失了,原在今第一津街南段。为此,建议将第一津街南段,复名为第二甫。
第三甫、第四甫、第五甫是今光复北路。今还存“三甫横”“四甫水脚”内街巷,这里的“水脚”是小码头之意,不是现在广州话“水脚”是指路费、盘缠之意。
第六甫、第七甫、第八甫是今光复中路。内街还存在 “六甫水脚”“七甫水脚”和“八甫水脚”,它们从北到南,即从龙津东路口到长寿东路口再到上九东路口,基本上是相连的。
第九甫,分上九甫和下九甫,以德星路为界,分别是今上九路和下九路。
第十甫,今第十甫路,在下九路以西,恩宁路以东。
广州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就在下九路和第十甫路东段,即是从德星路到珠玑路这段,上九路不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的说法是错误的。
十八甫,今十八甫路西段,即从康王路到十八甫西路段。在它北面还有十八甫北路,南面有十八甫南路。
1937年,十八甫发生火灾,火烧连营,许多商铺在灾后都搬到上下九,西关商业的重心,遂由十八甫逐渐转移到上下九和第十甫。
广州还有一句歇后语:十八甫之后一一冇甫(譜)。其实,还是有甫的,就是十九甫,十九甫在上九路南面,是连接上九路和一条叫做“良巷”的小街,十九甫据说是后人追加的。
这里顺便讲一讲西濠涌和大观河。
西濠涌因在广州老城区以西,与城东的东濠涌相对应而名。西濠涌北起自流花桥,经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缘,南向流至西濠口(今人民南路与沿江西路交汇处),全长约3500米,原本为一条天然溪流,北宋筑西城时浚为护城河,明初扩建城池,将西城濠向南延伸至“海皮”(珠江边),
西濠口曾为全城的交通枢纽和最繁盛之地——清末民初享誉中外的西濠口港澳轮船码头(西濠口铁码头)、广三铁路西濠口车站、广九铁路西濠口车站,均高度集中在西濠口。粤海关、广东邮务管理局(今西堤邮局)、城外大新公司(今南方大厦),1927年开业的新亚大酒和1932年开业的新华大酒等高大上机构和建筑以及各大行栏也高度集结在西濠口一带。
明成化八年(1472年)沿如今上九路南侧开凿一段东西走向的运河,把位于西濠东侧的玉带濠引入西濠西侧的大观河,构成一个贯通东西南北的运河网。
大观河两岸后发展为西关商业区,大观河成就了诸“甫”的繁华。但到了晚清年间,大观河日渐淤塞,河面大大收窄。1921年后,官方大修马路,河道货运功能逐渐减少,“小桥流水”的风景很快成了“明日黄花”,风光不再。20世纪50年代,全河改为渠箱,大观河藏于地下,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现在,大体可以清楚西关十八个甫的位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