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

来源:中华大课堂

历史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奴隶社会

政治:早期国家形成;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实行贵族政治。

经济:农业经济初步发展,实行石器锄耕的耕作方式;土地制度采用井田制,名义上是周天子所有,实则是贵族所有;采用工商食官的经济政策,手工业和商业有所发展。

思想:西周重视礼乐教化,人文色彩浓厚,为后世儒学兴起奠定基础,并逐渐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观;商代形成成熟文字甲骨文。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政治上: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贵族政治逐步走向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士阶层活跃。

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工商业由“工商食官”到形成私营、官营、家庭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和私营商业的不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科技文化也取得较快的发展,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体制);汉承秦制,且有创新。

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手工业较发达,领先世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繁荣,政府对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思想上: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秦朝焚书坑儒,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科技文学上:科技(造纸术等)文学(汉赋)初步发展。

外交上: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

政治上:封建国家大分裂,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大融合;地主阶级分化为士族和庶族,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冲击;九品中正制导致贵族政治色彩浓郁并制约皇权。

经济上:北方经济破坏与发展交替,发展相对缓慢,江南经济不断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并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北魏实行均田制,封建化进程加快;商业手工业继续发展;田庄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思想上:思想活跃,玄学盛行;三教合一,儒学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

文学艺术上:以数学和农学为代表的科技领先世界;书法大发展(王羲之“书圣”);魏晋至隋唐“中国画”艺术形式逐渐成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隋唐时期(589---907)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创立,提高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创新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官僚政治日益成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出现。

经济上: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曲辕犁标志犁耕技术成熟)、手工业、商业成就辉煌;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唐开始南移;海陆丝绸之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

思想文化上: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文学艺术科技上:文学艺术科技全面繁荣,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唐诗、楷书各体、草书怀素与张旭、“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文人画出现鼻祖王维、造纸术外传、火药运用于军事、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外交上: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宋元时期(907——1368)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

政治上: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宋朝重文轻武,并不断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体现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这一时期政治中心东移格局确立。

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南移到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租佃制度发达,土地兼并盛行;农业、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思想文化上:儒学发展到理学(儒学上升到天理高度,使其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正统地位进一步稳固。

科技上:传统科技大发展时期,世界领先(指南针用于航海外传;火药外传;活字印刷术改进、外传)。

文学艺术:宋词、元曲繁荣,市民化、多元化的文学成为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各民族融合交流加强,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经济上: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江南经济转型,全国市场形成,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与西方相比,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人心;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儒家思想推动西方启蒙运动。

文学艺术上: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文艺领域体现新的时代特色。

科技上:逐渐落后于西方,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时期(1840---19世纪90年代初)

政治上: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来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汉族官僚崛起,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经济上: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官僚地方实力派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文化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实现了由“蛮夷”到“洋”的转变;西学东渐,逐渐向西方学习,不过停留在器物层面;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并未付诸实践,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指导下开展洋务运动。

外交上:传统朝贡礼仪、华夷之辩受到冲击,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政府由鸦片战争后不愿意遵守条约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外妥协,承认和遵守不平等条约,被迫融入西方条约体制。

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传统方式,出现土洋并存,中西合璧,但传统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近代化的初步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政治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马关条约》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不断---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发动一系列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东南互保,维持了南方的稳定,同时也意味着清政府中央集权严重削弱;《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经济上: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强化对中国的经济控制;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近代税制与决算制度产生。

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由器物转为制度,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潮不断传播。

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在政治运动影响下进一步变革(维新派有“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的主张等),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中国近代化整体发展时期(20C初——1919年)

政治上: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最终走向覆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但并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后,对内独裁,对外卖国,社会矛盾尖锐;帝国主义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军阀以华治华,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民族危机深重。

经济上: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三民主义)、实业救国等思想影响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进行思想启蒙,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向西方学习由制度向思想转变。

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但仍呈现新旧并存的状态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年)

政治上: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政治黑暗;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斗争的失败;以一战后巴黎和会为导火索引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共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北洋军阀统治的国民大革命。

经济上: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逐渐萧条。

思想文化上:一战的遭难,促使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生转向,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社会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毛泽东高度关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毛泽东思想萌芽;先进知识分子以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政治上: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但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并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共苏维埃政权对峙,阶级矛盾尖锐;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

经济上: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出现“黄金十年”;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卓有成效;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改革,进行根据地建设,调动农民积极性,巩固根据地政权。

思想上: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掀起一系列文化论战。

社会生活上:20C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

外交上:南京国民政府寻求外交途径,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取消不平等条约,取得关税自主权,但困难重重。

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

政治上:中日民族矛盾为国内主要矛盾,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最终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独裁专制,中共关系由合作再到对峙,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国民政府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经济上: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遭受空前洗劫和破坏,但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客观上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工业布局;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国民政府的恶行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榨等);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有所发展。

思想上: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国际关系上: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继之美苏冷战,影响中国局势。

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准备与启动时期(1949---1956年)

政治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通过三大改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三大制度形成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起步。

经济上:1949—1952,新中国国民经济逐步恢复;(1953--1956)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一五计划(1953--1957)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随着一化三改完成,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初步奠基,五四宪法确立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中国科技艰难起步。

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苏风”盛行,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新中国步入国际外交舞台,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这一原则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取得巨大成功。

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政治上:受苏共二十大影响,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良好开端;由于出现左倾错误,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年《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良好开端;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足和左倾思想的影响,错误的发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困难;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恢复。

思想文化上: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向科技进军的热潮”推动科技发展,成效显著。

外交上: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政治上: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经济上:经济建设遭到重大破坏,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周恩来和邓小平的调整使得经济有所恢复。

思想文化上:教育事业遭到重大破坏;科技受挫,但还是有所突破;双百方针被废,文化凋零。

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受阶级斗争影响大。

外交上: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重返联合国,中日、中美建交),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政治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取得重大成就;在祖国统一上,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港澳先后回归,两岸关系回暖。

经济上:1978—1992年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1992年起,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同时,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外交上: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不结盟,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积极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思想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三个面向”和教育立法的开展,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走向世界;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指导下,新时期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多元发展,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国际局势: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中国走向世界,加入WTO,承担相应国际责任,提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古代史

古希腊罗马奴隶文明(公元前8C——6C)西方文明的源头

政治上: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原则和民主经验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对近现代国家法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上:奴隶制工商业高度发达,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思想上:强调人的作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世界近代史

工场手工业时期(14C ---18C中期),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

政治上:民族国家逐步兴起,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加深;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矛盾日渐突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并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由萌芽到发展壮大,原工业化茁壮成长;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在重商主义经济思想指导下,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资本,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进一步拓展,人类逐渐连接为一体。

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武器,促进了思想解放。

科技文化上:15C中后期,近代自然科学兴起;17C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影响工业革命的发生。

国际关系上:西欧各国推行赤裸裸的殖民掠夺和扩张政策。殖民扩张中,列强间矛盾尖锐、争夺激烈,最终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成为世界“殖民霸主”,形成“日不落帝国”。东西方发展出现逆转,西方强势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C中期-----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政治上:通过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国家(美、法)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断扩展,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工业资产阶级与商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凸显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福利制度逐渐确立。

经济上: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欧美各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增强了资产阶级实力,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思想文化上:出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股进步思潮,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社会思潮,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民族主义助推欧美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

科技文化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出现,体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国际关系上: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西方国家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加紧拓展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60年代----20C初),电气时代。

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并扩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日、德、俄)确立起来;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权;政府权力扩大,通过立法等形式干预经济;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高度发展,将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广泛建立,现代公司成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是主要的扩张方式;美德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英法,国际市场争夺更加激烈。

思想科技上:批判现实主义不断发展,体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生物学、物理学取得新成就,科学和技术、科学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体系、殖民体系、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各列强争夺世界的矛盾加剧,最终走向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时期(1917--1945)

政治上: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人类历史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结束,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两种不同政治道路(罗斯福新政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二战)。

经济上:苏联在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经历了20年代的繁荣到30年代的大危机,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思想上: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反传统的色彩尤为浓厚;苏联构建起社会主义文化。

国家关系上: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战、关税战、货币战,加紧争夺国际市场以及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使得世界走向新的战争,世界人民最终战胜法西斯,世界获得和平。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时期(1945年至今)

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权力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但大多数国家都模仿苏联体制。

国际关系: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雅尔塔体制建立,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政治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

经济上: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世界经济呈现体系化、制度化、组织化发展趋势,同时,世界经济也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黄金时期,70年代的滞涨时期,再到八九十年代的新发展;苏联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系列改革都未能成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思想文化科技上: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经历了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演变进程;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世界推动信息时代来临,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阅读687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