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新高考?
高考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各省市已经公布的政策基本大同小异。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下面的相关阅读中有详细介绍。
1、文理不分科:数学取消文数和理数;理、史,化、生、政、地(浙江还有通用技术)任选三科门(湖北实行“3+1+2”模式,后文会有详细介绍)参加高考。部分地区对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
2、英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4、逐步取消高招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
二、我什么时候参加新高考?
对即将升入高中或已经进入高中的同学来说,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会参加新高考吗?由于采用的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参与施行的方式。所以不同地区的同学参与新高考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参见上表。湖北2021年高考科目设置为新高考模式的“3+1+2”,今年高一新生会参加新高考。
三、3+1+2是怎么回事?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1+2”模式格外吸引眼球。
那么什么是“3+1+2”呢?
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 数学、外语,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毎科满分均为100分。
“3+1+2”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1、是在录取模式上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
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
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2、是在考试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3、是在考试时间上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
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4、是在外语考试上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5、是在计分方式上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
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四、大学专业该如何选?
由于选考已不分文理科,招生录取也不再有文理之分,而是分为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艺术类、体育类几个大类。其中,普通类也不再分一、二、三批次,而是根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和考生高考总分,分成三段来填报志愿和录取,三段比例为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
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视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决定是否征求志愿。定向招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量学校、专业(类)经同意后可实行提前录取。也即是,以往的平行志愿是以分数优先、尊重志愿为原则;而专业平行志愿则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考虑到专业优先录取,所有志愿原则上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基本不会出现不得不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了。
五、大学规划从高一就开始了?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大事表: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高考改革在今年9月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到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
六、选科,请再三思考
学生要“早熟”起来 选科不可任性
“3+2+1”的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必选物理或历史,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出2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12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学生可选的科目组合多达12种。”高考改革是个庞大的工程,伴随的是高校选拔的改革,怎么选将决定学生的职业生涯,“针对选科,一般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
新高考选科组合表
可以确定的是,学生选科不仅是学生面临的选择,也是摆在家长和学校老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从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上海(3+3模式)来看,物理因为难度高,被很多学生打进“冷宫”,结果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点大学好专业录取的恰巧是那些选了物理并发挥不错的考生。
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给大家一些参考!
七、推荐的学科组合
下面根据江苏、湖北、湖南和河北四省发布的《2021年拟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汇总了这四个省份选考科目组合的相关数据,赶紧看看哪种组合更优。
“3+1+2”模式下首选科目整体情况
在“3+1+2”的模式下,首选科目选物理或历史决定了考生未来选择专业的大方向。从江苏、湖北、湖南和河北四省的数据来看,首选物理的考生可选的专业范围要大于首选历史的考生,而接近一半的专业(类)没有明确的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
哪个选考科目组合可选专业最多?
从表格数据来看,在首选科目确定的情况下,“化学+政治”的组合符合更多高校专业所需学科知识,而“地理+政治”的组合可选择的专业(类)最少。
对选科科目3门均有限制
有些高校对于3门选科有明确的要求,以天津医科大学的临床专业为例:就要求考生必须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对选科有明确限制的专业数只有200个左右,对于三门选考科目都有要求的专业总数并不算多,但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对于上述院校和专业意向度比较大的。
重点看一下这些有限制的专业类型:
医药类、农学、园林类为主的专业要求考生必选物化生这一组合;
新闻传播学类、语言类、管理类专业要求考生必选史政地;
西藏农牧学院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及西藏大学的地质学专业要求必选物化地 ;
昆明理工大学的园林专业要求必选史生化;
河南科技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必选物政地。
想上985与211高校,哪种组合更吃香?
上文给大家分析了全国高校各选科类型的排名情况,那么985&211高校也是如此吗?哪种组合更吃香呢?先看一下数据!
表格中,排名这一列是985&211高校各选科类型可选专业(类)个数的排名情况,而总排名是指全国高校的排名情况。
对比这两列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首选科目确定的情况下,“化学+政治”的组合符合更多985&211高校专业所需学科知识,这点和全国高校整体的情况一致。但是,当首选科目为历史时,“地理+政治”这一选科组合却并不是可选专业(类)最少的,反而“化学+生物”这个组合的可选范围最小。这也说明了985&211高校在偏人文类专业,对于“历史+地理+政治”这一组合认可度要比其他院校高。
八、关于“学考”和“选考”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即获得高中学历的必要考试,学考难度很低,只要全部及格即可拿到高中毕业证。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A-F这些等级,成绩也不计入高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学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稍微重视一下。
“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化、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选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下期详述),属于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些。从已经进行试点的浙江和上海来看,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不尽相同。
九、新高考对什么样的学生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3+1+2”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十、新高考来了,家长怎么办?
新高考增加了学生选择和考试的机会,同时,不仅看考分,考生个人综合素质的优劣也成为影响录取的一个因素,打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与此同时,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注意的地方比改革前更多。实际上从某种角度讲,考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新模式下的考生可能会更累,在短期内要同时备考更多科目,这时家长帮忙取舍是门艺术。选考科目的出现,学校多会采用走班制和分层教学,这一块怎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是个关键。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难免为自家孩子的未来担忧:
高中的学习进度那么快,也不知道孩子到时候能不能跟上?
孩子的自学能力不行,到时候上了高中老师讲得太快,怎么办?
有危机感是好事,家长可以趁着孩子还没参加高考,让孩子及早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让孩子尽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优势科目(可以作为未来高考的选考科目)。
2.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的课程进度快,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没法详细解释,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不然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大,再想补就难了。
3.引导孩子重视学考。现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适合考前几个月“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为高二的学考等级会影响高考录取,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要及时把知识点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2+1”的模式让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去学习,家长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早早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间的关系,尽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响高考的录取。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选科知识,如果想让孩子在更为广阔的天空飞翔,欢迎各位家长深度学习与交流!